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对100只眼行不放水视网膜脱离手术,在年龄、屈光状态与视网膜脱离范围均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分为中药治疗组(50只眼)和对照组(50只眼),观察两组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时间、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平均时间治疗组14.5天,对照组21.7天;视力增进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网脱1号方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作用。方法:将视网膜脱离术后证实残存视网膜下液的76眼,术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处理,中药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网脱1号,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行眼底、B超及视力检查。结果:治疗后中药组视网膜复位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视网膜下液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网脱1号方剂能促进残留视网膜下液吸收,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固脱、清热利湿法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力恢复、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作用。方法对我院56例5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后分为中药组26例26眼,对照组30例30眼,均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局部抗炎;中药组增加益气固脱、清热利湿中药口服。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及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结果在促进视力的恢复程度上,中药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且对于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中药组较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P=0.001;术后1个月P=0.001)。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予以口服益气固脱、清热利湿中药更加有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及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99-170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该院行常规的视网膜脱离手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自制排液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视网膜下积液的变化。手术前后均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眼镜、三面镜、眼B超等检查。全部病例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实验组术后口服自制排液汤可促进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视功能的恢复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有促进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缩短视网膜复位时间,加快视力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拟利水方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利水方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效果。方法采用利水方对32例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视力改善情况及对抗激素不良反应的效果。结果视网膜下积液明显吸收,视力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减少。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尤其是伴有视网膜下积液的患者,在常规运用激素等西药的同时加用行之有效的中药治疗可以在多方面对患者的病情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应用中药颗粒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67例(69只眼),随机分为2组,均予施行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组35例(35只眼)术前术后口服中药颗粒剂治疗;对照组34例(34只眼)采用常规疗法。结果 1.术前视网膜下积液:治疗组明显吸收30只眼,部分吸收4只眼,有效吸收率97.14%;对照组明显吸收20只眼,部分吸收8只眼,有效吸收率82.3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视力:术后28 d时,治疗组术后视力恢复0.1以上者94.29%;对照组术后视力恢复0.1以上者88.23%。结论中药与显微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配合治疗视网膜脱离较单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祛痰法之中药消朦灵片/方对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简称网脱玻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1例。2组均行网脱玻切术,术后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手术后加用消朦灵片/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视网膜情况。结果:术后12周2组视力情况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12周玻璃体腔混浊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伊〈0.05)。治疗组显效率为67.7%,有效率为29.0%,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显效率为33.4%,有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6.7%。2组比较,显效率及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尸〈0.05)。结论:消朦灵片/方能促进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网脱玻切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减轻玻璃体混浊,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片对视网膜脱离术后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下液吸收及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原发性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于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于术后5天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散结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开始时、术后1、3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玻璃体混浊程度、眼底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治疗后玻璃体混浊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玻璃体混浊明显吸收27只眼,占87.10%;对照组玻璃体混浊明显吸收20只眼,占64.5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视网膜下液吸收平均天数为(3.79±2.36)天,对照组为(5.62±2.18)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月、3月后视力疗效显效率为51.61%和58.06%,对照组治疗1月、3月后视力疗效显效率均为32.26%,治疗3月后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化瘀散结片能显著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9.
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下液吸收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药物疗法对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网膜下液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133例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网复汤辨证组、网复汤组、葛根素组、西药组,记录并比较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时间。结果:(I)网复汤辨证组效果优于其它三组(P〈0.05)。(2)网复汤组疗效优于葛根素组和西药组(P〈0.01)。(3)葛根素与西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网复汤是孔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促进网膜下液吸收的有效方剂;(2)辨病与辨证结合用药能增强网复汤促进孔裂性网脱术后网膜下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3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只眼,行巩膜外加压、冷凝术,并在围手术期应用中药干预;对照组30只眼,只行巩膜外加压合并冷凝术。2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术前检查、手术方法和术后护理以及术后追踪随访。结果治疗组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速度、视网膜复位的理想程度、术后玻璃体混浊反应程度、术后视功能恢复速度、程度均较对照组效果好。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中药的干预治疗可以加快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提高视网膜脱离复位的成功率,提高术后视网膜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利水方在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后应用的疗效。方法:不超过1个象限的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1例72眼,对视网膜脱离区作氩激光光凝2~3圈。激光治疗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治疗组予自拟健脾利水方治疗2~3周,随诊1年观察两组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结果:对照组36例36眼中13眼治愈,15眼有效,8眼无效。治疗组35例36眼中22眼治愈,13眼有效,1眼无效。加用健脾利水方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激光治疗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是避免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加予健脾利水方治疗可显著提高激光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不同医疗方法治疗术后尿潴留,并将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30例妇科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针灸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进行治疗。两组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33_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53.3%。结论: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术后尿潴留可以起到互补互助的作用,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优势,结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药配合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配合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39髋),术后给予西红花服用;对照组41例(38髋)单纯手术治疗,术后不服西红花。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6.2%,对照组优良率为85.3%,经统计学分析P〈O.05。结论:中药配合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32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施行巩膜外冷凝、环扎、外垫压、放液、注气等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前、术中详细检查眼底,寻找所有裂孔及变性区,予以封闭.结果 术后随访1~12个月,32例患者中31例1次手术达到解剖复位,治愈率97.2%,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中放液时引起视网膜下出血1例,视网膜表面出血3例,术后视网膜下液延缓吸收10例,均在术后1周内吸收;术后眼压升高8例,6例经药物治疗,2例经前房穿刺眼压降低;6例气体填充眼出现晶状体后囊下混浊,随气体吸收于2周内消失;术后玻璃体混浊加重15例,经药物治疗13例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由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加重,引起新裂孔,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 显微镜联合间接眼底镜下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复位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药对痛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0月~2010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痛风患者109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54例,对照组为55例进行对比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中医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疗法,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效果明显,24例患者对药物表现有效,11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达79.63%;对照组中5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55%,其中27例患者效果明显,25例患者有效,3例无效患者。结论:中医对痛风治疗有明显帮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病死率、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Borg呼吸困难评分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5.00%、8.30%;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早期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链接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随机将120例患儿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以实验室检查参数和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问卷得分为指标,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1)疾病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主症均有好转,积分均减少,(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浮肿方面疗效相当,无明显差异(P=0.241>0.05);在治疗蛋白尿、血尿、血浆白蛋白、胆固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3)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生活质量积分比较均(P>0.05)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Z=-4.342,P=0.036<0.05,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链接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组,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  相似文献   

18.
钟李峰 《中医临床研究》2014,(8):134-134,136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法治疗胃癌手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采取FLE化疗方案治疗,静脉滴注依托泊苷100mg和甲酰四氢叶酸钙,静脉滴注750mg氟尿嘧啶。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健脾和胃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0例,无变化2例,进展1例,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5例,无变化2例,进展4例,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观念,采用健脾和胃法治疗胃癌手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叶枫 《世界中医药》2012,7(5):389-39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1例,在入院后采用中医综合疗法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对照组75例,在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结果:治疗组81例出现肺部感染的有4例,对照组75例出现肺部感染有12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7,P=0.023);2组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分别为(2.78±1.50)与(3.92±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