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及其对放疗靶区设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和部位,探讨术后预防性放疗的照射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所有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均经CT影像学检查作出临床诊断,其中残胃和吻合口复发36例均由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139例中65例为多部位复发转移,其中残胃复发为9.4%(13/139),吻合口复发为16.5%(23/139),肝脏转移为38.8%(54/139),腹腔淋巴结转移为62.6%(87/139),腹壁转移为11.5%(16/139),盆腔种植为7.9%(11/139),肺转移为2.9%(4/139)。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为13.8%(12/87),胰周淋巴结转移为31.0%(27/8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为55.2%(48/87),其中原发于胃底贲门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仅为4.6%(4/87),原发于胃体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为32.2%(28/87),原发于胃窦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为63.2%(55/87)。结论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的部位主要发生在区域淋巴结,并以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多见,胃体和胃窦部肿瘤患者根治术后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因此术后预防性放疗应主要针对胃体和胃窦部的胃癌患者,放射野应包括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范围。  相似文献   

2.
肾癌胃转移极为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病案摘要 患者男性,66岁。6年前诊断左肾癌行根治性左肾切除,术后病理为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干扰素治疗半年。此次因上腹部不适半年,黑粪1个月,间歇性恶心并呕血2次入院。入院后胃镜检查示:胃体下段近胃窦处后壁4cm×7cm巨大溃疡。病理活检报告为“肾透明细胞癌胃转移”。B超、CT等检查未发现其他部位转移灶。按胃癌D1术式行胃大部切除,术中见肿瘤位于胃体、窦交接部之胃后壁,5cm×8cm大小,已浸透胃壁浆膜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病理报告:“胃壁小弯侧肾透明细胞癌转移,浸透浆膜,切端干净,淋巴结2/5转移”。术后恢复良好,给予干扰素治疗,现术后7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3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半年,2003年10月行胃镜检杳,活组织病理检查病理示:胃窦癌.于2003年10月10日行胃窦癌根治术,术中见:近胃窦部约1.5cm×1.0 cm大小的溃疡性病灶,未侵及浆膜层,胃周淋巴结无肿大,盆腔、大肠、小肠、肝脏均未见转移灶.遂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伴部分印戒细胞癌,肿瘤浸润至浆膜外脂肪组织.胃大弯淋巴结0/3(+),胃小弯淋巴结1/10(+),上下切端未见癌组织残留.  相似文献   

4.
 胃癌腋淋巴结转移非常罕见,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2岁,于25个月前在我院行胃远端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胃之低分化腺癌,胃周淋巴结转移,术后未行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有甲胎蛋白升高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140例胃癌患者中12例伴AFP升高,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2例AFP升高胃癌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在71.97~275691.6μg/L。病理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58.3%(7/12),管状腺癌25.0%(3/12),肝样腺癌16.7%(2/12)。肿瘤部位以胃窦和胃体多见,占66.7%(8/12),贲门部33.3%(4/12)。临床分期均为Ⅳ期,其中肝门部淋巴结转移16.7%(2/12),肝脏转移25.0%(3/12),腹腔淋巴结转移25.0%(3/12),肝脏转移合并腹腔淋巴结转移25.0%(3/12),其他部位转移8.3%(1/12)。12例胃癌患者中有4例为术后复发和转移,根治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的平均时间为7.7个月,最短在根治术后3个月出现转移;6例行姑息手术,2例未行手术治疗。10例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案进行姑息化疗。生存期为2~5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结论伴有甲胎蛋白升高的胃癌,是1种特殊的临床亚型,易发生肝脏转移和(或)腹腔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0岁。1993年5月因呕血诊断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检:胃低分化腺癌。术后常规化疗。术后1年发现右锁骨上黄豆大之结书,触及疼痛。其它部位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灶。进行抗炎治疗结节未消退。1997年6月查体右锁骨上肿大结节比术后1年发现时体积增大(2cm×3cm),有触痛。CY发现颅内癌肿转移(左枕叶2.1cm×2.9cm及0.7cm×0.6cm两处高密度灶),右肺门淋巴结肿大。胃镜检查残胃无癌肿复发。腹部B超、CT检查未发现腹腔、盆腔淋巴结肿大。右锁骨上肿大错节切取活俭:转移性低分化服癌。讨论:胃癌的淋巴转移较常见。…  相似文献   

7.
