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舌寻常疣1例     
患者,男,53岁,工人,因生殖器尖锐湿疣收入我院皮肤科,行激光治疗,因舌部包块转入我科。口腔检查见:舌背前中份左侧可触及1cm×1cm×0.5cm和0.5cm×0.5cm×0.5cm包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部孟氏裂头蚴病较少见,特别是在东北,现将我们所见二例报告如下。例1:崔×,女,27岁,朝鲜族,农民。患者3个月前发现右颌下包块,伴轻度痒感,近来包块渐变大。查右颌下有1×2cm 的皮下包块,界线不很清楚,与皮下组织粘连,质较硬,无压痛。手术中见皮下组织内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52岁 ,因左颈部包块 2 8天 ,到口腔颌面外科诊治并收入院。包块无痛性、渐进性长大 ,抗炎治疗无效。检查见左颈部耳垂下方一大小约 4.0 cm× 6.0 cm形扁包块 ,无压痛 ,质中等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略活动 ,前内方深入左下颌角深面。颈中份气管前方一大小约1 .0 cm× 1 .0 cm形圆无压痛 ,略活动包块 ,与吞咽活动无关。辅助检查 :颈部 CT检查见 ,左颈部颈动脉鞘与胸锁乳突肌之间有一薄壁环形强化结节 ,1 .5cm×2 .0 cm× 5.0 cm大小 ,中心似有分隔 ,中心低密度为44.1 9Hu,扫描范围内咽部未见明显异常 ,胸 CT、腹全 CT增强检查未见…  相似文献   

4.
全身多原发癌近年来国内先后有报道,发生在口腔内的多原发癌的报道为数不多,而发生在口腔内的多原发肿瘤报道更少,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刘××,男性,39岁,农民。左侧硬腭和面部包块8个月,8月前左硬腭前份长一硬性包块,1月后左上前牙松动,并感包块内有咸味分泌物流出,  相似文献   

5.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于2006年10月30日收治左侧颌后区巨大表皮样囊肿患者1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因左侧面颈部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13年入院.现病史: 13年前发现左侧面后部1个黄豆大小包块,逐渐增大.近5年包块增大明显,影响面部及口腔功能.无家族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门诊 1例口腔包裹性炎症患者口腔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环状芽孢杆菌 ,现报道如下 :患者 ,孙某某 ,女 ,6 2岁 ,因口腔中生长包块并有脓性分泌物而就诊。查体 :面部表情呈痛苦状 ,左颊部生长一包块 ,口腔粘膜有大面积溃疡 ,并有脓性分泌物。体湿 :37.6℃ ,化验 :血常规 :WBC 13.8× 10 9/L ,N 0 .86 ,L 0 .14。穿刺包块将穿刺物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各两块 ,除一块巧克力平板置于CO2 烛缸外 ,其他均置于厌氧袋或空气中 ,连续两次均分离出环状芽孢杆菌 ,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用环丙沙星治疗 7d ,包块消失 ,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7.
原发于下颌骨恶性混合瘤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形性腺瘤或称混合瘤 ,是涎腺中最常见良性肿瘤 ,恶性混合瘤常见于腮腺 ,颌下腺及小延腺少见 [1] .原发于下颌骨者更属罕见 ,本文报道 1例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68岁 ,因左下颌骨疼痛渐增性包块伴下唇麻木一月就诊。患者于一月前 ,无意中发现其左下颌骨有一“鸽蛋”大小包块 ,逐渐增大 ,且伴有疼痛、左下唇麻木 ,遂于一月后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初步以“左下颌骨包块待查”收入院。专科检查所见 ,颌面部基本对称 ,皮肤颜色正常、左下颌骨前磨牙区可触及包块大小约 4cm×3cm,触压痛明显边界基本清楚 ,质硬、舌侧…  相似文献   

8.
神经胶质和脑膜异位是一种罕见的发育异常 ,口底发生者尤为罕见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诊治 1例 ,报告如下 :患者女 ,2岁 ,出生后即发现口底中份偏左有一包块 ,鸽蛋大小 ,两年来包块无明显长大 ,查体见口底前份偏左侧有一约3 .5cm× 2 .0cm× 1.8cm大小向口腔面呈球形膨隆的包块 ,界清 ,表面光滑 ,有宽蒂与口底相连 ,扪柔软 ,无囊性及波动感 ,无压痛 ,但动度差 ,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手术中见包块为实性 ,边界不明显 ,无包膜 ,向后累及舌根部 ,部分区域与周围肌肉有粘连 ,光镜下 ,可见大片成熟的胶质细胞巢 ,其间有纤维分隔 ,以星形胶质细…  相似文献   

9.
颊部软骨1例     
<正> 患者女,6岁。右侧面颊部出现包块逐渐增大5年。出生后一年发现两侧面颊部不对称,右侧颊部粘膜下扪及2个包块约黄豆大小,无不适感。后来包块逐渐增大,双侧颊部外形明显不对称。体查:面部皮肤无异常,口腔右侧壁明显增厚,颊粘膜向口腔内隆起,且其粘膜下扪及2个肿块,约成人拇指头大小,质硬,无压痛,无移动性,无搏动感及血管杂音。头颈部浅表淋巴结不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良性骨母细胞瘤1例报告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刘继芳我科于1987年7月收治1例下颌骨骨母细胞瘤,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9岁,农民,口腔内长包块求治。病人主诉2月前发觉舌下有一包感进食不便,不痛不痒,1月前感下前牙咀嚼无力,包块逐渐长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对口腔颌颈部包块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细针穿刺器对195例口腔颌颈部包块进行FNAC检查,并与包块切除术后病理组织学(HPD)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FNAC检查定性诊断准确率90.8%,误诊率9.2%:HPD的结果与FNAC的组织学结果相比两者间无差异性(p>0.05).FNAC检查后无并发症发生,也未发现肿瘤转移与复发.结论:细针穿刺器吸取细胞对口腔颌颈部包块诊断具有安全,简便等优点,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7岁,因下前牙区无痛性包块3月余入院。查体:左右面部对称,开口度正常,口内下颌切牙区舌侧牙槽嵴处有一约2.0 cm×2.0 cm×1.0 cm大小的质中包块,与下颌骨内侧面粘连,光滑,下颌区前牙无松动。牙片示:下颌前牙和尖牙区牙槽骨无破坏,牙根无吸收,根尖区无暗影。下颌骨正侧  相似文献   

