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用植物学》教材有几种不同编者、不同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我校在为中药学专业的本科生讲授这门课时,用的是姚振生主编的《药用植物学》教材,在为(西)药学专业的本科生讲授这门课时,用的是詹亚华主编的《药用植物学》教材,在为药学专业的专科生讲授这门课时,用的是李钦主编的《药用植物学》教材。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4版教材将原独立开设的《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目前尚无与之配套的实验指导。我们教研室根据药学系的课程设置情况和专业培养方向,学习兄弟院校的实验开设经验,编写了《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实验讲义。旨在与同行共同学习,交流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学课程是中药专业、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等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国际上公认的一门药学必修课,它是全世界各民族之间进行(?)的重要工具,特别对传统医学的交流尤为重要。目前,在西医院校中已规定《药用植物学》为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药用植物学亦是传统的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医药学与现代科学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可以说,“凡学医药者,必修药用植物”。在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形态学、分类学、解剖学、植物化学成分及其与植物亲缘关系的相关性,药用植物与环境的相关性,药用植物资源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药用植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学生经过1年的汉语预科学习后,汉语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进入专业课的学习,教师完全用汉语授课,学生仍然有一定的困难,不可避免地出现苦学、拙学、厌学的现象;加之《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药学、中药等专业的必修课,如果教师只是进行单一重复式的理论教学,民族学生则倍感枯燥乏味,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本门课的教学质量。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掌握药用植物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对此,作为本门课的教师,通过几年的摸索,对民族学生学好药用植物有了以下几点体会:1 建立教、…  相似文献   

5.
由著名药用植物及生药学专家、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郑汉臣教授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用植物学》(第三版),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规划教材审评委员会“关于修订药学专业第四轮教材的几点意见”、《药用植物学》本科教学大纲和各科教材主编会议精神编写的。该书对前版教材作了较多的删改和修正,增补了近年来国内外药用植物研究的新尖内容,充实或介绍了有关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生物亲缘关系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和分子系统学等基本内容,增加了本科的特征性化学成分,改绘了近百幅插图,插印了31种…  相似文献   

6.
供三年制医士、护理等专业用《药理学》教材 ,在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将于 2 0 0 0年 6月份正式出版使用。该教材是针对中等卫校三年制各专业的教学需要编写的。众所周知 ,全国中等医学教育设置有 12个专业 ,其中护理专业有规划教材《药物学》 (徐长茂、王开贞主编 ) ,社区医学、妇幼卫生、药剂、口腔医学、放射诊断专业有规划教材《药理学》 (王秀清主编 ) ,而助产士、预防医学、口腔工艺、医学检验、卫生、影像技术专业则没有通用的《药理学》教材 ,且因学制及专业特点的不同 ,借用以上规划教材则极不适宜。如王秀清主编…  相似文献   

7.
1《母婴保健》教材编写背景 卫生部2001年版中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教学大纲中增添了妇婴保健课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了第1版《妇婴保健》教材。该版教材是对教学大纲进行认真研究并对部分内容调整后编写的,将妇女、儿童保健内容首次从妇科学、产科学和儿科学中分离出来,并融入妇女、儿童保健学科的新知识和新进展,内容全面,注重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后续教材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与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以药用植物为基础的生药学。药用植物学是生药学的基础[1],生药学是药用植物学的继续和延伸两者密不可分。结合药学专业学过的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知识,辅助以本草学、中医学相关知识研究生药的来源、加工、成分、鉴别、药理作用及功效的一门课程。这门课为药学专业介绍生药,也为药学专业开设的天然药物化学介绍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9.
《药用植物学》涉及植物的形态、分类及植物亲缘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是学习中药资源学、中药栽培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药剂学等课程的基础[1]。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与药学类专业均开设了这门专业基础课,然而这门课程仅凭老师课堂上的讲授,学生很难融会贯通。因此,我们应该在药用植物学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从教育理念、实验室建设、野外实习、考试、考核这几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从而为药学各行业培养具有扎实岗位知识、熟练操作技  相似文献   

10.
郭庆梅  刘杨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3):104-105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和药学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应用植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对药用植物进行专门研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正安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41-142
笔者从事中医教学工作26年,曾任主编、副主编编写了全国高职高专、中专护理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护理学》,现结合多年教学以及编写教材的体会,对《中医护理学》教材编写谈谈个人的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教材建设工作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极其匮乏,不少院校在实施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中尚在借用专科或中专教材,教材建设落后于教育的发展需要。语文是高职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之一。笔者就高职护理教育语文教材编写问题谈几点想法。1对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思考1.1以语文课程目标的现实定位为编写依据教育部《关于制订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指出:“基础课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文化和身心素质,培养一般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自我发展、创…  相似文献   

13.
中专药剂专业《天然药物学基础》教材的编写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把原来《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2本教材合二为一,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留有很大的空间供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发挥。就如何上好和备好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规律,是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进入21世纪,《中药药理学》学科将在诸多学科中处于主要位置,在新药的研究开发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师研究的课题。经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采用五结合教学法提高《中药药理学》教学质量。1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结合学好《中药药理学》,要具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如《中药学》、《中药炮制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解剖、生理学》《药理学》等。如此多的学科为《中…  相似文献   

15.
推拿练功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但至今没有一本适合高职、中职院校学生使用的专业教材。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推拿练功学》,并配套制作光盘、PPT及考核方案。通过教学实践证实,该教材有侧重实践,强化锻炼;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科学考核,重视能力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根据《药用植物学》的课程特点,在备课中尝试加强直观教学备课,发挥药典的指导作用,规范备课内容以及注重实验课备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高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刍议编写《方剂学》教材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使用《方剂学》教材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一是由邓中甲教授主编的供中医药类专业用《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一是由谢鸣教授主编的供中西医结合专业用《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一是由高汉森教授主编的供成人教育用《方剂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根据笔者多年教学体会而谈谈编写《方剂学》教材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正。  相似文献   

18.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包括植物器官的形态、药用植物的分类和植物的显微结构三部分。目前,《药用植物学》教学多采用“单线式”教学方式,即按:植物的形态→分类→显微结构的顺序进行教学。这种“单线式”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列举了2003年版《药用植物学》教材存在的一些错误与不足之处,以就教于同道,利于教材的充实提高,利于提高中药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维护教材应有的权威性,也有利于维护高等院校教材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20.
教材的选用,是教学各环节中的关键,对于教学质量的保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国家教育部最近对教材编写的要求,认为教材的选用应改变过去那种只能采用统编教材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专业需求,采用自编教材或自主选用教材,广大教师有了编写教材和选用教材的自由空间。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国内外教材的现状和我国目前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笔者认为我国的教材在编写体例、内容编排等方面均有值得改进和讨论的必要。1教材的读者对象以前中医药专业用的教材曾分为《医学微生物》(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专业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