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收治的78例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分为治疗有效和无效两组。比较血液学检验相关参数的差异。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对于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 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治疗有效组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P 分别为0.001和0.02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纤维蛋白原水平能显著影响其预后(P =0.032)。而且,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有显著的预测价值(P =0.001),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4%和60.0%。结论 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临床应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突发性聋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56例诊断明确、发病在3 d以内的突发性聋患者,根据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分为2组:血浆蛋白原升高组(纤维蛋白原>3.5 g/L,36耳)和血浆蛋白原正常组(纤维蛋白原≤3.5 g/L,20耳),比较两组应用巴曲酶溶栓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组患者急诊溶栓后有效率为80.56%(29/36),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组患者急诊溶栓治疗有效率为25.00%(4/16),纤维蛋白原升高组疗效明显高于纤维蛋白原正常组(P<0.05)。结论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突发性聋患者在发病3天内可采用降纤溶栓治疗,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电离辐射对听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豚鼠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只健康豚鼠随机分成两组:单纯放射组(简称单放组)10只,对照组5只,每组观察10耳。用直线加速器所产生的6MeV电子线对单放组豚鼠的耳颞部予以分次放射(2Gy/天),总剂量达到60Gy;两组豚鼠实验前后行ABR检测,并通过光镜观察两组豚鼠实验后耳蜗毛细胞计数及形态学变化。结果放射后单放组豚鼠ABR平均阈值为52.27&#177;2.42dBSPL,较实验前(22.50&#177;3.12dBSPL)及对照组(21.00&#177;3.57dBSPL)明显升高(P〈0.05);耳蜗基底膜铺片光镜观察见对照组耳蜗内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如;单放组耳蜗外毛细胞有大量缺如,内毛细胞有少许缺如;外毛细胞计数:正常对照组为162.95&#177;5.96个/视野,实验后单放组为54.75&#177;7.71个/视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割剂量60Gy对豚鼠耳颞部放射可造成其听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缺氧诱导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中耳黏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并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中耳黏膜中的表达。方法取34只排除中耳病变的SD大鼠,从软腭进路以三氯醋酸烧灼一侧咽鼓管咽口建立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实验组),另一侧耳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IF-1α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耳黏膜的表达。结果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建模成功14例(14耳),建模平均时间为1周;正常对照组中耳黏膜HIF-1αmRNA表达灰度值为5.297&#177;0.697,实验组为6.870&#177;0.63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HIF-1α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染色计分为0.500&#177;0.149,实验组染色计分为1.530&#177;0.33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学烧灼法烧灼咽鼓管咽口能模拟咽鼓管功能不良成功建立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HIF-1α在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动物中耳黏膜中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探讨其与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SHL组)根据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分为低中频下降组(低中频组)40例、高频下降组(高频组)90例、全频下降组(全频组)50例;另选取180例同期住院治疗、听力正常的鼻中隔偏曲、声带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对象的外周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GLU)、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行对比分析;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SHL组(尤其是全频下降型和低中频下降型)TC、LDL-C、Glu、FIB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LDL-C、FIB水平增高是突发性聋发病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突发性聋患者血脂代谢异常,LDL-C和FIB水平增高是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观察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1例(77耳)突聋患者随机分成纤溶酶治疗组36例(38耳)和巴曲酶对照组35例(39耳),在2组的一般治疗完全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接受以纤溶酶为主的综合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以巴曲酶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8%,对照组有效率8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聋与巴曲酶的疗效相同,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较巴曲酶相对价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OSAHS患者缺氧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OSAHS患者63例,年龄18~44岁。