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是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试验组进行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则口服中药治疗。实验结果为试验组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眩晕表现的评分也是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6)。结论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的疗效十分显著,该治疗方法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颈椎的相关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2月治疗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中药内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1]. 通过观察患者眩晕程度、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实验,做出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治愈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过程中,与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方法相比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安全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骨伤手法+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赴医院就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建立的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前40例为对照组,后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采用中医骨伤手法+中药内服治疗治疗,其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的中药内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方法与单纯的中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选取了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10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采用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治疗组的53例患者中,总有效50例,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的53例患者中,总有效47例,总有效率为88.68%,总有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实践过程中,与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方法相比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随机选取50例采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给予常规药物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其治疗效果并进行记录同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在治愈率方面,观察组治愈率为6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20%。而在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4%。在这两项的比较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明显减轻患者所受痛苦,改善其临床病症,增加其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卢渊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280-281
目的探讨血栓通胶囊联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给予丹红注射液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给予中药四物汤,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有效率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经联合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280例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比数据,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成综合组与对照组,分别各1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中医针灸手法进行治疗,综合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推拿手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1个疗程过后,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14%,二者进行统计学比对,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在中医针灸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推拿手法,实验效果有明显提升,推荐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刀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加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性针刺疗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现察舒筋通络颗粒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分为药物配合手法组和纯手法组,两组各4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药物配合手法组显效率为80.0%,纯手法组显效率为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 手法治疗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舒筋通络颗粒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将90例吉林省桦甸市中医院门诊和疗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组)和对照组(牵引组)进行治疗,每组45例。治疗前后两组结合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89%和95.56%,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22%和71.1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能够有效的改善或者消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应临床症状,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川芎嗪80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65岁以下10mg,65岁以上5mg,每晚1次睡前口服。治疗组除与对照组所用静脉滴注药物、剂量、用法、疗程相同外,加用中药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2.12%,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治愈率34.85%,总有效率87.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2例2012年3月~2015年9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进行治疗,14d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评价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78.3%(36/46),观察组评价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3.5%(43/46),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结合临床症状使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针灸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单一使用身痛逐瘀汤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采取针灸推拿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天津市红桥区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经相关检查明确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92例患者临床资料,以患者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推拿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介质、血管内皮功能以及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47%,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搏动指数、脑血管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能够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下调炎性介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颈椎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药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滞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68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静滴及敏使朗口服治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实验室检查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7%,对照组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方能够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滞证患者的血流变学各项指标,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观察手法为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法配合电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口服颈痛颗粒治疗。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观测2组患者颈肩痛、眩晕、猝倒等主观症状和Jackson试验、Spling试验、椎动脉扭曲试验等客观体征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速度变化等指标并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后2组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手法为主综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牵引配合活血止痛类方剂内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手法推拿(颈、肩背、上肢)及牵引配合中药治疗8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结果推拿牵引配合中药疗法组患者症状较单用推拿牵引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1),推拿配合中药疗法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78%。结论综合应用推拿及中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有着较明显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使用针刺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针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针刺结合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针刺组(70.0%).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针刺结合推拿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结合推拿组治疗后VA、BA的Vm、R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针刺组VA、BA的V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针刺结合推拿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能有效改善VA、BA的平均血流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医正骨配合外敷龙血竭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采取新医正骨配合外敷龙血竭粉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新医正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77%优于对照组的63.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4.96±0.50)分,头痛(0.71±0.25)分,肩颈痛(1.11±0.26)分,恶心或呕吐(2.12±0.56)分,日常生活或工作(0.99±0.26)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医正骨配合外敷龙血竭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骨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观察组采取正骨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正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92%优于对照组的80.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眩晕为(4.86±0.40)分、头痛为(0.61±0.27)分、肩颈痛为(1.10±0.25)分、恶心或呕吐为(2.32±0.46)分、生活及工作为(0.98±0.25)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