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丹红有效成分配伍对缺氧致原代培养的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 B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原代培养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细胞进行缺氧4 h损伤模型的同时,丹红有效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羟基红花黄色素A、丹参素)配伍作用于r BMECs,MTT确定细胞非毒性剂量,采用比色法测定LDH,SOD活性和MDA水平,RT-PCR法检测ICAM-1,MMP-9,P53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r BMECs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的变化。丹红有效成分配伍1,2,3,7,8,9组方显著抑制缺氧细胞上清液中LDH的增加;1,2,4,6,7组方显著增强缺氧细胞内SOD活性;1,2,3,8,9组方显著降低MDA水平;1,2,6,7,9组方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r BMECs早期凋亡,缺氧后细胞P53 mRNA表达明显上调的后果是能引起G1期阻滞和促进细胞凋亡,证实P53基因的调节功能体现在G1期校正点的监测;1,2,5,6,7,8,9组方显著下调P53 mRNA表达;1,4,7,8,9组方显著下调ICAM-1 mRNA表达;1,3,6,9组方显著下调MMP-9 mRNA表达。丹红有效成分配伍对缺氧所致原代培养的r BMECs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为研究方剂配伍规律提供思路,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对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鹏  周惠芬  何昱  张宇燕  杨洁红  赵涛  付巍  邢攀科  万海同 《中草药》2013,44(19):2727-2731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缺氧致原代培养的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rBMECs,并对其进行兔抗鼠VIII因子鉴定。实验设对照组,缺氧模型组,丹红注射液低、中、高剂量25、50、100 μL/mL)组,给药后,rBMECs缺氧4 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DNA的量,按试剂盒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丹红注射液50、100 μL/mL可显著对抗缺氧造成的损伤,明显改善rBMECs形态,使缺氧所致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有效抑制缺氧诱导的rBMECs发生G1/S期阻滞,抑制LDH释放,增强SOD活性。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所致原代培养的rBMECs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s)的保护机制。该实验采用原代培养乳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Ⅷ因子鉴定, 建立缺氧4 h损伤模型的同时, 丹红注射液(25, 50, 100 mL·L)作用于rBMECs, 生化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 RT-PCR法检测细胞MMP-9, ICAM-1, P53 mRNA表达水平,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缺氧使原代培养的rBMECs受到明显损伤, 与模型组比较, 丹红注射液(50, 100 mL·L)可显著对抗缺氧造成的损伤, 增强SOD活性, 降低MDA水平, 明显下调MMP-9, ICAM-1, P53 mRNA的表达, 丹红注射液100 mL·L能够保护细胞正常的形态、显微结构、维持细胞间紧密连接, 抑制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从结果中可以得出丹红注射液对缺氧损伤rBMECs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 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缺氧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凋亡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缺氧损伤的rCMEC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记法(Westernblot),观察葛根素对rCMEC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结果:葛根素可以减轻缺氧损伤对rCMEC的影响,降低其凋亡率,可降低rCMEC胞内钙离子的浓度,提高VEGF和eNOS的表达,并显著提高t-PA/PAI和NO/ET的比值。结论:葛根素对缺氧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的表达,激活VEGF受体介导的下游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清开灵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MLCK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有糖Earle液)、模型组(缺氧缺糖模拟缺血:无糖Earle液,37℃,5%CO2,1%O2培养24 h)、清开灵低、中、高浓度组(缺氧缺塘+清开灵1%、2%、4%),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经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定时定量PCR检测MLCK基因转录。结果:缺氧缺糖24 h后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P<0.05)、MLCK基因转录被抑制(P<0.05);清开灵1%、2%、4%组均抑制了缺糖缺氧条件下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降低(P<0.05),清开灵4%组降低MLCK的表达(P<0.05)。结论:缺糖缺氧条件下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清开灵通过抑制MLCK的表达,恢复BBB的部分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缺氧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 表达的影响及清开灵的干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Balb/c 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清开灵小中大剂量组,采用氧糖剥夺24 h 模拟缺血损伤,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Claudin-5mRNA 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缺氧损伤后,Claudin 5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清开灵小、中、大各剂量组都有改善趋势,其中小、大剂量对基因转录水平提高明显,中剂量对蛋白表达的增强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清开灵通过调节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 表达,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阻抑脑缺血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缺氧模型。方法植块法培养CMECs,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将原代培养的CMECs在1%O2-94%N2-5%CO2低氧气体环境中培养24h制备低氧损伤模型(L组),以无血清常氧培养作为对照组(N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缺氧前后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V—FITC和PI双标记法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植块法培养的大鼠CMECs具备典型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征;Ⅷ因子、cD31相关抗原免疫染色鉴定均阳性。缺氧前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与N组比较,L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其中早期凋亡降低最明显(P〈0.01)。结论本方法可以成功建立简便、易行的CMECs细胞缺氧模型。  相似文献   

8.