根据OSAHS患者的低氧血症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例(最低SaO2≥85%),中度组24例(最低SaO265%~84%),重度组19例(最低SaO2〈65%);对照组25例(正常人:AHI〈5)。均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测。结果①OSAHS患者轻度、中度、重度三组P300潜伏期分别为326.1&#177;12.7、346.9&#177;19.1、334.9&#177;18.3ms,与对照组311.9&#177;18.3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皆P〈0.05),0SAHS轻、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轻度组和中度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②重度组中因最低血氧持续时间的不同P300潜伏期不同:最低血氧持续时间4~60秒组潜伏期为338.12&#177;13.7ms,最低血氧持续时间61~140秒组潜伏期为354.74&#177;16.7H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③以上各组P300波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所有患者MESS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但部分得分稍低,重度组与对照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Ra=9.91,P=0.003)。结论OSAHS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最低血氧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初步评估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健康人及变应性鼻炎(AR)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骨髓干细胞通路相关指标CD34^+、白细胞介素5(IL-5)、EOS,探讨外周血一骨髓通路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对此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2组:①试验组: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7~68岁;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②健康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分别检测试验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外周血EOS计数,血清IL-5水平及CD34^+细胞数,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血清IL-5含量、CD34^+数分别为(88.25&#177;33.47)ng/L、(9.24&#177;2.15)个/10^5,显著高于治疗后[(44.34&#177;16.32)ng/L、(6.31&#177;1.83)个/10^5]及健康对照组[(31.24&#177;8.43)ng,/L、(3.47&#177;1.32)个/10^5]。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清IL-5水平与其cD0数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0.61,P值均〈0.01)。患者血清IL05水平与其EOS数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1)。结论外周血EOS、IL-5及CD34^+细胞参与AR发病过程,提示AR患者病变局部组织和骨髓造血之间有相关通路存在。通过检测外周血IL-5及CD34^+可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耳)ALHL的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测结果和2~5年的随访情况,总结ALHL的临床发病特征。结果本组42例(42耳)ALHL呈急性发病,年龄27~44岁。男16例(38.10%),女26例(61.90%)。20例(20耳)伴低调耳鸣,17例(17耳)伴耳部堵闷,11例(11耳)伴听觉过敏现象,6例(6耳)伴有头昏。0.125~1kHz平均听阈为(38.74&#177;4.62)dBHL,2~8kHz平均听阈为(13.52&#177;3.86)dBHL,治疗后上述平均听阈分别为(21.05&#177;9.74)dBHL和(19.85&#177;9.44)dBHL。所有病人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正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在低频区引出率为16.67%,高频区引出率为85.71%。结论ALHL以单侧发病为主,常伴低调耳鸣、耳部堵闷及胀满感。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纯音听阈以低频听阈升高为特征,ABR正常。病变可能位于耳蜗顶周。  相似文献   

10.
声带息肉与声带小结患者发声空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发声时空气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嗓音功能分析仪(Aerophone II Voice Function Analyzer)对30例声带息肉、28例声带小结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对平均气流率(mean airflow rate)、口腔压(intraoral pressure)、声门阻力(glottal resistance)、声门效率(glottal efficiency)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的平均气流率、声门阻力、声门效率分别为254.50&#177;36.02ml/s、33.55&#177;4.63cmH2O/(L&#183;S)、2.46&#177;1.49和177.45&#177;25.93ml/s、38.83&#177;8.88cmH20/(L&#183;S)、7.75&#177;3.71,与正常人118.44&#177;29.98ml/s、53.04&#177;8.64cmH2O/(L&#183;S)、9.17&#177;3.