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112-114
目的探讨实施硬膜外麻醉追加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实施会阴侧切产妇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会阴侧切的分娩产妇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硬膜外镇痛分娩加会阴侧切。观察组产妇在硬膜外镇痛于会阴侧切前3 min,追加2%利多卡因10 m L+灭菌注射用水10 m L用于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会阴侧切及缝合时疼痛情况和产后会阴部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镇痛效果更好,会阴侧切及缝合时长海痛尺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局部组织水肿分级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硬膜外镇痛分娩追加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有效地减轻了产妇分娩时会阴侧切的疼痛,减少了切口水肿,促进了伤口愈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与单纯神经阻滞麻醉在会阴切开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6例经阴道分娩需行会阴切开的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在会阴切开缝合时的疼痛程度,产后72 h活动情况及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缝合伤口时的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72 h观察组产妇自理能力上明显强于对照组。两组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会阴切口缝合术时镇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安全。此种麻醉方式不对切口的愈合造成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产钳助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产钳助产会阴侧切的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并联合中药安阴液辅助治疗,对照组仅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伤口缝合时疼痛情况、侧切伤口延伸程度、伤口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镇痛效果、侧切伤口延伸程度、伤口出血量、伤口缝合时间及伤口甲级愈合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中药安阴液在产钳助产中能有效缩短伤口缝合时间,提高伤口甲级愈合率。  相似文献   

4.
局部浸润与阴部神经阻滞联合麻醉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麻醉方法用于会阴侧切镇痛效果的观察。方法采用局部浸润与阴部神经阻滞联合麻醉用于会阴侧切镇痛的产妇600例作为观察组,将采用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产妇6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镇痛强度情况。结果两组完全无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轻度疼痛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重度疼痛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5.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分娩第二产程镇痛的临床效果。②方法 将宫口近开全,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镇痛初产妇250例作为观察组,将未加干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第二产程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及第二、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会阴侧切及破裂情况,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会阴伤口愈合情况。③结果 两组疼痛程度,第二产程,会阴破裂比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良反应、会阴侧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结论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第二产程中分娩镇痛,镇痛效果好,加速了第二产程进展,降低了会阴侧切及破裂率,减轻了不良反应,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与会阴局部麻醉在阴道分娩会阴缝合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3—6月在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的符合条件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于第二产程胎先露拨露3cm左右时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于分娩后需行会阴伤口缝合时行局部麻醉。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会阴缝合时间、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在镇痛效果、会阴缝合时间、产妇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会阴缝合的镇痛效果及缩短会阴缝合时间、提高产妇满意率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13例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分成2组,观察组56例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57例行单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2组会阴切开方式、伤口出血量、伤口疼痛、伤口愈合、产妇的依从性和产妇平均住院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切口出血量>20 mL者低于对照组(P<0.05,P<0.01),会阴正中切开率及切口出血量<20 mL者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镇痛效果及产妇依从率优于对照组(P<0.05),产妇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降低了会阴侧切率,减少了会阴切口的出血量,减轻了产妇会阴切口的疼痛,提高了会阴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同时产妇的依从性好,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会阴侧切麻醉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传统的会阴侧切麻醉方法与改进后的麻醉方法对切口缝合的镇痛效果及切口延伸率、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方法:随机将300例需会阴侧切的产妇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的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改进组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采用改变麻醉进针部位及强化阴道肌层的麻醉使麻醉效果增强。结果:改进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组(P<0.01),切口延伸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改进后的会阴侧切麻醉方法能进一步减轻产妇的痛苦及损伤,符合人性化服务理念,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会阴切开缝合术中可吸收合成缝线及皮内缝合技术与肠线及丝线皮肤外缝合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用3-0行皮内缝合会阴切口,对照组用慕丝线间断缝合会阴切口.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术后伤口疼痛、首次起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切出院时间普遍早.结论3-0皮内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有利于产妇母乳喂养及活动,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彭燕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51-1352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97例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试验组产妇实施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产妇采取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第二产程时间、会阴缝合时间、会阴侧切率及软产道裂伤率。结果试验组产妇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和会阴缝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软产道裂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较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方案麻醉效果更好,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和会阴缝合时间更短,会阴完整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h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上肢或颈部手术中采用丙泊酚辅助神经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南京江北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择期行上肢或颈部手术的80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神经阻滞成功后,对照组未予辅助镇痛用药,观察组使用丙泊酚进行辅助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0%(40/40),显著高于对照组90.0%(3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血流动力学特征大体一致,麻醉后观察组较为平稳,对照组HR和SBP均显著升高且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神经阻滞麻醉的辅助用药可强化镇痛效果,提高麻醉效果,稳定血流动力学情况。  相似文献   

