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院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耿亚  陈保红  穆晓燕 《中国药房》2010,(20):1881-188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7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例ADR中,抗感染药占35.6%,中药制剂占9.6%。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及中药制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检测和使用规范,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2.
16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评价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质量。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集到的16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104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45.2%),其次是中药制剂(占25.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占61.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8.6%);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有4例;绝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出现在用药61分钟至24小时内(112例);对症治疗5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的60例。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总数偏少,报告表填写质量较差。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抗感染药、中药制剂的应用及静脉用药的给药方式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其使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梁华  成志  陈岚  李根 《中国药业》2011,20(17):52-53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9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73.21%,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8.95%;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占54.01%。结论临床用药应合理控制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慎用中药制剂,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收集的694例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用药情况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4例ADR报告中,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73.34%;药品种类中抗感染药引发ADR例数最多(占57.35%),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9.31%);ADR损害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45.10%),其次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分别占25.36%和19.02%)。结论:临床应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加强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减少ADR的发生,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的ADR报告817例分别从患者临床表现、累及器官或系统、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性别及年龄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817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51.04%,中药制剂占17.26%。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1.8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0.22%。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2016年至2020年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37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系统等。结果:437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患中,60岁以上的患者为234例,占53.55%。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共有511例次,注射制剂占比86.11%其中中药制剂和抗感染药占比较多。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结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相关,需引起特殊重视,规范临床治疗,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10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2007年11月20日收集到的101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菌药物72例,占71.29%;中药注射剂8例,占7 .92%;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81例,占80.20%。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及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商丘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的10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类与统计分析。结果 102例ADR共涉及药品48种,静脉给药途径所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占38.24%;中药制剂占30.40%。结论抗感染药、中药制剂ADR的发生率高。提醒临床应密切关注药品ADR,加强药品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饶平 《中国药房》2009,(23):1816-18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22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1例ADR报告涉及14大类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与中药制剂。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结论:应重视ADR,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收集的419例ADR/ADE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9例ADR/ADE中,抗感染药物占53.70%,中药制剂占15.27%。静脉给药引发的ADR/ADE最多,占76.37%;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7.09%。ADR/ADE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结论:应重视ADR/ADE的监测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11个月上报的456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326例,占71.49%)。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262例,占57.46%),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物(125例,占47.71%),头孢替唑居首,其次为中药制剂。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  相似文献   

12.
240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因素、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10年5月收集并上报的240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涉及ADR的药物中抗菌药物居首位(47.92%),中药制剂居第2位(20.42%);不良反应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胃肠道损害。结论:我们必须加强对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ADR观察,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我院2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定营 《中国药房》2008,19(8):622-62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7年6月收集到的22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26例ADR涉及的药品有69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61·50%),其次是中药制剂(18·14%);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1·4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46·90%);严重的ADR有4例;绝大多数ADR出现在用药61min~24h内(87例);对症治疗89例,未进行特殊处理的137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我院1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兰瑛 《中国药房》2009,(11):859-86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9月~2007年12月收集的141份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1例ADR中,女性占总例数的65.25%(92例);年龄19~60 a人群占总例数的60.99%(86例);静脉滴注引发的ADR占总例数的61.70%(87例);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52.11%(74例);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总例数的23.94%(34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我院221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剑锋  张洁 《中国药房》2011,(43):4109-4111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集的221例中成药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发生ADR的主要剂型(145例,占65.61%);ADR多发生在用药后30min内(159例,占71.95%);祛瘀剂的ADR发生率最高(86例,占38.91%)。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和报告,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促进临床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永安市立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集并上报的144例新的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与年龄、过敏史、给药途径、涉及药品及临床表现、累及器官和(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的ADR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静脉滴注是引发新的ADR的主要给药途径(117例次),中药制剂是引发新的ADR最多的药物(48例),新的ADR可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结论:应重视和加强新的ADR的监测,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我院3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1日~2008年11月20日收集到的311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数量、报告来源、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中西药比例、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师呈报占78.8%,药师呈报占18.0%;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占36.90%;西药静脉滴注占西药总数的64.9%,中药静脉滴注占中药总数的64.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0.53%。结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并加强用药干预,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集到的17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经、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7例ADR涉及药品76种,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44.63%),其次是中药制剂(9.60%);给药途经以静脉滴注为主(58.1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6.27%);严重的ADR有3例。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微生物药物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00~2008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文  陆军  蔺涛 《中国药房》2009,(6):461-463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对100种杂志刊登的933例中药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涉及中药制剂156种,给药途径5种,其中静脉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78.46%。不良反应中以全身性反应发生率最高,达57.77%。结论:应加强有关中药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规范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及其制剂,实施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