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室镜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病患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病患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实施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病患为传统组,以脑室镜下血肿清除术的病患为脑室镜组。术后,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出血量等临床相关参数。2个月后,对比两组NIHSS卒中评价及并发症(脑积水、颅内感染等)差异。结果脑室镜组在NIHSS评分上更占优势,病患四肢运动能力及感官意识水平较传统组更为灵动,意识更为清醒(P<0.05);脑室镜组去除血肿率较传统组高,术中出血量大幅低于传统组,术中用时及留管时间等指标较传统组具优越性,脑室镜组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透彻,便捷,(P<0.05);而在不良影响上,脑室镜组并发症率6.52%,传统组26.09%,脑室镜组感染病例少,(P<0.05)。结论脑室镜技术凭借创伤小,清除血肿有效率高,术野广阔,置管时间短,定位精准等诸多优势,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去血肿手术提供良好辅助,使高血压脑出血的医治迈向更加安全、更加精准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利用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即刻CT示血肿清除率在65%-80%左右,9例幕下出血引起脑室铸型血肿病例,3个月随访GOS4分。26例幕上血肿引起脑室铸型血肿病例,3个月随访GOS4分16例,3分10例。结论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8):206-209
目的观察脑室镜在脑室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脑室镜对患者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脑室出血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实验组患者在脑室镜下行脑室血肿清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MRS评分以及术后半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等,分析脑室镜对脑室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8h清除患者脑血肿在90%以上的占35.6%,对照组患者术后48h清除患者脑血肿在90%以上的占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48h清除患者脑血肿在60%~90%之间的占60.0%,对照组患者术后48h清除患者脑血肿在在60%~90%之间的占2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48h清除患者脑血肿小于60%的占4.4%,对照组患者术后48h清除患者脑血肿小于60%的占6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M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S组内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镜在脑室出血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脑血肿清除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脑室出血铸型患者36例,采用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联合尿激酶脑室灌注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36例中,脑室内血肿清除29例(80.6%),术后死亡5例(13.9%),放弃治疗2例。26例患者获随访,术后3个月,GOS 5分2例,GOS 4分13例,GOS 3分9例,GOS 2分2例。结论采用双向外引流及尿激酶脑室灌注综合治疗治疗重型脑室出血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治疗重症脑室铸形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A组)32例和应用早期脑室外引流、尿激酶脑室灌洗和腰穿置管引流联合治疗进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B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lasqow结果评分(GOS)评价疗效。A组:良好6例,轻残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7例;B组:良好儿例,轻残8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脑室外引流、尿激酶脑室灌洗和腰穿置管引流联合治疗重症脑室铸形血肿疗效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医院脑室出血后行脑室外引流术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病例共感染21例,感染率为26%。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GCS评分≤8分、双侧脑室外引流、直接切口处固定引流管、切口脑脊液漏、尿激酶灌注、脑脊液取样是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术前GCS评分≤8分、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取样是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GCS评分较低的患者需急诊手术,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准确把握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取样指征有助于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0月在某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行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行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各项功能评分、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3d、7d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周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RS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ADL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效果显著,能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镜治疗脑室出血与单纯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的疗效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结果实验组脑室出血患者意识转清、血肿基本清除率和平均引流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脑室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室镜治疗脑室出血血肿清除率高,临床疗效明显,预后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孝安 《安徽医药》2017,38(10):1340-1342
目的 探讨脑室外引流联合早期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安徽省立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1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在引流术后早期放置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清除情况、颅内感染发生率、患者的死亡率及GOS评分差异。结果 术后7天,观察组血肿清除的患者比例为68.29%,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肿清除时间为(7.24±2.75)d,与对照组(11.33±4.0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5.61%,高于对照组的47.50%(P<0.05)。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后早期放置腰大池引流能够有效促进脑室内血肿清除,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改善脑室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脑室穿刺引流、YL—I型针血肿穿刺碎吸+脑室穿刺引流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破人脑室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病人按GCS评分分两组,回顾分析两组病人采用2种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GCS8~12分的40例病人中,YL—I型血肿穿刺醉吸组在手术疗效、预后等方面优于小骨窗开颅组,差异有显著胜(P〈0.05)。GCS5—7分46例病人除手术出血及手术时间外,在手术疗效、预后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伊〉0.05)。结论GCS评分可作为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破人脑室病人手术方式选择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且GCS≥8分,施行YL—T型针血肿穿刺碎吸+脑室穿刺引流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夏承东 《淮海医药》2014,(6):568-569
