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超声声像与其他胎盘肿瘤超声声像,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特殊类型的超声征象特点,提高产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诊断的20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例资料,研究产前二维、三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与彩色血流特点,结合病理特点,同时与其他胎盘肿瘤超声声像相鉴别,总结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特殊类型的超声征象特点。结果 20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中,10例(50%)为常见超声特征表现(胎盘实质内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实性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回声低于胎盘,瘤体内见丰富血流信号),6例(30%)呈现出特殊的超声声像(胎盘实质内边界清晰范围较小的实性低回声内仅见1条粗大的血流信号),4例(20%)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误诊。结论 常见的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超声声像易发现、易诊断,可是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仍易漏诊、误诊。本次研究发现并总结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特殊类型的超声声像特点,可提高临床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临床表现与超声特点。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11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为研究时段,分析其临床表现以及超声特点,均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分娩结局。结果 11例孕妇中剖腹产或经阴道分娩,除1例因29周胎儿畸形引产,家属放弃抢救新生儿外,所有胎儿经过治疗均健康出院。肉眼检查胎盘,均可见胎盘胎儿面明显凸起,颜色与周围胎盘组织明显异常,其上覆盖羊膜,胎盘母体面相应部位肉眼所见除局部可见包块外,与正常胎盘组织差别不明显。9例脐带紧邻其旁插入胎盘。11例胎盘均送病检,后病检报告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超声声像图改变情况评估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及早的做出诊断,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时间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邵以欢 《疑难病杂志》2005,4(6):357-358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胎盘良性肿瘤,属于毛细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常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直径0.5~20cm,可发生于胎盘各个部位。肿瘤多数较小,埋于胎盘内不易发现,发生在胎盘的胎儿面者,向羊膜腔突出,则超声易于显示,妊娠合并较大绒毛膜血管瘤对胎儿危害  相似文献   

4.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chorioangioma,CA)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良性非滋养层细胞肿瘤,发生率为1%,通常通过常规超声检查或病理检查发现,肿瘤大小不一.Fan和Skupski[1]将直径大于4~5?cm的 CA定义为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大多数CA很小,通常没有临床症状,巨大的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罕见,其与母儿并发症密...  相似文献   

5.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为胎盘比较少见的原发性非滋养细胞肿瘤,国内报道较少,我科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各收到1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标本,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26岁,孕28周,因阴道流血就诊。超声所见:径为7.5cm,于两侧脑室均可探及无回声区,于胎盘实质内可探及5.8cm×6.4cm的边界清晰的类圆形的高回声区,其内回声略不均,有完整的包膜回声,与胎盘关系密切。超声诊断:(1)胎儿脑积水,(2)胎盘肿物(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待排)。引产后病理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及结缔组织构成,可发生在胎盘的任何部位,多为单发。利用B超检查可提高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B超诊断胎盘血管瘤1例$铁力市妇幼保健院@赵玉芹@金涛$伊春市第二医院@谷晶$哈尔滨市肛肠医院…  相似文献   

7.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是由绒毛膜间胚叶组织发生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现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在产前超声及产后胎盘病检中发现的9例胎盘血管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是发生于绒毛间胚叶组织的血管瘤或错构瘤,为胎盘比较少见的原发性滋养细胞肿瘤,其发生率与胎盘病理检查的送检率相关,其发病率约为0.7%~1.6%。现将我院收治一例胎盘血管瘤合并早产及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熊雅波  高志斌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2):206-207,F0004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8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可以发生在胎盘的任何部位,与正常组织的界限清楚,切面质地中等,多为暗红色。镜下主要由血管及结缔组织构成。可以分为3种基本类型,其中大多为血管瘤型。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胎盘组织良性肿瘤,可引起孕妇早产、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尤其是血管瘤较大者,与胎儿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孕妇23例为病例组(其中,最大直径≥4 cm为巨大组、最大直径<4 cm为普通组),以及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P<0.05)。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表现:胎盘实质区内及胎盘边缘可见单发或多发中低回声肿物,常靠近脐带插入部,部分内可见血流信号。与普通组相比,巨大组的中孕期检出率高达100%、并发症高(P<0.05)。与普通组、对照组相比,巨大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新生儿具有早产率高、出生体重低、阿普加评分低、以及NICU入院率及住院天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为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对于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报道了两部分分离的单绒毛膜双胎胎盘的发生率。研究设计:对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在作者单位分娩的109例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胎盘进行检测。分析产前超声检查所见的胎盘特征,包括其外形为单个或两个胎盘,及双胎间胎膜-胎盘连接类型(“T”字形或“人”字形)。单绒毛膜  相似文献   

12.
8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发生于胎盘的原发性良性肿瘤,对母亲尤其是胎儿可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对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8例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张艳琴 《新疆医学》2009,39(7):66-67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从1997年~2009年期间,超声发现5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6岁。自妊娠中期至妊娠晚期,发现胎盘内占位病灶,逐渐增大,胎盘增厚,羊水逐渐增多,内透声欠佳,有中强回声光点漂浮。胎儿出现不同的异常声像图改变,经观察、跟踪、随访、产后均经病理检查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相似文献   

