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患有肺结核空洞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治疗后证实为肺结核空洞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X线技术在治疗前对对照组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在治疗前对研究组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肺结核空洞疾病治疗前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治疗前疾病检查结果与治疗后的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情况、治疗前病情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时间。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肺结核空洞疾病治疗前检查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疾病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病情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患有肺结核空洞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CT和MRI两种技术对输卵管积液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输卵管积液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CT技术对对照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采用MRI技术对研究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输卵管积液疾病诊断过程中,MRI技术与CT比较更具优势,但实际检查过程中,建议将两种技术联合应用,以降低病情的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腹症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技术进行病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治疗后接受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急腹症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治疗前采用选择性局部腹部超声技术进行病情检查;研究组治疗前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技术进行病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腹部超声诊断的操作时间、病情诊断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治疗前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与治疗后病理学检验的证实结果符合率、急腹症治疗前漏诊和误诊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治疗前腹部超声诊断的操作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病情诊断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5.8%,组间差异显著(P <0.05);治疗前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与治疗后病理学检验的证实结果符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急腹症治疗前漏诊和误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腹症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技术进行病情诊断,虽然会使检查操作时间略有延长,但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应用64排螺旋CT技术对合并患有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将某院收治的52例合并患有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冠脉造影方式对其进行检查(定义为对照组),再采用64排螺旋CT方式对其进行检查(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检测阳性率和钙化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冠心病检测阳性率与钙化率和对照组基本相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技术对合并患有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结果可靠,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研析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空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肺部空洞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33)及对照组(n=32),试验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X线技术进行诊断,研究分析所选患者的误诊、漏诊状况及疾病确定是否属实等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误诊、漏诊状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疾病检查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空洞状况的诊断,可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提高患者的疾病确诊率,缩短疾病的确诊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2013年8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行B超诊断和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诊断,对比其两组疾病检出率、误诊和漏诊率。结果观察组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检出率为96.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 <0.05)。观察组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漏诊率2.00%、误诊率2.00%,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在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预防误诊和漏诊现象的发生,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患有甲状腺实性结节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患有甲状腺实性结节疾病的患者72例,首先在常规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定义为对照组;然后再次超声造影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定义为研究组。所有患者的病情术后均通过病理学检查定性。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性质诊断与病理学符合率,并分析抽样患者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诊断与病理学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实性结节主要超声造影表现为无增强、不均匀低增强、均匀等增强、均匀高增强等4种形式。结论: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患有甲状腺实性结节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胸部CT检查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例乳腺癌患者(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胸部CT检查,对比其两组检查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诊断符合率97.50%、漏诊和误诊率2.50%、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7.5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胸部CT检查对乳腺癌临床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CT与MR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前列腺癌患者,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应用CT诊断方法)和实验组(45例,应用MRI诊断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前列腺癌患者的正确诊断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在A期和B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实验组的正确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误诊率和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C期和D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正确诊断符合率、误诊率和漏诊率比较未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A期和B期前列腺癌患者中,MRI相比起CT诊断方法具有更高价值;在诊断C期和D期前列腺癌患者中,CT与MRI诊断方法均具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肝脓肿患者45例,对其CT影像学特点及征象进行分析,并对其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及复诊率进行观察。结果经病理证实,45例患者中肝脓肿43例,符合率为95.56%;2例误诊,误诊率为4.44%,其中肝血管瘤1例,肝转移瘤1例。CT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疾病患者采用1.5TMR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以往在某院手术后病理学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92例,根据手术前检查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核磁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在常规核磁检查基础上采用1.5TMR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7%,高于对照组的76.1%;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疾病患者采用1.5TMR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诊断,虽然措施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延长,但可以使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升,减少误诊和漏诊,及由此所导致的纠纷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研究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对比检查结果,分析对比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结果表明,研究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方案下诊断出患者血栓的形成类型,表明研究组诊断中央型和混合型的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周围型的诊断正确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患者在进行手术后,极易生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敏感性强,且诊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螺旋CT,是诊断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3.
