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测定2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IL-8为35.69±0.32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8±0.03μg/L(P<0.01).提示IL-8可能参与了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干扰素(IFN)-γ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其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8例AA患者[初治11例,复治17例;急性AA(AAA)7例,慢性AA(CAA)21例]和15例正常对照组T淋巴细胞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7、IFN-γ水平。结果(1)AA患者外周血IL-17、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高于复治组(P<0.05),复治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水平AAA高于CAA(P<0.05),IL-17水平AAA与C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A患者外周血CD4+、CD4+/CD8+、NK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的比例显著增高(P<0.05),AAA与CAA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D4+、CD4+/CD8+、IL-17与IFN-γ与血象呈负相关关系(P<0.05),CD8+与血象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A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免疫异常,可能与疾病状态有关,多种因素参与AA的发病机制。联合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可能有助于评估AA病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膀胱癌患者治疗前后机体T细胞分化群状态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和复发的关系。方法:以20例良性疾病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膀胱癌患者外周静脉血中CD3,CD4和CD8细胞亚群及CD4/CD8比例,应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比较二者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膀胱癌患者术前,CD3,CD4亚型值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测值(P<0.05),而CD8值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CD3,CD4及CD4/CD8值增高,但与对照组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值术后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5);化疗后CD3,CD4值降低,CD8值升高,与化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CD3,CD4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但CD8较术前升高,CD4/CD8低于术前(P<0.05)。淋巴细胞CD3,CD4,CD8表型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未见显著相关性,但1例M+期肺转移患者CD3,CD4明显低于T2,T3期病例。复发癌组CD3,CD4,CD4/CD8低于未复发组(P<0.05),而CD8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存在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化疗有可能增加肿瘤免疫抑制作用,因此手术及化疗联合应用免疫增强剂对防治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HepG2细胞铁调素(Hepcidin)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IL-6诱导HepG2细胞12 h,按IL-6的浓度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对照组:仅加入1 mL细胞培养液。实验A组:加入0.85 mL细胞培养液及0.15 mL 1 g/mL IL-6培养液,IL-6总浓度为50μg/mL。实验B组:加入0.7 mL细胞培养液及0.3 mL IL-6培养液,IL-6总浓度为100μg/mL。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3组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3( STAT3)及磷酸化STAT3( pSTAT3)蛋白的表达。比较3组HepG2细胞Hepcidin mRNA、STAT3及pSTAT3表达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A组和实验B组Hepcidin mRNA、pSTAT3表达均明显增加( P<0.05),实验B组Hep-cidin mRNA、pSTAT3表达比实验A组更高( P<0.05)。3组的STAT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IL-6显著上调HepG2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且HepG2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水平随IL-6浓度上升伴随性增高。其机制可能与IL-6刺激肝细胞内信号分子pSTAT3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用依赖细胞增殖试验,MTT比色法检测37例无先兆偏头痛和35例正常对照者血浆IL-6水平,结果,偏头痛组IL-6水平为41.69±30.57kU/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94±1.38kU/L(P<0.01);发作期高于缓解期(P<0.05),连续观察4例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浆IL-6水平之间呈显著相关(r=0.9598,P<0.05)。认为IL-6在偏头痛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中IL-2、IL-8及IL-10等细胞因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SAP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分为三组。 SAP组:6%的L-arginine诱导大鼠SAP;IL-10组:造模后腹腔内注射IL-10;C组:各时间点给予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分批处死大鼠,ELISA检测血清IL-2、IL-8、IL-10的水平,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IL-10组血清IL-2、IL-8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在多个时间点显著高于C组并且低于SAP组(P<0.05),而IL-10显著高于C组和SAP组(P<0.05)。结论(1)血清IL-2、IL-8是促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正相关;IL-10是抗炎性细胞因子,与SAP的病变程度负相关。(2)IL-10可作为潜代药物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的变化,探讨IL-37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113例PCI患者术前、术后外周静脉血清IL-37和Rho激酶2(ROCK2)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支架内再狭窄组12例和无再狭窄组101例;另选1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1)PCI患者术前血清IL-37低于对照组,ROCK2高于对照组(P<0.05)。