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汗是调节体温、保持体温稳定的重要机能。出汗多少,除了与气温和活动量有关外,与风、湿度、水汽压等气象因子关系也很密切。当温度高、湿度小时,人体最容易大量出汗;反之,当风速较小、湿度和水汽压较大时,即使气温较高,人体也会出汗不畅,这样的条件,人较容易中暑。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气温下降,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建议怕冷的朋友进行一些御寒锻炼,加强人体适应低温的能力,尤其对于畏寒、手脚冰凉的女性。人体自有一套完整的体温调节系统,确保体温恒定在舒适的37℃左右。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皮肤受到冷的刺激后,通过神经调节,血管会自动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体温调节中枢,它在接受气温不断变化的刺激下,来增强机体对体温的调节功能,提高机体的耐寒抗病能力,进而为适应寒冬打下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期恒温环境只能使人体对冷  相似文献   

3.
张斌 《医药与保健》2003,11(11):34-35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器官、也是最大的器官。它覆盖在人体表面,除保护机体、调节体温、抵抗外界侵害外,还有感觉功能,对保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称为人体第一道防线。 冬天因空气干燥、气温降低、风力较大,皮肤汗腺和皮脂分泌大为减少,皮肤变得干燥  相似文献   

4.
盛夏气温高,昼夜温差小,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体温保持恒定。此时心脏主要通过增加心率使心输出量增多,同时内脏血管收缩、皮肤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  相似文献   

5.
老亦 《生活与健康》2011,(12):16-17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覆盖在人体表面,除保护机体、调节体温、抵抗外界侵害外,还有感觉功能,对保护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被称为人体第一道防线。冬季因空气干燥、气温降低、风力较大,皮肤汗腺和皮脂腺分泌大为减少,皮肤变得干燥、粗糙,最易引发冻疮、干裂、瘙痒、风团等皮肤病,因此要严加防范。  相似文献   

6.
严寒冬季坚冷水浴锻炼,被誉为是勇敢者的运动,对于强身、防病、砺志都有很好的作用。 冷水浴是一种高效“冷疗法”。冷水对人体的强烈刺激,可促使血液循环加快,舒经活络,气血贯通,使神经系统各器官得到全面调节和锻炼,增强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7.
秋季饮食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是一年中开展各项活动的黄金季节。但秋季里,由于气温由高转低,湿度也有较大变化,且气温日较差也随之加大,这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较为不利,约有1/3的人会程度不同地产生“秋季过敏”等不适症状。为了避免和减轻秋季气候对人体的不利影响,饮食调节尤其重要。依据传统中医的有关理论,秋季饮食关键是要润燥、滋阴。 秋季人们易患鼻干、唇干、  相似文献   

8.
早春乍暖还寒,气温不稳定导致人体调节功能不及转变,肝功能极易受损,引起周身气血运行紊乱。故早春食补重住养肝兼顾益脾和胃,温补阳气以御寒保健。  相似文献   

9.
杨峰 《长寿》2012,(6):16
盛夏,天气炎热,人体要抵抗酷暑的侵袭,全赖与生俱来的"天然空调器"的辛勤工作。调节体温夏日,当外界气温上升到30℃时,"天然空调器"开始启动,汗腺分泌汗液,33℃时汗液分泌增加,气温高于35℃时,就会出现挥汗如雨的现象。出汗  相似文献   

10.
汗的产生与调节 汗是人体散热的一种途径,同时也丢失了人体的部分水分。人体皮肤有汗腺,是分泌汗液的主要组织,它形成可见的汗滴。在不同情况下汗腺的分泌量和分泌速度差异很大,在炎热的气温下短时间内汗量可达1.5升。出汗可分为温热性出汗和精神性出汗,后者即由疼痛及精神紧张等引起。出  相似文献   

11.
冬季气候的最大特点是气温低,湿度小,这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必须在衣食住行方面采取科学的方法,因天制宜,才可能把气候对健康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冬天,你会穿衣服吗? 人穿了衣服,衣服与衣服、衣服与肌肤之间便形成了局部的气候环境,这便是衣服小气候。适宜的衣服小气候有助于调节体温、维持健康。辐射和对流散热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方法。寒冷季节,外界温度较低,皮肤表面辐射出大量的热,通过体  相似文献   

12.
<正>住宅、居室的室内由于屋顶、地板、门窗、墙壁等维护结构以及室内的人工调节设备等综合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气候,称为室内小气候又称微小气候,它主要是由气温、气候、气湿和热辐射4个因素组成。它们同时存在并综合作用于人体。  相似文献   

13.
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要掌握机体代谢过程和外界温度这两个基本环节。通常条件下,皮肤散热有多种渠道,机体总热量的转换是各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在高温下外界环境气温超过体温,人体则不能通过对流和辐射方式散热,而利用蒸发散热。借助热调节作用人体保持体温的恒定,热调节要求有关器官发挥效能但也有限度,在引起连续的体温变化气候条件下,不仅产  相似文献   

14.
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就是"情绪中暑",也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内调节机能障碍而发生的综合征,也就是人体产热多于散热,体内有热的蓄积,严重时就发生了中暑。中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高气温、高气湿和风速小。此外,也与剧烈的体力活动,特别是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加上年老体弱和身体康健情况不好有关。通常把中暑按发病机理分为三型,即热射病、热痉挛和日射病。  相似文献   

16.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这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但进入秋季后,由于气温由高转低,湿度由大变小,且日夜间温差较大,对人体健康却是个“多事之秋”。在这一季节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秋季过敏”等不适症状。为了避免和减轻秋季气候对人体的不利影响,饮食调节尤  相似文献   

17.
隆冬时节,气温骤然降低,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随之降低。此时须慎避风寒,善加保养,还可服用温胃食疗方加以治疗,以缓解不适,调节功能,保养胃气。  相似文献   

18.
人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对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构成自然环境的众多要素中,天气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天气的冷暖、阴晴和气压的高低、日照的长短都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气温与健康人的体温恒定在37摄氏度左右,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28摄氏度,而对人体健康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8摄氏度左右。人体对冷热有一定的适应调节功能,但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冬季当环境温度在4摄氏度以下时,由于气候干燥,人的鼻粘膜、嘴、手脚皮肤弹性下降,常常会出现许多小裂口,呼吸道疾病、肺心病发生率最高;春季气温回升,有助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了被虫咬蚊叮机会,传染病容易流行;夏天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0-35摄氏度时,皮肤血液循环旺盛,人会感  相似文献   

19.
正"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意思是劝人们在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那么如何"春捂"更健康呢?为什么要"春捂"一转眼,又到了春季。虽然气候在逐渐转暖,但气温还是比较低,时冷时暖,早晚温差大,时常超出人体适应和调节的范畴。气温骤降后,如遇长期绵延阴雨,更导致气温难以回升,而"春捂"有利于抗寒。春季人体在冬天"冬眠"的皮肤细胞渐渐活跃,毛孔张开,这时冷风袭来,就会通过毛孔侵入人体,易引发疾病。不"捂"着点儿容易发生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所以"捂"是有好处也是有必  相似文献   

20.
养颜在晚间     
有人说:现在女士的脸皮在变“厚”。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有些女士在一天24小时里面部皮肤都被涂上了一层油脂。这样做,对皮肤的损害非同小可。 我们知道,皮肤与体内的其他脏器一样,是维持人体功能活动的重要部件,在保持机体与外部环境的平衡以及维护人体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调节体温来说,无论外界的气温是热是冷,人体始终保持在37℃的恒温状态。人体的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