目的探讨对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对入选的20例脑室出血病例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并同时应用尿激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术后死亡1例,为再出血致血肿增大致脑疝而死亡。术后存活19例,随访6个月GOS评分:优良11例,轻残4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1例,均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脑室出血采用侧脑室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同时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可明显减少脑积水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改良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双侧引流术。记录2组格拉斯哥(GCS)评分,观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GC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级恢复率高于对照组,3级恢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术疗效较好,能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单纯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方法的优点.方法 23例小脑出血病人,男性13例,女性10例.出血量均在10 ml~15 ml,血管畸形1例,其余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达15例,GCS评分6~8分3例,9~15分20例.所有病例均行单纯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术,平均置管引流时间12天.结果 所有23例病人全部存活,无明显后遗症、并发症,根据GOS(格拉斯格评定),本组病例均康复良好.结论 单纯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付心好 《安徽医药》2013,17(3):489-492
目的对比分析双侧或单侧单纯脑室外引流与外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射治疗脑室出血的预后差异。方法收集该科自2004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重症脑室出血患者202例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单纯单侧脑室外引流组、单纯双侧脑室外引流组、单侧脑室外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组和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组。脑室出血程度按Grarb评分进行分级。预后采用国际GOS评分进行评定。采用方差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预后和脑室积血完全清除时间的差异。结果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单纯双侧脑室引流组与单纯单侧脑室引流组。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组患者的出血完全清除时间显著低于单纯脑室引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患者的住院费用均值显著低于单纯脑室引流患者(10 335.6元vs 18 165.1元,P=0.008),而与单纯脑室引流患者相比,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洗患者的住院天数也显著减低(19.2 d vs 16.5 d,P=0.043)。结论双侧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和减少脑室出血完全清除时间,而且还可以显著减低患者的急性期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脑室出血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室铸型出血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在此引流术后第2天再行腰大池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7d脑室血肿清除、脑室引流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7d脑室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室外引流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肺部感染、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快速疏通脑脊液循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室出血外引流术患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临床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1例脑室出血外引流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颅内感染发生情况,并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有例发生颅内感染,发生率为8.79%,相关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与引流时间、手术时间、GCS评分以及血糖水平等临床因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引流时间和手术时间长,GCS评分低以及血压水平高,患者出现继发颅内感染的概率越大。结论导致脑室出血外引流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护理应注意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针对性预见护理,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重度脑室出血抢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32例重度脑室出血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尿激酶脑室内注入脑室外引流术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对比。结果 本组总死亡率20.5%,尿激酶脑室内注入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10.8%,单纯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29.9%,两组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侧侧脑室外引流组与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组死亡率分别为19.4%及22.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度脑室出血是一组危重脑出血,脑室外引流术是有效抢救方法,尿激酶脑室内注入脑室外引流术较单纯脑室外引流术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对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苟志勇  袁淼  翟安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86-168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脑室钻孔外引流术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33例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室出血,观察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GOS评分Ⅴ级9例,Ⅳ级7例,Ⅲ级9例,Ⅱ级4例,Ⅰ级4例。结论脑室外引流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总结采用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4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实施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全部24例患者经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后,GOS评分情况:18例为5分,3例为4分,1例为3分,1例为1分。术后再出血死亡者1例。因并发脑积水且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者2例。未见发生颅内感染病例。结论采用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需要根据患者发病时不同意识状态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脑室外引流术和传统开颅手术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室外引流术和传统开颅手术的相关参数,以及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两种不同术式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较,脑室外引流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留置引流管时间相对较长(P〈0.05),清除颅内血肿效果稍差(P〈0.05),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再出血率和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临床转归较好(GOS=4、5,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术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疾病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患者经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