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患者声门下压力为8.97&#177;1.36cmH2O,与正常人6.24&#177;0.99cm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与声带小结患者平均气流率、声门下压力和声门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声带息肉患者的声门闭合程度、发声时的效率比声带小结患者更差,空气动力学检测可以对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患者的嗓音功能作出量化的、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腺病毒(Ad-EG-FP)经由小鼠耳后圆窗径路导入内耳的可行性,分析EGFP在耳蜗内的表达特点。方法 19只健康的8~9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三组:Ad-EGFP组7只,人工外淋巴液组6只,两组通过耳后切口圆窗径路注射,分别导入Ad-EGFP和人工外淋巴液;空白对照组6只,未予处理。各组均于术前3日和术后7日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术后7日取出耳蜗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在内耳的分布并行免疫组化观察EGFP在基底膜的表达。结果 3组动物术前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日,Ad-EGFP组ABR反应阈为62.86&#177;9.94dBSPL,人工外淋巴液组ABR反应阈为60.83&#177;9.70dBSPL,均较术前(37.86&#177;8.59和34.16&#177;8.04dBSPL)及空白对照组(40.83&#177;8.61dBSPL)高(P值均〈0.05);空白对照组实验前后ABR反应阈无变化,Ad-EGFP组与人工外淋巴液组术后7天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d-EGFP组Ad-EGFP导入后在基底膜上可见EGFP呈广泛表达,人工外淋巴液组和空白对照组基底膜未见荧光表达。结论外源性基因可经内耳圆窗导入并在耳蜗基底膜上广泛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经治疗后见效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见效时间分为第1周见效组和第2周见效组,比较各组的疗效。结果 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第1周见效组痊愈率高于第2周见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9,P =0.206);第1周见效组总显效率高于第2周见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P =0.725)。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第1周见效组痊愈率高于第2周见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3,P =0.114);第1周见效组总显效率高于第2周见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8,P =0.129)。结论 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发病后的治疗疗程至少应为2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观察国人内听道的形态,并测量内听道各径线数值,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正常志愿者402例804耳行颞骨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观察内听道的形态,并对各相关径线进行测量。结果内听道形态为平行管状699耳,喇叭口状53耳,壶腹状50耳,不规则型2耳。内听道长度为(9.810&#177;1.830)mm,内听道底管径为(5.084&#177;0.739)mm&#215;(3.246&#177;0.613)mm,中段管径为(5.044&#177;0.956)mm&#215;(4.228&#177;0.791)mm,内耳门区前后径为(5.049&#177;1.05)mm,内耳门区上下径为(5.657&#177;1.196)mm。两侧内听道各测量数值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男女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这与文献报道不同;部分年龄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DSCT薄层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可清楚显示内听道的形态,并能精确测量内听道的管径及长度,对活体解剖测量具有指导意义,为临床和影像检查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豚鼠鼓室导抗图(tympanogram)各个测试项目的正常值范围及不同性别、耳别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ABR反应阈正常、无耳科疾病的正常豚鼠40只,在麻醉状态下测试其鼓室导抗图,并对不同性别、耳别的各个测试项目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鼓室导抗图均符合Jerger分类法中的“A”型曲线,其等效外耳道容积约为0.09&#177;0.02ml,静态声顺值约为0.10&#177;0.03ml,坡度约为0.14&#177;0.06ml,峰压值约为一99.44&#177;75.06daPa。等效外耳道容积在性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而静态声顺值、坡度和峰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耳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性与雌性豚鼠鼓室导抗图的等效外耳道容积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各指标的结果在不同性别、耳别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科确诊并治疗的66例老年单耳突发性聋患者(年龄60~83岁,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291例中青年单耳突发性聋患者(年龄19~59岁)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老年组听阈曲线为低频下降型者占1.51%,低于对照组(14.43%,P=0.004);高频下降型(22.73%)和全聋型(50.0%)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46%、39.52%);老年组中伴随全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60.61%)及对侧耳存在听力损失(57.58%)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分别为17.53%、19.93%)高( 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03%,老年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1%、7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组痊愈率仅为10.61%,明显低于对照组(29.21%)( P<0.05)。