(2)IL-37和ROCK2在术前,术后1 d、1周、2周等时点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 PCI患者术后4周时血清IL-37再狭窄组低于无再狭窄组,ROCK2再狭窄组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4)4周时PCI患者血清IL-37高于术前,ROCK2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ROC曲线PCI术后4周IL-37<103μg/L为支架内再狭窄的高危患者,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713。结论 IL-37可望作为冠心病患者的循环标记物,持续IL-37水平的下降可能是早期识别支架内再狭窄的指标;IL-37影响支架内再狭窄可能部分是通过ROCK通路参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A)67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SAO)53例,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CE)12例;按梗死灶体积大小分为大梗死灶组30例,中梗死灶组49例,小梗死灶组53例。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 hs-CRP 及 IL-6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为(3.75±0.92)mg/L,IL-6水平为(38.44±11.72)pg/m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4±0.60)mg/L及(6.63±1.15)pg/ml(P均<0.001);心源性栓塞型组hs-CRP及IL-6水平均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及小动脉闭塞型(P 均<0.05);大梗死灶组hs-CRP 及IL-6水平高于中、小梗死灶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及IL-6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脑梗死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膜透析腹膜炎动物模型不同时相腹膜溶质转运及IL-8变化,了解腹膜透析溶质转运机制。方法:将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5min,24h和48h组)和对照组,建立腹膜透析腹膜炎模型。分别测定各时间点透析液和血肌酐、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同时测定透析液白细胞介素-8的浓度,分别计算肌酐、总蛋白、白蛋白D/P值和葡萄糖Dn/Do值。结果:24h组120min,240min,360min时白蛋白D/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8h组各时间点透析液内总蛋白D/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8h组各时间点葡萄糖Dn/Do值和肌D/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各时间点透析液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及IL-8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8h组各时间点透析液内IL-8水平与总蛋白D/P值明显相关(P<0.05),60min以后各时间点透析液内IL-8水平与白蛋白D/P值显著相关(P<0.01)。结论:腹膜炎不同时相溶质转运不同,IL-8和白细胞均可影响腹膜透析时溶质转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iRNA沉默肾上腺髓质素基因对A375黑素瘤细胞表达VEGF、IL-10的影响。方法:采用人黑素瘤细胞株A375,分为采用正常未转染组细胞做为空白对照,人工合成的非特异序列转染A375细胞为阴性对照,人工合成的肾上腺髓质素( ADM)靶向小分子干扰RNA转染A375细胞为抑制ADM基因表达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VEGF、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DM siRNA 转染组ELISA法测定VEGF的表达量分别为192.246±17.330、187.831±14.450、96.218±10.078 pg/mL;IL-10的表达量分别为108.822±7.55、103.250±4.785、37.024±5.770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免疫组化法测定显示结果同ELISA结果。结论:siRNA沉默ADM基因可下调A375黑素瘤细胞免疫抑制分子VEGF、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李洪  肖燕  何巍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3):218-220
目的:检测与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phthons ulcer,RAU)发病有关的免疫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微量元素等因素在RAU中量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间接免疫法测免疫功能(即CD3、CD4、CD4/CD8值),使用SOD试剂盒测SOD活性,采用Spectraspan-v型三电极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测定微量元素Zn、Cu、Fe含量。结果:测得患者CD3、CD4、CD4/CD8比值明显比正常对照组下降,CD8升高明显,免疫细胞亚群存在不平衡,联合检测SOD活性,微量元素Zn、Cu、F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致组织代谢受阻。结论:RAU患者存在有明显的免疫活性细胞不平衡和功能缺陷,微量元素Zn、Cu、Fe与SOD活性降低是RAU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可溶性P -selectin和IL - 8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测定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 ,手术后及复发病人血清sP -selectin和IL - 8的含量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P -selectin和IL - 8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1) ,术后 3个月下降至接近正常人水平 ,而复发患者则再次升高 (P <0 .0 1)。结论 血清sP -selectin和IL - 8的含量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 ,了解CD4 和CD8T细胞及其CD4 /CD8比值与正常对照之间的改变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病理变化。方法 :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析仪 (FACS) ,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 和CD8的比例及CD4 /CD8比值。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外周血CD4 比例高于对照组 ,CD8比例低于对照组 ,CD4 /CD8比值高于对照组 ,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辅助性T细胞功能增强而抑制性T细胞功能降低 ,淋巴细胞过度活化 ,使子宫内膜细胞脱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直肠三维超声测量膀胱重量(UEBW)诊断膀胱出口梗阻(BO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泌尿外科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者30例(梗阻组)和非膀胱出口梗阻者30例(非梗阻组),同时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的UEBW与年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梗阻组患者的UEBW为(64.8±15.8) g,非梗阻组为(33.3±9.3) g,对照组为(28.0±4.6) g,梗阻组与非梗阻组、对照组间UEBW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UEBW与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0.49,P<0.01),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70,P<0.01),与最大尿流率呈弱负相关(r=-0.28,P<0.05),与年龄无相关性(r=0.009,P=0.938)。