王海宁  邬洪波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206-2207
清开灵注射液(以下简称清开灵)、复方丹参注射液(以下简称丹参)、黄芪注射液(以下简称黄芪)均能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并能抑制体外血小板的聚集[1]。脑微血管内皮的损伤是急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环节,在脑缺血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3种方剂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缺氧-再给氧所导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探讨它们抗脑缺血的机制。1材料1.1动物W istar雄性大鼠,体重100 g,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栀子苷、黄芩苷和小檗碱对缺氧-复氧损伤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建立离体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4 h复氧12 h损伤模型。用0.128,0.064,0.032 μmol·mL-1栀子苷,0.028,0.014,0.007 μmol·mL-1黄芩苷和0.024,0.012,0.006 μmol·mL-1小檗碱分别作用于损伤的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象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平均吸光度和平均面积,比较各组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各组VCAM-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VCAM-1蛋白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和平均面积以及VCAM-1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1)。所有给药组的平均吸光度值和平均面积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0.007 μmol·mL-1黄芩苷组、0.012,0.006 μmol·mL-1小檗碱组的平均吸光度值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其余各给药组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14 μmol·mL-1黄芩苷组平均面积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给药组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且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子苷、黄芩苷和小檗碱等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能够保护缺氧-复氧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其保护机制之一是抑制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不仅仅具有屏障特性,而且还具有多种分泌功能,因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为研究中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提供了基础。近年来,围绕中药减轻脑血管疾病过程中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展开了很多研究。仅从细胞的屏障特性、细胞氧化损伤、细胞的分泌功能等几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对体外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周惠芬  何昱  张宇燕  杨洁红  舒明春  万海同 《中草药》2016,47(19):3463-3468
目的 探讨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给药后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同时ig给予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组方(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川芎总生物碱、川芎总有机酸各100 mg/kg),给药后0.083、0.25、0.5、0.75、1.0、1.5、2.0、3.0、4.0、6.0 h各时间点眼眶静脉丛取血0.5 m L。RP-HPLC测定血浆中川芎嗪的浓度,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DAS 3.2.6软件拟合PK-PD结合模型,并计算药动学与药效学参数。结果 大鼠血浆中LDH活性效应值与川芎嗪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效应滞后于血药浓度,以效应室联结的Emax模型较优。结论 成功建立了黄芪川芎有效部位配伍给药后川芎嗪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PK-PD结合模型,可推广应用于预测其他中药配伍后主要有效成分的PK-PD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刘珂  邱炳勋  邹利  俸珊  祝慧凤  万东 《中草药》2016,47(21):3912-3917
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血管内皮细胞连接及益气中药黄芪有效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连接的保护机制进行归纳总结。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均可通过上调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相关蛋白表达、下调细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表达来增加内皮细胞连接的完整性,还可通过抑制细胞内皮素(ET)分泌、增加NO释放、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血管生成中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保护内皮细胞功能。而黄芪黄酮则主要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保护内皮细胞。黄芪有效成分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涉及p38 MAPK/NF-κB、Rho/ROCK、PI3K/Akt、VEGF/Ang-1等信号通路多个关键性靶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TJ和CAM抑制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调控上,少有涉及缝隙连接(gap junctions,GJ)的保护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徐世一  刘秀波  陆佳欣  张占平  阎雪莹  马伟 《中草药》2022,53(23):7613-7623
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一直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难点问题。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验,不同中药的抗肿瘤机制也不尽相同。中医认为肿瘤即为“邪”,中医药抗肿瘤的主要思路就是“补气扶正”,黄芪被称为“补气诸药之最”,是肿瘤方剂中的常用药材。现代研究也证实了黄芪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有效成分主要有多糖、黄酮及皂苷类等成分。除此之外,黄芪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增效减毒、增敏和逆转多药耐药等作用。黄芪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与新血管生成、抑制炎症反应和逆转多药耐药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黄芪多糖、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和黄芪甲苷IV等主要成分有着极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总结近年来黄芪在抗肿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黄芪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和分子机制,为促进黄芪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并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霞  曹旺  唐标  邓常清 《中草药》2020,51(15):3987-399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当归配伍改善血管内膜增生的药效物质和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当归的有效成分,利用Pharmmaper数据库搜集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标。通过Genecards、DigSeE和OMIM数据库,收集血管内膜增生相关的靶标,并与药物作用靶标相比较,筛选出共同部分,作为药物成分作用的预测靶标。利用STRING获取预测靶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相互关系大小筛选出核心靶标。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绘制"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图、核心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图。用R语言进行核心靶标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生物过程分析。结果收集到黄芪-当归药对的20个活性成分,共得到193个潜在药物作用靶点、487个潜在疾病靶点,主要作用于EGFR、ESR1、ALB、MAPK8、PGR等多个靶标,涉及PI3K-Akt、MAPK、Ras等多条信号通路以发挥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了黄芪-当归配伍改善血管内膜增生可能的靶标和信号通路,可为黄芪-当归配伍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柳  李爱平  张王宁  秦雪梅 《中草药》2018,49(14):3419-3424