1病案要 患女,52岁,因“胃癌术后1个月,头晕伴尿色深3天”入院。患于2004年7月10日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004年7月12日于外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胃小弯浸润型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及深肌层,脉管内见癌栓;胃小弯淋巴结7/7(+),胃大弯淋巴结13/13(+),胃网膜淋巴结1/1(+),两切端未见癌细胞。术后患未行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类型和部位,探讨胃癌术后预防性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8月162例胃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复发转移均经超声、CT或MRI检查进行诊断,34例腹腔积液中有15例经病理学诊断,所有浅表淋巴结及腹壁转移均经穿刺细胞病理学证实,31例残胃和吻合口复发均由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 162例中63例为多部位复发转移,其中腹腔淋巴结转移76例(46.9 %),腹膜转移34例(21.0 %),残胃和(或)吻合口复发31例(19.1 %),肝脏转移31例(19.1 %),其他部位发生率均<10 %。在76例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胃周淋巴结转移37例(48.7 %),胰周淋巴结转移24例(31.6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5例(19.7 %);其中97例原发于胃底贲门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56例(57.7 %),48例原发于胃体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29例(60.4 %),胃窦部的胃癌患者腹腔淋巴结转移11例(64.7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主要发生在残胃和(或)吻合口、腹腔淋巴结及腹腔、盆腔的种植转移, 腹腔淋巴结以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多见;远处转移的部位主要为肝、肺、脑、椎骨、颈部及纵隔淋巴结等。胃癌术后的治疗应以预防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为主,进行全身化疗、腹腔灌注化疗及联合局部区域的放疗。预防性放疗的范围应包括残胃、吻合口及胃周、胰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5岁。因上腹不适2周,于1995年6月20日就诊。行胃镜检查,示胃窦前壁见一0,2×0.3cm的糜烂区,周围不充血,在糜烂处予以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癌。6月23日行胃癌根治术,术中胃窦未触及肿块。查标本,胃窦未见肿块,作系列切片未找到癌残留,标本周边网膜组织内2枚淋巴结也未见癌细胞浸润。复查术前活检,病理学诊断为胃窦一点癌。术后12个月内两次胃镜复查均示胃炎。讨论:有关“一点癌”的定义,目前国内尚无确切统一意见。张萌昌等人提出,当粘膜活检钳夹取此病变之后于切除之胃标本上,虽经全部粘膜取材仔细寻找,但再也找不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4例胃癌患者在手术中对肿瘤未行侵入性操作前予以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分析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产生与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等因素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追踪回访。结果:114例胃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39·47%(45/114),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病理类型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显著相关,P<0·01,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预示术后不佳。3年内,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组45例患者无1例生存。结论:腹腔脱落癌细胞形成微转移性,是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腹腔游离癌细胞呈正相关。术中检测游离癌细胞有助于评价病期、手术效果,并为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4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于1991年2月5日就诊,行胃镜检查见:胃窦部后壁距幽门孔1.5处见一直径1.0cm半球形隆起。境界清楚,表面光滑,广基无蒂。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同年8月20日复查胃镜仍见胃窦部有一半球形息肉,其部位、大小与前次相仿。另在胃体小弯侧见一1.5cm×1.0cm不规则浅溃疡,覆盖少许血痂,边缘轻微隆起、潮红,活检病理诊断为胃窦部腺瘤性息肉癌变、胃体小弯腺癌。同年9月5日行胃癌根治术。术中见胃窦部一直径1.0cm半球形隆起,质硬;胃体小弯有1.5cm×1.0cm×0.3cm溃疡灶。术后病理诊断:胃窦部腺瘤性息肉癌变,癌细胞浸润粘膜下层;胃体小弯原位癌,Ⅱ_c型。两处癌灶之间粘膜呈慢性炎症表现,未见癌,未见淋巴结转移,术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刘腾飞  林晓琳  韩婷  卓萌  刘泽兵  肖秀英 《肿瘤》2022,(12):825-829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胃癌合并肾平滑肌肉瘤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独立多部位原发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通过对1例胃癌合并肾平滑肌肉瘤的同时性双原发肿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总结该类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结果:本例胃癌合并肾平滑肌肉瘤患者在体检时发现右肾占位,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右肾平滑肌肉瘤。术后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窦腺癌。化疗3个周期后行胃肿瘤手术切除。术后发现颈部淋巴结和肺转移,穿刺病理诊断为平滑肌肉瘤转移。经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生存期已超过3年。结论:同时性双原发胃癌和肾平滑肌肉瘤极为罕见,诊断需排除原发肿瘤转移可能。本例患者在肾平滑肌肉瘤术后随访期间确诊原发胃窦腺癌。左侧颈部淋巴结为胃癌常见转移部位,而该例患者病理确诊为肾平滑肌肉瘤转移。虽处于肿瘤晚期,经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在保证患者较好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stomach ,HAS)特殊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例曾行外科手术切除,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胃肝样腺癌的患者的多个临床及病理参数。