韦文军  崔萍 《贵州医药》2023,(10):1637-1638
目的 探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检查在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复杂踝关节损伤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CT检查,明确脚踝关节损伤类型、软骨损伤类型。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CT检查、MRI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及误诊率。对CT检查和MRI检查方法诊断结论中确诊的关节及软骨损伤类型进行比较,分析MRI检查和CT检查在复杂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术前MRI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共计65例,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共计确诊复杂踝关节损伤78例,CT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符合率均明显高于MRI检查,而误诊率和漏诊率则低于MRI检查(P<0.05);CT和MRI检查诊断关节损伤类型构成中,CT检查在检出SA、PE、PA、VC方面均明显优于MRI检查,而MRI检查在检出SE骨折类型方面则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诊断软骨Ⅰ、Ⅱ、Ⅲ、Ⅳ型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出率(P<0.05)。结论 MRI检查诊断复杂踝关节损伤符合率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而误诊率、漏诊率则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2例,根据在静脉造影检查前接受的心电图检查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在静脉造影前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在静脉造影前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与造影检查结果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心电图检查所需时间、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心电图检查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所需时间会有明显的延长,但能够使诊断更加的准确,减少漏诊、误诊、纠纷事件的发生,并可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于腹部创伤采取螺旋CT进行诊断,分析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在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腹部创伤诊断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B超检查,研究组进行螺旋CT检查,将两组诊断符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诊断符合率达95%,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83.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腹部创伤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采取螺旋CT,其可以促进诊断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应用腹部X线、螺旋CT、超声三种影像学技术对患有肠梗阻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某院就诊的肠梗阻疾病确诊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平均每组60例。采用腹部X线技术对研究1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实施病情诊断;采用超声技术对研究2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实施病情诊断;采用螺旋CT技术对研究3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实施病情诊断。对比3组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率。结果:研究3组研究对象的肠梗阻疾病实际检出率明显高于研究2组和研究1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肠梗阻疾病实际检出率明显高于研究1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3组研究对象的肠梗阻疾病漏诊和误诊例数明显少于研究2组和研究1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肠梗阻疾病漏诊和误诊例数明显少于研究1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肠梗阻疾病诊断过程中螺旋CT与超声技术同腹部X线比较更具优势,但无论哪种技术均存在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将螺旋CT与超声两种技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儿肠套叠疾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方式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后证实为肠套叠患儿78例,按照治疗前检查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常规X线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治疗前采用腹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诊断原因导致的纠纷事件、误诊和漏诊情况、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合率。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影像学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符率达到94.9%,高于对照组的64.1%(P <0.05)。结论小儿肠套叠疾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方式进行诊断,虽然操作时间较长,但能够明显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发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纠纷事件。  相似文献   

18.
俞腾先  郭宏伟  刘杰 《重庆医药》2009,38(13):1635-163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随访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38例肝血管瘤患者CT资料。结果38例49个病灶在平扫时均为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46个病灶于动脉期出现病灶边缘结节状或斑块状强化,门脉期病灶内增强范围逐渐扩大且密度逐渐均匀并有下降,延时期扫描病灶大部分或全部强化,密度与肝实质相等或略高。3个病灶动脉期未见强化,门脉期少量强化,延时期扫描病灶为等密度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Ⅲ期扫描可清楚显示肝血管瘤的典型CT表现,对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和磁共振(MRI)检查诊断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手术后病理确诊的101例脑出血患者的术前C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和MRI检查判定结果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计算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学评价指标.结果 CT与MRI对基底节出血、脑叶出血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壳核出血、丘脑出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59.09%、47.37%,显著低于MRI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86.36%、94.74%) (P<0.05).MRI检查术前诊断脑出血的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96.04%与CT检查术前诊断的灵敏度(47.37%)、特异度(85.3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术前脑出血的误诊率为3.66%、漏诊率为5.26%,Kappa=0.875,均低于CT检查的14.85%、52.47%、Kappa=0.315.结论 MRI的诊断学评价指标诊断脑出血优于CT,可作为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观察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螺旋CT检查在胆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2019年8月~2020年11月,抽取某院收治67例胆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辅助患者完成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螺旋CT检查,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检查与螺旋CT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磁共振成像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与螺旋CT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磁共振成像的定性诊断符合率大于螺旋CT检查(P0.05);磁共振成像的恶性胆道疾病侵犯情况与螺旋CT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螺旋CT检查均可用于胆道疾病诊断,但从定性诊断符合率可看出,磁共振成像技术更具应用价值,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