14.
梁朝辉 《中国医药导刊》2018,20(12):736-740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病理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诊断的8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分析。结果:患者年龄 23~42岁,平均年龄(28.5±6.4)岁,中位年龄26岁。均为剖宫产。子痫前期重度2例,子痫前期轻度1例,羊水过少2例,羊水污染2例,脐绕颈2例。胎儿窘迫3例,有3例NICU入住,低出生体重儿2例。3例经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肿瘤直径5~16 cm,超声特点:中等略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呈“网格”状改变,血流信号丰富。巨检1例为多发性,2个肿块,直径分别为1.4和1.8 cm,其余均为单发性,直径0.5~16 cm, 均边界清楚,切面暗红或暗红、灰白相间,质韧或软。镜检肿瘤内毛细血管样血管密集排列,间质疏松、水肿。可见钙化、坏死(2/8)。可见富于细胞区。肿瘤表面滋养细胞轻度增生(4/8)。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良性肿瘤,表面滋养细胞增生、周围绒毛表面合体滋养细胞结增多及绒毛间隙纤维蛋白沉积是较为常见的伴随现象,较小肿瘤也可合并多种妊娠并发症。应加强产前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肿瘤,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母儿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胎盘血管瘤又称胎盘绒毛血管瘤,是胎盘内最常见的非滋养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之一,目前文献报道多为病例报告,例数较少,国内外报道发生率范围波动较大[1] ,为0.16%~2.6%,小的胎盘血管瘤对妊娠无明显不良影响,>4cm的胎盘血管瘤可能引起羊水过多、胎儿贫血、胎儿水肿、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等,也有个案报道巨大胎盘血管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经病理确诊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25例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根据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直径将患儿分为巨大血管瘤组(直径≥5 cm)和普通血管瘤组(直径<5 cm),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结局。结果:19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合并有围产期并发症,胎儿期发生羊水过多7例(28%),胎儿生长受限7例(28%),胎儿宫内窘迫5例(20%),胎儿水肿2例(8%),胎儿贫血3例(12%),胎儿心胸比增大3例(12%),早产9例(36%),新生儿期合并有新生儿贫血6例、凝血功能异常3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1例、先天性心脏病9例、新生儿心律失常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1例、尿道下裂1例。2例患儿因胎儿期羊水过多、胎儿心胸比增大、重度贫血及生后重度窒息而死亡。其余新生儿目前随访均存活良好,无生长发育迟缓者。巨大血管瘤组羊水增多比例高于普通血管瘤组(P <0.05)。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可导致胎儿及新生儿多种并发症,并且肿瘤大小对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2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胎盘、10例死亡围产儿眙盘及5例胎盘血管瘤胎盘中血管增多绒毛的百分比,并与孕36周至足月无妊娠并发症胎盘20例进行比较,资料显示ICP组与对照组无差异,而死亡围产儿组及胎盘血管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本文对绒毛膜血管病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该病与某些围产儿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报告 孕妇,32岁,孕1产0,孕34周,常规产前检查时可见:双顶径(BPD)=85mm,头围(HC)=307mm,股骨(FL)=66mm,腹围(AC)=302mm,羊水指数128m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且于胎盘上缘靠近绒毛膜面的胎盘实质内见大小约77mm×76mmx 72mm的强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呈圆形,其内部回声呈蜂窝状,条状元回声区.彩色多普勒(CDFI)可见其内部丰富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于条状无回声区内可见高阻力血流信号.余项检查未发现异常.超声提示:①单胎,头位存活;②胎盘内回声异常(绒毛膜血管瘤可能).足月后顺产一女婴,娩出胎盘后解剖,于胎盘实质内见蜂窝状的囊状物.病理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相似文献   

19.
<正>胎盘绒毛膜血管瘤(placental chorioangioma,CA)是一种胎盘部位原发性良性肿瘤,易被误诊为恶性,常伴发多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超声是CA最常用的产前检出有效手段。CA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法,一经超声诊断应进行严密规范的产前监测,对有严重母胎并发症的患者应尽早处理或适时终止妊娠。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巨大CA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9月18日至2017年10月6日我院20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二维超声及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患者诊断符合情况、超声图像表现及不同类型疾病检查结果。结果 20例患者诊断符合概率为90.00%,误诊概率10.00%。在图像表现方面,18例诊断符合患者中,常见类型所占比例为83.33%,中等回声或者实性低回声,边界清晰,表现为椭圆形或者圆形,较胎盘回声更低,瘤体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体存在血流信号(大小不一),形状为网格状、分支状、树状等。特殊类型所占比例为16.67%,超声显示,中等回声或者实性低回声存在于胎盘实质,形状为椭圆形或者圆形,边界较为清晰,相比胎盘回声更低,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瘤体可见粗大血流信号一条;常见类型患者年龄(29.45±2.18)岁、孕周(28.90±1.45)周、瘤体大小(5.17±0.79)cm,与特殊类型相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采取超声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诊断疾病,利于疾病分型,便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