结论老年突聋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或者发病前患耳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突聋耳听力损失更易发生在高频或全频,治疗总有效率与中青年组相似,但痊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是否对顺铂的耳毒性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生理盐水2ml/d腹腔注射6天;黄芪组:黄芪注射液5g&#183;kg^-1&#183;d。腹腔注射6天;顺铂组:顺铂4mg&#183;kg^-1&#183;d^-1腹腔注射6天;顺铂加黄芪组:腹腔注射黄芪5g&#183;kg^-1&#183;d^-1加顺铂4mg&#183;kg^-1&#183;d^-16天。用药前及用药后第7天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然后处死大鼠。每组半数动物冰冻连续切片,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毛细胞凋亡;半数动物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形态。结果顺铂组用药后DPOAE幅值下降,毛细胞受损,并可观察到凋亡细胞,与对照组及黄芪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顺铂加黄芪组用药后DPOAE幅值上升,毛细胞受损减轻,凋亡细胞数量减少,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能有效保护耳蜗免受顺铂的耳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将60例(72耳)突发性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37耳)及对照组30例(35耳),两组均应用地塞米松、丹参、ATP、辅酶A、维生素B族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加用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听力损失、眩晕、耳鸣总有效率分别为72.97%、80.00%、73.68%,均高于对照组的54.29%、61.54%、6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等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自闭症患儿的听功能和传出神经功能。方法对30例自闭症患儿和15例正常儿童分别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耳声发射(OAE)测试,并以55dBnHL白噪声为对侧抑制声,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侧抑制效应测试,比较两组结果。结果①ABR检查结果:30例(60耳)自闭症患儿中,25例(50耳)的ABR闯值均在20dBnHL以内,1例左耳闽值为30dBnHL,右耳阉值为40dBnHL,1例(2耳)阈值均为50dBnHL,3例(6耳)ABR未引出;正常组15例(30耳)ABR阈值均在20dBnHL以内;与正常组左、右耳I-V波间期(分别为4.30&#177;0.14、4.31&#177;0.14ms)比较.自闭症组(分别为4.07&#177;0.24、4.08&#177;0.22ms)有缩短的趋势(P〈O.05);②OAE检查结果:正常组均可引出;30例自闭症患儿除3例ABR未引出者和1例双耳ABR阈值为50dBnHL者OAE未引出外,其余26例均引出,且1、2kHzOAE幅值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侧抑制结果:正常组幅值均降低;自闭症组26例OAE可引出者中,1例ABR阂值不对称者对侧给予55dBnHL白噪声后,OAE幅值不降低反而升高,其余25例OAE幅值均降低;两组OAE对侧抑制幅值差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自闭症患儿更容易出现听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溶栓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和疗效,探讨全频型突发性聋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对64例于2017至2018年间在我科治疗的全频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纯音听阈变化将其分为有效组(n=33)与无效组(n=31),比较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水平显著降低、TT显著延长、APTT显著缩短(P<0.05)。有效组治疗前后的Fbg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且有效组治疗前TT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回归分析示高龄、右侧发病、较低的TT值是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的危险因素。线性回归提示治疗前Fbg水平与听力提高负相关,治疗前后Fbg变化值与治疗后听力值负相关。结论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与年龄、发病侧别、凝血功能指标相关,溶栓治疗全频型突发性聋能显著改善凝血功能状态,Fbg可作为全频型突发性聋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神经元功能可塑性基因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GAP-43)和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activity regulated cytoskeleton associated protein,ARC)在水杨酸诱导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耳鸣产生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白色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水杨酸钠组(8只)、生理盐水组(8只)和空白对照组(8只)。前两组从条件反射建立前开始于每次条件反射训练前2小时分别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和同体积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通过行为学方法证实水杨酸钠组动物感受到耳鸣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动物听皮层中GAP-43和ARC的表达。结果水杨酸钠组大鼠听皮层中GAP-43和ARC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分别为2.17&#177;0.72、4.90&#177;2.13)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分别为1.05&#177;0.20、1.13&#177;0.42)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96&#177;0.97、1.07&#177;0.70)(P〈0.01),而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大鼠听皮层中神经元功能可塑性基因GAP-43和ARC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增加,推测它们可能在耳鸣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