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测定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不同分期中静脉血数值的变化,了解其在本病的价值。方法104例入组病例平行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COPD稳定期(S-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患者静脉血CRP,对各组数据作出统计学分析;对AECOPD组治疗前、后CRP结果作出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 CRP在AECOPD组治疗前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AECOPD组治疗后CRP较S-COPD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S-COPD组CRP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 <0.005);根据ROC曲线,选择CRP>14.6 mg/L为停用抗菌药物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9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结论 CRP在COPD患者不同分期存在显著变化,可以作为AECOPD患者停用抗菌药物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件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及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前后CRP的变化.方法 比较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的CRP和WBC总数的变化.并随机分为给予基础治疗的对照组40例和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治疗组40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CRP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治疗后对照组CRP水平显著高于痰热清治疗组(P<0.05).结论 CRP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预测因子,痰热清注射液抗炎的作用明显,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水平分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抗菌治疗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10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PCT组(n=54)和对照组(n=52),PCT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对照组则根据临床经验、患者的临床症状决定抗生素的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抗菌疗程、二重感染例数、抗生素使用人数、抗生素费用、功能状态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人数。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间、功能状态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1年随访期间AECOPD发生人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CT组的住院总费用、抗菌疗程、二重感染例数、抗生素使用人数以及抗生素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T可指导AECOPD抗菌治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二重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4.
杨昕  王迪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50+152-150,152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浓度变化,从而观察血浆C-反应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设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正常对照组49例:采取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所有患者均测定肺功能。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均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结论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AECOPD患者45例作为加重期组,选择同期COPD稳定期患者45例作为稳定期组,并将AECOPD患者依据是否有呼吸衰竭分为有呼吸衰竭组26例及无呼吸衰竭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82例AECOPD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同期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82例AECOPD患者中有41例存在肺动脉高压,另外41例及健康志愿者未发现肺动脉高压.无肺动脉高压组和肺动脉高压组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肺动脉高压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清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4,P<0.05);而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系统性炎症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和加重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作为分别体现系统性炎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主要指标,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动脉收缩压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AECOPD组44例,COPD稳定期组48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其结果对AECOPD诊断的价值。结果 AECOPD组和COPD稳定期组血清SAA、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SAA、CRP水平较COPD稳定期组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A、CRP诊断AECOPD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1、0.89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5%、92.4%和74.2%、70.6%。结论 血清SAA水平在AECOPD患者中显著升高,可作为AECOPD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于抗菌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因AECOPD住院的患者364例,入院时测定血清CRP水平,依据CRP是否〉8mg/L,分为CRP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而阴性组不予抗菌药物;两组均给予吸氧、抗炎、解痉平喘、祛痰等基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缓解率、总有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PaO2、PaCO2、缓解率、总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可作为AECOPD是否有细菌或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并指导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时相应用(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3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25例,平均年龄(56.26±6.38)岁,经综合治疗加白天应用BiPAP治疗4h;B组28例,平均年龄(60.31±8.62)岁,经综合治疗加夜间应用BiPAP治疗4h,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呼吸困难症状评分,C-反应蛋白,脑钠肽变化,并比较分析。结果二组治疗前,二组间肺功能,呼吸困难症状评分,C-反应蛋白,脑钠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二组间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及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白天比较,夜间应用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断和治疗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3/2013-06月间来作者医院呼吸科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164例,通过检测稳定期(80例)与急性加重期(84例)患者的PCT以及CRP含量,评价两者对于COPD急性加重(acu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诊断意义,同时临床根据PCT与CRP水平进行指导治疗,评价两者在COPD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结果 AECOPD组的PCT、CRP表达水平与COPD组相比显著升高;治疗COPD后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治疗组患者AECOPD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发生率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住院时间、抗菌治疗时间、二重感染率而言,指导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PCT、CRP能够作为早期诊断AECOPD的血清学指标,同时PCT、CRP检测用于指导COPD的临床治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二重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汪元浚 《吉林医学》2012,(10):2107-2108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结论:血必净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上有一定的作用,可能与其对单核细胞核因子kbDNA活性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海英  谢明锦 《海南医学》2014,(21):3175-317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86例,其中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42例作为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44例作为COPD稳定期组,以同期健康成人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试者的PCT与hs-CRP水平。