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讨论避免其发生的防止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分为VAP组(28例)以及非VAP组(3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并进行比较,从而探讨引发该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组患者的深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均高于非VAP组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因素分析显示,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深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意识障碍、留置胃管等因素。结论做好环境管理、加强手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误吸以及返流、正确吸痰等,是降低VAP死亡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9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5例患者为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作为研究组,另45例未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为参照组,分析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策略。结果通过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在通气时间超过10 d、穿刺置管、留置胃管和意识障碍几项内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以后,会给患者的治疗造成更大的难度,并且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应该积极的找到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便秘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3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行ICU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超过14 d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便秘分为便秘组44例和非便秘组56例。收集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可疑危险因素,分析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便秘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应用抗生素、应用镇静剂、口服钾剂、鼻饲液种类、鼻饲每天喂养量、鼻饲喂养速度在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得出,年龄(OR=2.332,P=0.000)、应用镇静剂(OR=2.544,P=0.002)、鼻饲液种类(OR=5.164,P=0.000)、鼻饲每天喂养量(OR=2.614,P=0.004)、鼻饲喂养速度(OR=1.645,P=0.002)为影响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便秘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ICU长期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便秘发生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针对性实施预防干预对降低便秘发生风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6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患者经过机械通气,7d出现肺部感染2例,10d出现肺部感染5例,经过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10d后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控制3例,2例完全耐药伴全身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经呼吸机支持治疗20d,配合抗生素治疗,逐渐脱机。结论加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能减少呼吸机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杨瑶 《中国医药指南》2022,(28):132-13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7.70±2.30)d、总住院时间为(14.50±6.20)d、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4/60)、离开重症监护室时的白细胞计数水平为(11.14±3.29)×109/L、C-反应蛋白水平为(80.03±30.99)mg/L、降钙素原水平为(9.15±6.33)ng/mL,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并显著降低炎症水平,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8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或其家属知情且自愿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住院时间以及ICU天数。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比实验组的发生率高,在ICU天数以及患者住院方面,实验组的天数均比对照组的天数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三项指标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比常规的护理干预更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肺炎,更能够提高患者的住院体验以及舒适度,使得患者住院时间得到缩短提高我院治疗效率,适合替代我院传统的护理方法,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机治疗患者94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VAP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治疗效果及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40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可能影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如年龄、住院天数、营养状况、手术情况、合并伤、是否气管切开、颅内压高低、床位设置方式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详细资料,结合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医院感染与高龄、住院天数延长、营养不良、脑室引流、多次手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术前有合并症、气管切开、颅内压增高、大厅式集中管理以及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密切相关(P<0.05).结论 高龄、住院天数延长、营养不良、术前有合并症、脑室引流、多次手术、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气管切开、颅内压增高、大厅式集中管理、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能是显著增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感染的对策。方法对373例重症监护室住院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留置导尿管时间,病情危重程度,年龄,置管技术等是导致重症监护室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严重问题。结论缩短留置时间,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菌素,是降低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90例E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呼吸机肺炎发生率为4.4%,对照组发生率为22.2%,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8.3±4.7)d,对照组为(11.8±6.1)d,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E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患者的呼吸道疾病、机械通气时间及留置鼻胃管相关(P<0.05)。结论 EICU机械通气患者长时间机械通气、留置鼻胃管等,均为其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使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70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VAP危险因素以及制订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未发生VAP患者37例,发生VAP患者33例,机械通气时间、意识状态、误吸等与VAP发生有关。结论重症监护室VAP患者病死率高,临床需要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以减少VAP的发生,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规范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加强消毒隔离,避免声门下吸引防误吸等,对降低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特点。方法:选择4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以预防及护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为重点,在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无菌技术;做好口腔护理;保护呼吸道通畅;防止导管套囊长期压迫局部引起溃疡坏死;做好呼吸道湿性及显化温度的控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鼓励清醒患者咳嗽排痰。结果:42例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相关性肺炎20例(47.62%),其中痊愈11例(55%),好转3例(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的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2008-02~2011-02急诊重症监护室VAP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细菌164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112株(68.29%),革兰阳性(G+)球菌52株(31.71%)。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合并真菌感染率达32.20%(38/118)。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G+菌。结论急诊重症监护室内VAP病原菌以G-菌为主,混合感染比例高,耐药问题严重。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综合管理措施,防与治相结合,有助于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机械通气管路细菌定植结果,进一步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我院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164例,采集患儿下呼吸道及呼吸机管路不同部位(包括螺纹管进出口端、进出气端冷凝水、Y型接口处、湿化罐口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VAP发生率、下呼吸道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特点。方法 :选择 4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以预防及护理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为重点 ,在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 ,严格无菌技术 ;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导管套囊长期压迫局部引起溃疡坏死 ;做好呼吸道湿性及湿化温度的控制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鼓励清醒患者咳嗽排痰。结果 :42例机械通气患者 ,并发相关性肺炎 2 0例 ( 4 7 62 % ) ,其中痊愈 11例 ( 5 5 % ) ,好转 3例 ( 15 % ) ,死亡 6例 ( 3 0 % )。结论 :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和管理 ,可协助提高临床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ICU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断为VAP的251例患者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病原菌7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346株(46.9%),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113株)、肺炎克雷伯杆菌(58株)和鲍曼不动杆菌(57株);革兰阳性菌( G+) 213株(28.9%),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1株,MRSA 63株)、表皮葡萄球菌(45株)和溶血葡萄球菌(42株);真菌178株(24.2%);混合感染183例(72.9%).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于5%;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1.2%)最低,其次为阿米卡星(26.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2%),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超过60%;鲍曼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不超过20%;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低.结论 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率和细菌耐药率都很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措施,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患者386例,观察分析发生VAP的原因,及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86例患者中发生VAP45例,发生率11.6%。结论针对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VAP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某院(ICU)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118例患者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病原菌22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2株(63.96%),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39株)、铜绿假单胞菌(29株);革兰阳性菌(60株)(27.0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其中耐甲氧西林13株(68.42%);真菌20株,占9.0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他啶。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MRSA除对万古毒素敏感外,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80%。结论医院ICU中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普遍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9.
余华兵 《中国药业》2013,22(7):18-19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ICU收治的采用机械通气超过48 h的患者253例,确诊为VAP的患者共5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VAP患者病原学检查共培养出10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1.03%,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4.30%,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占4.67%,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最主要的3种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低,最主要的3种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性最低。结论医院ICU中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呈多重耐药性,临床需动态监测VAP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随着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机械通气(MV)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医疗手段的应用增加,使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增大。VAP是MV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国内有医院调查VAP的发病率为4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