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对中医辨证论治层次观的阐释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异病同证(同治)”和“同证异治”的分析,提出“异病同证(同治)”与“同证异治”都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针对不同辨证层次的治疗原则。且“同证异治”是比“异病同治”更优化的治疗原则,更能够把握疾病的证候本质,更能够突出中医治病以人为本的个体化特征,也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临床治疗时.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相似文献   

3.
论同病异治     
黄晔 《中国厂矿医学》1995,8(6):393-394
论同病异治北京铁路总医院(100038)黄晔同病异治为中医特色之一。异治缘于证之不同,笔者积多年之临床经验,深切体会到辨证要准确,必须在中医指导思想─—整体观前提下,掌握中医所有的基础理论(病因病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六经辨证等)和基本技能(四诊)...  相似文献   

4.
辨证中医治病疗效是肯定的,是以治本求原,其中辨证是关键,为中医所长。辨证的过程就是诊断过程,关键是辨什么证,有准确的“证”才能合理治疗,在中医文献或教材里,出现“证”字之处很多,所指内容各异。归纳起来不过4个方面:①指症状:认为古代“证”同症是证候的组成部分,如发热咳嗽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姚建平  李建生 《中医学报》2011,(9):1056-1057
目的: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方法:基于概述病证结合模式下异病同证同治的概念和特点,提出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诊疗思维方式并进行讨论.结果:阐释了异病类证类治与方证相应、同病类证类治的关系.结论: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辨证方法。本文结合实例分析讨论如下。 1同病异治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机的变化以及邪正消长的差异,治疗上采取不同的治法。见典型病案。  相似文献   

7.
重视同病类证和同病类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证关系除“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外,还表现为“同病类证”。同病类证是指同一疾病患者具有相同的中医主证,个体之间只是兼夹证的差异,因此治疗上可运用中医类治法,即在应用主方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兼夹证适当加减。同病类证强调病和证的同质性,使辨病治疗和辨证治疗有更高的融合度。加强对同病类证和同病类治的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中医证的内涵,也有利于发扬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和个体化治疗的特色。同病类证和同病类治对临床医师掌握方证相应的辨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看"异病同证"和"同证异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中医辨证论治层次观的阐释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异病同证(同治)"和"同证异治"的分析,提出"异病同证(同治)"与"同证异治"都是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针对不同辨证层次的治疗原则.且"同证异治"是比"异病同治"更优化的治疗原则,更能够把握疾病的证候本质,更能够突出中医治病以人为本的个体化特征,也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9.
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与体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其实质是“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而体质对“证”的转化又起主要作用.分析“证”时,考虑患者体质对“证”产生影响的同时,也要关注病邪对体质的改变而影响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殷志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132-132,136
中医护理讲究整体性,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互联系,病理相互影响。中医的辨证施护,重视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当不同的病发展处于同一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取"异病同护"。笔者从中医护理的特点对"异病同护"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实际案例应用论证"异病同护"。  相似文献   

11.
应用阳和汤对痈证、历节、牙痛 3个不同疾病进行治疗 ,辨证均属阴寒凝滞 ,气血闭阻证 ,均采用温阳补血、散寒通脉之法 ,取得很好疗效 ,是中医“治病求本 ,异病同治 ,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其关键在于“同证同治 ,异证异治”,即辨证相同 ,施治则一 ,辨证不同 ,施治全异。这也是辨证论治法则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 ,也是中医与西医在临床治病上一大区别 ,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意义所在。本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 ,应用此一治法 ,取得了可喜疗效 ,现举案如下。1 同病异治1 .1 肾阳虚泄泻 戴某某 ,男 ,5 8岁 ,农民 ,1 998年 1 2月 1 8日门诊。患泄泻半年 ,经西药治疗服多种抗生素无效 ,服止泻药泄泻止 ,但泻停后腹胀 ,过时又泻 ,遂给中药治疗。视其面无华色 ,问之每逢五更时大便作泻 ,泻前自觉小腹作痛 ,无…  相似文献   

13.
异病同治,辨主证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一种具体体现。不同疾病发展到同一阶段出现相似的证,或是一人身兼数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共同表现出的最显著的证候(主证),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主要着眼于证的区别,而异病同治实质上是抓主证,通过辨别主诉中的一组证候,作为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本文从异病同治与证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阐释,明确抓主证在异病同治中的重要性,同时列举了异病同治的相关例证,以期拓展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及证的研究三方面分析,认为异病同证以异为主,同是相对的;同病异证以同为主,异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5.
中医古今病、证命名源流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历代医籍病、证命名源流的考镜与辨析表明,凡言“病”者,多泛指患病、病变,而非特定涵 义的“病”;“症”字至明初才逐渐应用于医籍、金元以前的医籍中,凡病候、方证、症状、体征等多用“证”,来表述;此后医籍中又长丰“症”、“证”,乃至与“病”并用或混用现象。认为目前要求将中医诊断落实到以症状名、体征名为主体的所谓“病证”名称上,既缺乏古代文献依据,又不符合中医对现代疾病诊治研究和发展的需要。强调辨证(中医)与辨病(西医)相结合仍然是当今中医临床研究较合理可可行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同证异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的两个法则,而同证异治的提法却很少见,在古籍当中也未见明确记载,但是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临床的角度,同证异治都是客观存在的,也应是中医治疗的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7.
证中有病临床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中有病是指在辨证施治的时候必须重视疾病的特殊性。本文对其概念、理论根据作了探讨,重点阐述了证中有病的临床意义,并对其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关系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18.
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揭示辨证原理与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认为“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也是辨证的核心和关键;证素辨证可涵盖以往诸种辨证方法的实质内容,为把握灵活复杂的“证”找到了执简驭繁的要领,便于临床操作,可提高辨证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胃溃疡模型大鼠是否存在各自特殊的证候,以及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方法]采用应激法(水浸拘束)、消炎痛法、利血平法、乙醇法等4种常用不同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疾病模型,并设置空白及禁食对照,运用我们业已建立的大小鼠标准化、计量化的四诊检测和辨证方法,对以上各模型进行了客观、动态、量化的检测和证候评价。[结果](1)不同造模方法大鼠存在特殊证候,例如水浸拘束模型气血阴阳损伤程度轻,恢复快;消炎痛模型有典型的胃寒证、气阴阳虚证复合证表现等。(2)在同病异证方面,同一大鼠,疾病的不同阶段存在证候的演变,且同一疾病,不同大鼠存在显著的证候差异。如乙醇造模后第2天,不同大鼠分别表现为阴虚、阳虚,气虚及阴阳两虚证等。(3)在异病同证方面,不同疾病大鼠在相同阶段可以出现类似的证候表现,且不同疾病模型在不同阶段出现类似的证候表现,如消炎痛、利血平等不同疾病大鼠可以出现相似的胃寒证、气虚及阴阳两虚证表现。[结论]不同胃溃疡模型大鼠存在各自的证候特点,及"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现象。可以推测,实施"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将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医临床之精髓——辨证论治 ,其理论和方法广见于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之著述。然而真正做到辨证准确、论治得当还有一个技巧的问题 ,这就要善于抓主症。1 主症与辨证的关系什么是主症 ?主症是疾病的主要脉症 ,是疾病的病理机制的外在表现 ,也是“证”的主要症状。因此 ,辨证就是要抓主症。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征性的主症 ,它可以是一个症状 ,如外感病的太阳证 ,其主症就是恶寒 ,所谓“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阳明证的主症是但热不寒 ,少阳证是寒热往来。主症也可以由若干个症状组成 ,即由表现最突出的一个病位症状 病因症状。如风热犯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