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1);COPD稳定期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例AECOPD患者治疗后有10例死亡,死亡组血清PCT、h S-CRP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升高,通过检测两者水平可以预测COPD的发生与发展和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在AECOPD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ECOPD住院患者59例,检测其治疗前后血清CRP、PA、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水平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升高,PA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后CRP水平明显降低,PA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及血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PA在AECOPD患者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后均可发生明显变化,敏感性优于白细胞计数及血沉,可作为AECOPD患者病情变化及疗效观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SAA)、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AECOP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统计其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并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细菌组、真菌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RP、SAA、PCT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RP、SAA、PCT水平检测在老年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33例,其中细菌感染25例,占75.76%(革兰阴性菌感染20例,占60.61%,革兰阳性菌感染5例,占15.15%);真菌感染8例,占24.24%;细菌组CRP、SAA、PCT水平均高于真菌组、阴性对照组,且真菌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SAA、PCT水平检测诊断老年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925、0.875、0.935,均具有较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铁调节蛋白2(iron-regulated protein 2,IRP2)、诱饵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择AECOPD患者(AECOPD组)88例,检测血清IRP2、DcR3水平,追踪AECOPD患者临床疾病转归,根据临床疾病转归将其分为恶化组(22例)和好转组(6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IRP2、DcR3预测AECOPD患者疾病转归的价值。结果 恶化组近1年AECOPD发作次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合并休克、呼吸困难评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MRC)分级3~4级高于好转组(P<0.05)。恶化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需入住ICU分为ICU组30例,非ICU组60例,其中非ICU组再根据入院时痰液颜色将慢性阻塞性肺炎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分为脓痰组30例、非脓痰组30例.对比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血清PCT与CRP浓度指标变化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浓痰组与非浓痰组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ICU组的治疗后血清PCT与CRP浓度水平降幅优于非IC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痰组患者治疗中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与患者使用人数显著高于非脓痰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血清PCT、CRT水平,可提高重症感染病例诊断率,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及减少患者停药指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不同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of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界值所对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描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FENO值的最佳界值。方法:选取8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8例健康者的FENO检测结果并以COPD患者治疗后FEV1绝对值增加≥200ml,且FEV1%增加≥12%作为治疗反应良好的指标,根据不同的FENO界值所对应住院AECOPD患者治疗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描绘的ROC曲线。结果:(1)COPD急性加重组中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FENO最佳界值为26.15ppb,以:FENO>26.15ppb为标准预测AECOPD患者治疗有效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70.4%,95%CI为(0.680~0.860)。结论:FENO检测对于AECOPD的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价值,选择26.15ppb作为FENO评价AECOPD治疗有效界点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相关生物标志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11月~2016年3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患者256例,根据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肺功能分级、加重频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RC)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危抗菌组140例、高危非抗菌组22例、低危抗菌组76例、低危非抗菌组18例;进入导向治疗,比较4组患者的相关生物学指标。结果:高危抗菌组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参数高于高危非抗菌组患者(P<0.05);低危抗菌组WBC、CRP、PCT参数高于高危非抗菌组(P<0.05)。抗菌组与非抗菌组的PCT、CRP及WBC参数曲线下面积PCT(0.996)>CRP(0.973)>WBC(0.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约登指数最佳截断值WBC(7.68×10~9/L),灵敏度为0.903,特异度为0.100;PCT截断值0.210μg/L,灵敏度为0.981,特异度为0.175;CRP截断值7.17 mg/L,灵敏度为0.986,特异度为0.07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WBC、CRP、PCT与细菌感染明显关联,联合生物标记物评价可作为急性加重抗菌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探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炎性反应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检测价值。选取本院收治的75例AE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的75例门诊就诊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75例作为阴性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PCT、CRP、IL-6、IL-10等炎症因子的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CT、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而IL-10水平低于两个对照组。结果提示,ROC曲线分析,CRP、IL-6及PCT对AECOPD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淋巴细胞计数(LY)、血小板计数(PLT)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根据住院治疗15 d内转归分为预后不良组(n=113)及预后良好组(n=87);记录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