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自然顺产孕妇护理过程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实施自然顺产产妇420例做对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1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10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总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产妇护理满意率,探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4.7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6.45±1.53)h、住院时间(4.75±0.22)d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10.26±1.28)h、住院时间(10.36±2.36)d(P0.05)。结论临床产科针对进行自然顺产的产妇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痛苦,且能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减轻家庭负担,此外,还能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讨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围产期心理护理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剖宫产产妇140例,将她们平均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手术护理和围产期心理护理,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负面情绪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44.29%),其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7.14%)和护理满意度(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85.71%,75.71%),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应用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产科临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后产妇66例按照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舒适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发生率(39.4%)明显低于对照组(66.7%),干预组患者满意度(100%)、母乳喂养率(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4.5%、78.8%,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感,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我院产科共收治120例待产产妇,分为对照5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我院自行建立的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为子宫按摩和全程导乐陪伴.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91.4%,对照组为74%.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提高产妇安全,增强产妇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戎有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35-3636
目的:总结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300例产妇,根据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妇均采用有效的尿潴留护理干预管理模式,比较2组产妇产后尿潴留预防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尿潴留预防效果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在基层医院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余红云  张妮 《浙江医学》2018,40(17):1976-1979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以家庭为中心(FCMC)的产科护理模式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汉族产妇13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给予“以人为本”的FCMC产科护理模式干预。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生活质量量表(SF-36)和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两组产妇抑郁、焦虑、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护理后SAS、SDS和EP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产妇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增加,且观察组产妇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FCMC产科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对于产后抑郁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娜 《当代医学》2016,(27):120-121
目的:探讨和分析整体护理对产科护理质量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分娩的产妇70例,在知情的情况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整体护理,比较2组产妇护理质量、母婴健康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在心理状态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在产妇及婴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且能增强母婴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实施分娩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期间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1244例分为观察组(n=622)与对照组(n=622),观察组采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妇护理满意率及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min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护理过程中应用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对产科护理自然分娩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此次实验将我院近一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基础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全面产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结果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程度(98.0%)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68.2%)。结论在开展产科护理工作中,对产妇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有针对性的对产妇进行相关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产妇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出现疼痛的16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8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分娩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产妇分娩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1.
南联红 《当代医学》2013,(26):132-133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0例,均为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产科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缺陷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科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保障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黎 《黑龙江医学》2014,(7):863-864
目的:探讨产后临床护理路径对产科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正常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采用传统整体护理程序的400例产妇归为对照组,将按照产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产后临床健康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600例产妇归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乳房硬结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新生儿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产后临床护理路径使产科护理程序化和规范化,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产妇康复,提升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王安蓉 《求医问药》2014,(19):76-77
目的 :探讨分析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24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2例)和观察组(122例),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122例产妇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产妇有122例(占产妇总数的100.00%),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产妇有0例,满意度为100.00%;在对照组122例产妇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产妇有103例(占产妇总数的84.43%),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的产妇有19例(占产妇总数的15.57%),满意度为84.43%。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林晖琳 《吉林医学》2014,(22):5065-5066
目的:探讨产科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正常无并发症产妇10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整体护理制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母婴保健知识合格率、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母婴保健知识合格率、满意度分别为96.1%、98.0%,对照组分别为82.4%、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科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帮助产妇更好地掌握母婴保健知识,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妇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住院分娩的产妇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及产妇的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为(30.25±7.88)min,明显少于对照组(44.04±7.59)min,两组排尿时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通过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临床总有效率达90.20%(46例),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6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产科健康教育中全程护理告知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健康教育的120例产妇,将其分成2组(n=6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护理告知。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病率(0%)和新生儿发病率(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3%)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差错事故(0%)和护患纠纷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5.0%)和(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3%,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告知有助于对产科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对手术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进行研究,将所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细节护理,对照组患者仅给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为观察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40例、有效2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非常满意45例、一般21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94.2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对细节护理人员的干预措施也较为满意,手术室患者经过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后极大地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理护理在中毒洗胃患儿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46例中毒洗胃患儿,将他们按抽签法平均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其临床急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插管成功率(100.0%)和护理总满意度(95.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47.83%,60.87%),其哭闹不止率(8.70%)、自拔胃管率(0.0)和抗拒治疗率(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60.87%,21.74%,43.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洗胃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中毒洗胃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进行临床干预,能够有效安抚患儿情绪,增强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和信任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它是一种科学、理想、有效、安全的临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产科护理工作方法,提高产妇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将200例初产妇的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入院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的同时,让病人及家属参与护理工作的制定和执行。结果:对病情了解、心理护理、产婴的安全舒适、护理目标实现、对护士的满意率干预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产妇修养环境、基础护理、医疗费用满意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产妇家属参与护理计划,满足了产妇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决策权,增进了产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了产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防止或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王海燕  王海霞 《吉林医学》2013,34(11):2170-2171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在高危产妇围生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高危产妇共132例,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一般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产妇的情况好,产程相对较短,Apgar评分相对较高,两组产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对比两组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3%,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8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体护理能够减少产妇的产程,减少分娩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