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1.5岁,5例术前已有肝转移,4例术后发生肝转移。发病部位以胃窦部小弯侧多见(54.5%),病理类型多为溃疡型(72.7%)。结论:胃肝样腺癌是原发于胃黏膜腺体的肿瘤,形态上具有肝细胞样分化和腺癌样分化两种结构,因常伴有淋巴转移及肝转移,故预后较普通型胃癌差。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5岁,因上腹不规则深痛,胃纳减退2个月.干1994年8月25日行冒镜检查,发现胃小弯垂直部2.0cm×2.5cm深溃疡,基底平坦,黄答,边缘不整齐,无隆起及结节。病理报告慢性胃溃疡伴炎症及肠化。服LosecZOmlqN,3日后自觉症状消失,食欲如常。42天后胃镜复查溃疡基本愈合.留下0.25cmXQ.scm白色浅凹,病理报告为未分化腺癌,涂片找到癌细胞。行胃次全切除术,R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胃小弯中分化管状腺癌(浅表凹陷性).湿润浅肌层伴癌溃疡假性愈合。讨论:临床上病理证实的“胃溃疡”,经内科治疗曾一度好转,但最后手术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对手术清扫范围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治疗的10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资料中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Borrmann分型的关系。结果:103例患者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68.9%(71/103)。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度)也增高(P〈0.05);临床分期中,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度)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增高,Ⅰ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度)均低于其它期(P〈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81.6%(40/49),高于其它型(P〈0.05),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2.4%(161/497)最高。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随着胃癌的临床进展而增高。合理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能够及时清除肿瘤可能的转移灶,进而有助于降低患者肿瘤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64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反酸、恶心20d”于2002年7月1日入住当地医院。行纤维内窥镜检查见:胃窦部不规则隆起,黏膜呈结节状红肿,质脆,伴浅表糜烂,表面附少许白苔,窦部明显狭窄,扩张欠佳。取组织作病理为:低分化腺癌。7月7日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大体见胃组织9cm×3cm,一侧壁厚约2cm×1cm,质脆,灰白色,胃周大网膜见3枚淋巴结,直径0.2cm~0.6cm。镜下见癌细胞大小不等,深染,核分裂象多见,弥漫性,有的构成腺管状,浸润全层,3个淋巴结见2个有腺管状癌细胞浸润。术后诊断为胃窦部低分化腺癌,分期T3N1M0,Ⅲa期。2002年8月10日至11月…  相似文献   

17.
自1985年12月至2000年12月行全胃切除治疗胃癌56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48例,女性8例;年龄44~74岁(平均年龄62.3岁),65岁以上占67.9%(38/56)。合并心肺疾患占66.1%(37/56)。全组均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胃癌。1.2肿瘤类型病变部位:全胃癌(占3个分区)8例;残胃癌7例;胃上部癌23例,其中贲门癌13例,贲门癌侵犯胃底或胃体(占2个分区)10例;胃体癌11例;胃下部癌7例,其中胃窦癌2例,胃窦癌侵犯胃角或胃体(占2个分…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胃癌手术过程中的不当可能造成癌细胞的远处转移和腹腔播散种植,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术中能阻断胃癌细胞血行播散的有效技术。方法:采用胃癌阻断技术对17例患有胃窦癌、胃体癌及贲门癌的患者行术中血流阻断,观察其阻断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初步观察阻断组与常规手术组(未阻断)肝门静脉血内CK19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窦癌、胃体癌与贲门癌均顺利地完成血流阻断,但阻断方法稍有不同;阻断过程中需防止刮伤脾包膜,对胃与胰腺粘连者注意防止胃后壁的损伤;17例常规手术组胃癌中,9例肝门静脉血中CK19 mRNA为阳性,而17例阻断组患者肝门静脉血中CK19mRNA均为阴性。结论:胃癌阻断技术是一种简便和安全的操作方法,能有效防止术中癌细胞大量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汪颖  冯丹  傅强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1,23(12):864-864
患者 女,57岁。于2009年初以上腹部隐痛不适起病,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胃窦腺癌。于2009年3月27日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胃窦低分化腺癌,部分呈印戒细胞癌,浸透胃壁全层及浆膜外脂肪组织,神经束衣见癌浸润,送检上切缘见癌浸润,胃大弯淋巴结(3/4)见癌转移,胃小弯淋巴结未见癌浸润(0/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EGFR、C—erbB-2、TopoⅡα和P—gP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C—erbB-2、TopoⅡ仅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7.7%(114/130)、53.8%(70/130)、50%(65/130)和33.8%(44/130)。EGFR、C—erbB-2、P—gp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C—erbB-2在直径〈5cm的胃癌(胃体、胃窦部和幽门部,Ⅲ期和Ⅳ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直径≥5cm的胃癌(贲门部及I期和Ⅱ期胃癌),(P〈0.05);EGFR在贲门和胃体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窦及幽门部胃癌(P〈0.05);TopoⅡα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EGFR和TopoⅡ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C—erbB-2、TopoⅡα及P—gp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同时也对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