黄芪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托毒生肌、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益卫固表等功效。近年来黄芪及含黄芪经方在肾病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查阅近5年国内外文献,针对黄芪及含黄芪经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与综述,旨为了解黄芪在不同复方中针对肾病的药效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基于有效性合理评价黄芪资源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黄芪治疗肾病的现代化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野生与移栽黄芪化学成分及抗心衰药效差异。方法利用HPLC-UV-ELSD联用技术测定黄芪样本中黄酮及皂苷成分的含量;采用ip阿霉素方法复制心衰大鼠模型,比较野生芪与移栽芪对心衰大鼠传统药效指标及代谢组学指标的干预作用。结果野生芪中总黄酮、黄芪皂苷I及黄芪皂苷III含量显著高于移栽芪,但总皂苷含量相当。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野生芪与移栽芪均能改善大鼠一般情况、组织病理学、心功能参数、血清生化指标及B型脑钠肽(BNP)水平;但与模型组相比,野生芪对心功能参数[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生化指标肌酸激酶(CK)和血清BNP含量的干预作用优于移栽芪,且表现出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模型组的代谢轮廓明显区分,并鉴定了14个与心衰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野生芪与移栽芪均能不同程度地回调其中14个标志物,2-羟基异丁酸、谷氨酸、丙酮酸盐、甲酸盐代谢物在野生芪组中变化率较大。结论野生芪对心力衰竭大鼠的干预作用显著优于移栽芪,可为黄芪精细化商品等级规格标准的建立、临床合理用药和制药企业分类选择黄芪原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路  李凯  胡阳  李金益  宋敏 《中草药》2023,54(4):1321-1328
骨质疏松症(osteopopsis,OP)作为一种全身性骨病,因其高发病率已严重威胁到中老年人的健康。黄芪Astragali Radix作为补气中药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已证实对OP的防治疗效显著。通过对黄芪及其有效成分防治OP的作用及机制等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总结,发现黄芪具有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分化、雌激素样作用、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应激等多种抗OP作用,能够增强骨密度,加速骨形成,减少骨破坏,维持骨稳态,同时还富含人体骨组织所需的大量微量元素,可以增加骨矿量,预防OP的发生。并分析了目前中药黄芪治疗OP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OP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鲍宁  陈子超  刘名玉  赵春芹  李肖  张振 《中草药》2024,55(1):114-126
目的 整合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黄芪-莪术药对抗肝癌配伍机制,并进行细胞实验验证。方法 利用R软件包Limma分析GEO数据库中肝癌基因表达数据,筛选肝癌靶点;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文献报道,筛选潜在活性成分;采用TCMSP、SEA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成分靶点预测,筛选抗肝癌靶点;对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成分-靶点网络、关键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结合网络贡献指数,筛选关键肝癌靶点、关键抗肝癌成分及其靶点、核心抗肝癌成分及其靶点;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通过细胞实验,验证所预测成分抗肝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预测得到黄芪-莪术抗肝癌活性成分33个,抗肝癌靶点180个,关键肝癌靶点112个;筛选后得到关键成分29个,对应靶点15个;KEGG通路分析显示关键成分主要通过协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衰老、p53信号通路等发挥配伍作用;进一步筛选得到核心成分6个(黄芪中黄芪皂苷II、黄芪甲苷、芒柄花素,莪术中莪术醇、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应靶点5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DNA拓扑异构酶2A(topoisomerase 2A,TOP2A)、极光激酶B(aurora B,AURKB)、检查点蛋白激酶1(check point kinase 1,CHEK1)、AURKA]。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黄芪-莪术药对6个核心成分均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黄芪皂苷II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芪皂苷II与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进而阻滞细胞周期。结论 黄芪-莪术药对的多种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相同或不同靶点抑制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等相同或不同相关信号关通路,从而发挥协同配伍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瑞  曹庆伟  李爱平  刘月涛  李科  秦雪梅 《中草药》2019,50(8):1880-188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抗疲劳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并结合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指认黄芪中的活性成分,采用Pharm Mapper网络服务器预测其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搜索抗疲劳靶点,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件黄芪活性成分-抗疲劳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度值(degree)筛选关键靶点并进行归属;使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芪抗疲劳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黄芪抗疲劳的作用机制。结果获得黄芪中11种活性成分,包括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芒柄花素、异黄烷、紫檀烷6种黄酮类成分,黄芪皂苷Ⅰ、Ⅱ、Ⅲ、Ⅳ 4种皂苷类成分及蔗糖。黄芪抗疲劳作用预测靶点有76个,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黄芪主要涉及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过氧化氢反应、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正调节、活性氧代谢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癌症通路,FoxO、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低氧诱导因子-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a~(2+)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反应等来发挥抗疲劳作用。结论本研究体现了黄芪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开展黄芪抗疲劳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