13.
患者伍某某,女,28岁,已婚,农民。4年前因口腔内无明显诱因发生出血,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舌根部有一约胡豆大小包块,未做任何处理。此后,包块缓慢长大,说话不清。1年前,轻微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吞咽时觉咽喉梗阻,只能进食流质和软食。2月前再次发生口腔内出血,来我院诊治。体检:全身各系统检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颜面部及颈部、颌下等均无异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5岁。2年前发现左颌下区无痛性包块,活动度好。体检:可触及左颌下区2 cm×3 cm大小包块,质中等硬度,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超声检查:左颌下腺正常组织结构消失,颌下区可见31.9mm×24.7 mm,以低回声为主,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混合性包块,后方回声稍增强,包膜尚完整,彩色多普勒检查见包块内及周边血流信号较丰富。同时于左颈前区,颈后区及颌下区均见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2)。超声诊断:左颌下腺混合瘤、恶性多形性腺瘤,左颈部淋巴结炎。患者经手术切除左颌下腺…  相似文献   

15.
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h istiocytosis,LCH)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罕见疾病,特点为不同器官内病理性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的异常增殖和浸润,发病率约0.02~0.4万/,好发于1~3岁婴幼儿,成年人群中发病率约1~2/1000000,男女之比约为2:1。LCH可广泛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但以骨骼病变最常见,尤颅骨、长骨、扁平骨易受累。口腔损害可以是LCH的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1~3]。本文结合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累及口腔颌面部的成年多系统LCH病例,就LCH在口腔颌面部的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行文献回顾。一、病例介绍患者,男,23岁,主诉“牙龈溃疡、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我院牙周粘膜科。就诊前一年出现外生殖器溃疡,半年前出现牙龈溃疡、牙齿松动,伴前额及左颊部包块,并于我院就诊期间突发左侧气胸,伴双睑结膜溃疡。吸烟史2年,戒烟半年,家族中无类似病患,工作中长期接触胶印制版业化学试剂及紫外线。检查:前额正中近发际处2.0 cm×1.8 cm隆起包块,皮肤表面一粟粒大小暗紫色皮疹,挤压有清亮液体流出,触诊包块质韧。左颊部1.5 cm×1.8 ...  相似文献   

16.
<正> 腮腺真性囊肿系腮腺腺体内的小囊肿,临床较少见,其大小直径多在1cm或1cm以下,常因婴儿期腺体内导管先天性扩张而形成多房性囊区,如感染,内含清亮液体,可一直持续到成年期。若反复感染,则增加手术困难。现将我科所遇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49岁。6年前发现在左耳垂下方有一蚕豆大小包块,无任何不适,未进行诊治。1年前在院外就诊曾抽出少许淡黄色液体,近几月来感包块逐渐增大,略感胀痛。检查见左耳垂下方有一直径约3cm大小包块,边界不清,中等度硬,表皮无红肿,无波动感及压痛。于1986年1月5日在局麻下手术切除。术中见包块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切除包块直径约为2.5cm大小,有一直径1.5cm空腔,内含淡黄色液体。未见有明显包膜及囊膜。病理检查见切除包块为腮腺组织,导管排列呈囊状、腺体破坏,导管残存,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有肉芽肿及多核巨细胞形成。病理诊断为“腮腺真性囊肿伴肉芽形成”。术后7天切口愈合出院。随访1年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IgG4相关疾病在头颈部的临床表现,探索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诊断为IgG4相关性疾病的患者2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确诊患者唾液腺体均可触及肿大质硬包块,CT显示肿大腺体内不规则高密度影像、均匀强化,部分患者伴有口腔、鼻腔、鼻窦、咽喉部等黏膜...  相似文献   

18.
发生于颏部的猫抓病实属罕见 ,我科 2 0 0 2 .5 .收治 1例颏部猫抓性淋巴结炎病例 ,报告如下 :患者 ,男 ,44岁 ,半月前被猫抓伤面部 ,未作处理。 5天后颏下出现拇指大小包块 ,并逐渐增大。入院检查 ,颏下可触及 4cm× 4cm× 3cm包块 ,质中等硬 ,界限清 ,周围无粘连 ,轻微压痛 ,  相似文献   

19.
<正> 恶性神经鞘瘤发生于颌面部少见,发生在上颌内国内、外未见有文献报道,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38岁。发现右上后龈颊沟一蚕豆大小无痛性包块1年余,无任何自觉症状,包块逐渐增大,曾在县医院就诊,疑为(?)根尖囊肿,给予(?)拔除。拔牙后包块迅速增大。经X线片检查:右上颌窦窦腔密度增高,内侧壁有一密度增高软组织影约1.5×2.5cm内侧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38岁,农民,住院号34920。因右颌下无痛性包块3 月入院。3月前偶然发现右颌下长一无痛包块,包块进行性肿大,生长迅速,经抗炎治疗无效。自发病以来无发烧及消瘦,精神、饮食较好。体格检查:呼吸、心跳正常,胸腹部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右颌下区1个4cm×4cm大小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