13.
吴素蓉  纪军  颜红宇 《黑龙江医学》2014,(12):1381-1382
目的探讨不同会阴侧切角度对产妇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行会阴侧切术的3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实验组行30°会阴切开术,对照组行45°会阴切开术。比较两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产后坐起哺乳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疼痛、切口出血、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产妇切口缝合时间、产后坐起哺乳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疼痛、切口出血、切口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0°会阴侧切切口小、缝合快、坐起哺乳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出血少、愈合好,适用于大部分产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婴幼儿下腹、会阴、下肢手术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00例行下腹、会阴、下肢手术的婴幼儿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50例,A组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基础麻醉下行骶骨管阻滞,术中持续微量泵泵注异丙酚维持基础麻醉;B组选择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行全凭静脉麻醉。结果:A组异丙酚用量小于B组(P<0.01),麻醉效果A组优于B组。结论:基础麻醉下骶骨管阻滞是一种适合婴幼儿下腹、会阴、下肢手术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浸润麻醉对小鼠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NS)组、布比卡因12.5 mg·kg-1、25 mg·kg-1和50 mg·kg-1(B12.5、B25、B50)组.B12.5组、B25组和B50组分别于切皮前10 min以相应剂量的布比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NS组注射等溶积生理盐水.测量术后72 h各组小鼠的切口长度并计算切口愈合天数和每天切口累计愈合率.结果 与NS组相比,72 h后B12.5组、B25组的切口长度均缩短(P〈0.05或P〈0.01);B25组与B12.5组、B50组相比,切口长度缩短更为显著(P〈0.05).B12.5组、B25组和B50组切口愈合天数均短于NS组,其中B25组愈合天数最短,B12.5组次之,B50组最长.B12.5组、B25组和B50组每天切口累计愈合率均高于NS组,其中B25组最高.结论 12.5 mg·kg-1、25 mg·kg-1布比卡因对小鼠切口愈合有促进作用,50 mg·kg-1布比卡因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240例分娩的产妇,根据产妇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镇痛,对照组未采取镇痛措施,然后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疼痛情况、总产程时间、阴道顺产率和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申巧俐 《中外医疗》2010,29(25):2-2,4
目的观察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阴道分娩的镇痛疗效。方法对2008年7~12月间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428例,随机平分为2组,观察组待宫口开全后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将采用常规会阴处理。比较2组镇痛效果、拨露至胎头娩出时间、会阴完整率、裂伤率及产后2h出血情况。结果上述各项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能充分松弛会阴,镇痛效果好,并可提高会阴完整率及降低产后出血率,缩短第二产程,减轻产妇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会阴切开及缝合的最佳方法。方法将经阴道分娩行会阴切开术初产妇30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100例。A组产妇行改良式会阴侧切(20~30°角)术,B组行会阴直切术,C组行传统会阴侧切(45°角)术。结果会阴切开伤口撕裂伤A组明显少于B、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会阴伤口缝合时间A组最短,B组次之,C组最长,3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A、B2组会阴肿胀、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术中出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改良式会阴侧切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会阴伤口撕裂伤明显降低,缝合时间短,术后会阴伤口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切口愈合好,疤痕小,产后康复质量高。  相似文献   

19.
蒲继明 《医学综述》2014,(14):2636-2637
目的分析经阴道自然分娩后用中药洗液熏洗会阴部的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9月于绥德县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的320例足月妊娠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60例。碘伏擦洗组产妇产后给予0.05%碘伏擦洗会阴,每日2次,连续5 d;中药熏洗组采用自制中药熏洗会阴,每日次,冲洗5 d,对比两组的恢复情况。结果中药熏洗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碘伏擦洗组,两组的手术切口等级愈合比较,中药熏洗组优于碘伏擦洗组(u=3.5392,P=0.0004);术后切口疼痛较碘伏擦洗组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碘伏擦洗组(u=2.9191,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后用中药洗液对会阴部切口进行熏洗有利于伤口愈合,而且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