使用经直肠三维超声测量UEBW对BOO的诊断准确率为90%(81/9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3%(5/60)、13.3%(4/30)。结论经直肠三维超声测量膀胱重量可作为最简单、最微创的预测膀胱出口梗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IL-10,NSE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IL-8、IL-10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及临床意义,为新生儿HIE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5例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HIE组),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同时选择2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健康足月儿为正常对照组.HIE组分别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对照组于生后1 d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分别检测血清IL-8、IL-10和NSE的水平变化.结果:HIE组急性期血清IL-8、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HIE组血清IL-8、NSE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组,而IL-10水平则明显低于中度和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8、NSE水平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组,而IL-10水平则明显低于中度和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8、NSE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IL-10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HIE血清NSE浓度与IL-8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结论:IL-8、IL-10、NSE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8(IL-6、IL-8)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40例Hp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根除Hp组和未根除Hp组)治疗前、后和1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6、IL-8及NO水平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根除Hp组血清IL-6、IL-8及N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根除Hp组血清IL-6、IL-8及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除Hp组治疗后IL-6、IL-8及NO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未根除Hp组治疗后IL-6、IL-8及NO水平较治疗前也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根除Hp组比较,根除Hp组治疗后IL6、IL-8及NO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Hp感染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存在不同程度炎症,而且Hp对炎症起促进作用,根除Hp对其炎症反应起到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I、L-8及其受体水平,作为早期诊断B族链球菌(GBS)亚临床感染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208例孕妇进行GBS培养及其他病原体检测,对其中无其他病原体感染的80例(GBS阳性20例,阴性60例)孕妇留取母血、羊水、脐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法行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检测。结果208例孕妇中GBS阳性20例,占9.62%。GBS带菌孕妇母血、羊水中的IL-6I、L-8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5,P<0.01);绒毛膜羊膜炎时母血、羊水IL-6I、L-8质量浓度明显增加(P<0.05,P<0.01),GBS亚临床感染时母血、羊水中IL-6I、L-8质量浓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P<0.01)。结论将母血IL-6作为预测GBS亚临床感染的有效指标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健康人和不同阶段冠心病患者的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浓度,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认冠心病的患者295例,健康人对照176例。通过Gensini评分来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用酶免疫设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MFG-E8浓度,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其他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血清MFG-E8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FG-E8水平显著低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MFG-E8与Gensini评分和hs-CRP呈负相关(r=-0.590,P<0.05;r=-0.512,P<0.05)。结论:血清MFG-E8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临床事件的风险性呈负相关,MFG-E8有潜力成为血管并发症的一个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模型大鼠肾脏的表达及普罗布考(Probucol)对它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ol rats,C)、DM组(Diabetic rats,D)、普罗布考治疗组(Diabetic rats treated with probucol,N),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同时观察血糖、血胰岛素、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M组血液中MDA含量明显上升(P<0.05),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8-OHdO增多(P<0.05),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受损,而普罗布考治疗组的上述表达较DM组明显改善.结论:8-OHdG在DM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中的表达明显增加,而普罗布考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2型DM模型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的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关参数在预测膀胱出口梗阻(BOO)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行尿动力学检查的患者,根据压力流率测定(PFS)结果分为梗阻组和非梗阻组.将临床诊断BPH相关参数与PFS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