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用药途径在糖尿病患者晚间血糖及低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糖尿病患者58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夜间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晚餐前、睡前血糖分别为(5.76±0.58)mmol/L、(6.19±0.42)mmol/L低于对照组,凌晨2:00的血糖为(5.86±0.51)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2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能够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盐亭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的、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皮下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4项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值(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三酰甘油(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FBG、2hPG、HbA1c、TG依次为(5.6±0.3)mmol/L、(9.8±1.2)mmol/L、(8.5±0.6)%、(1.1±0.2)mmol/L;观察组患者FBG、2hPG、HbA1c、TG依次为(10.6±0.9)mmol/L、(16.9±2.3)mmol/L、(10.7±0.3)%、(2.1±0.3)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2hPG、TG、HbA1c,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比较动态血糖监测与指血血糖监测分别结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双C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以CGMS观察治疗2周后血糖谱的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全天平均血糖、血糖≤3.9mmol/L时间百分比〔TPG≤3.9mmol/L(%)〕、血糖≥10mmol/L时间百分比〔TPG≥10mmol/L(%)〕控制血糖水平。结果双C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GMS结合CSII强化治疗糖尿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对糖尿病患者应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糖尿病患者应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患者病情特异性的调整其饮食解构、运动情况及用药量。结果患者空腹血糖值维持在5.1~7.3 mmol/L,饭后2 h血糖值维持在5.9~10.8 mmol/L。住院治疗时间6~10 d,平均住院(8.0±1.2)d。没有发生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或其他并发症的病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较好。结论 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有助于医师有效快速并且安全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能够通过观察监测到全天的血糖变化过程,确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餐前(3.47±1.38)mmol/L、餐后2 h(5.72±1.39)mmol/L、睡前(6.72±0.48)mmol/L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低血糖率低于对照组20.00%,观察组尿酮体消失时间(2.48±2.91)d低于对照组(4.34±3.25)d,两组之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情况,拥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一定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输注入胰岛素;治疗组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晚12时加一次中效胰岛素,血糖控制满意时检测4次血糖作为观察值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空腹2h血糖为(7.65±2.18)mmol/L,早餐后2h为(11.88±1.33)mmol/L,午餐后2h为(9.79±1.31)mmol/L,晚餐后2h为(11.1±2.78)mmoL/L;治疗组分别为(4.58±1.27)mmol/L、(7.72±2.35)mmol/L、(6.73±2.63)mmol/L和(8.21±1.27)mmol/L。治疗组24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者少(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可有效控制24h高血糖、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个体化治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联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共72例,按前瞻、随机、盲法、对照分为A、B、C3组,A组为个体化治疗组(CSII)联合(CGMS),B组、C组为对照组,分别应用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均配合指血监测,观察指标为FBG与2 hPG变化、血糖达标(FBG<7.0 mmol/L,2 hPG<10.0 mmol/L)时间、低血糖(血糖<3.9 mmol/L)发生率.结果 3组强化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治疗组血糖达标快,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个体化治疗组患者应用CGMS可优化治疗方案,血糖达标时间短,强化治疗达标率高,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李彦  张先祥  罗涌  王邦琼  王怡 《中国医药》2013,8(9):1244-1245
目的 探讨灵活设置胰岛素泵基础率控制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重庆三峡中心医院40例择期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泵,试验组采用固定短时间高剂量基础率代替餐前大剂量输注,对照组采用常规大剂量注射方式.观察2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血糖监测次数、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3.5±2.2)d]短于对照组[(6.1±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5.3±1.5)mmol/L]、非空腹血糖[(7.5±2.2) mmol/L]、血糖监测次数[(31±4)次]、低血糖发生率[(5.1±2.4)%]与对照组[(5.6±1.2) mmol/L、(8.1±1.5) mmol/L、(29±6)次、(5.1±2.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灵活设置胰岛素泵,采用固定短时间高剂量基础率代替餐前大剂量输注控制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运动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化血红蛋白(HbAlc)<8.5%的初诊T2DM患者(DM组,38例),在严格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予以12周的运动治疗方案;同时选取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C组,20例).DM组治疗前后及NC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72 h血糖监测,以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反映血糖波动,同时测定HbAlc,评价血糖控制稳定性.结果 治疗后,DM组MAGE和HbAlc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3.6±0.8)mmol/L和(7.0±0.9)%vs.(4.9±1.0)mmol/L和(7.8±0.8)%](P<0.05),但仍然高于NC组[(2.1±0.8)mmol/L和(4.6±0.6)%](P<0.05).结论 运动有利于稳定初诊T2DM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小玲  陈登秀  喻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42-254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使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胰岛素和小剂量胰岛索静脉滴注,常规胰岛素的用量为0.1 IU/(kg·h),待血糖降至13.9 mmol/L时,对照组改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则继续使用胰岛素泵.观察血糖、血酮体、尿酮体,以及胰岛索剂量、平均治愈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的酸中毒在治疗后均得到纠正,治疗组恢复正常(9.4±3.6)h短于对照组(15.7±6.2)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尿酮体转阴为(6.0±2.30)h,对照组为(15.34±4.66)h,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胰岛索泵模拟了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以取得比对照组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诊急救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2018年7月1日我院接收的92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不同的急救策略将其分为对比例的两组。观察组采用的是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则通过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分别为(5.21±2.12)mmol/L、(7.36±3.31)mmol/L、(17.58±6.32)h、(17.63±6.18)h与(7.42±2.27)mmol/L、(9.61±3.96)mmol/L、(30.17±10.92)h、(30.23±9.95)h(P0.05)。结论:针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静脉滴注,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代谢状况与血糖指标,建议采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照组不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血糖控制在10 mmol/L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不仅控制血糖好,而且住院时间短,无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海英 《河北医药》2013,35(8):1181-1182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情况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患者入院后次日分别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常规进行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检测,血酯,ALT检查,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将分为观察组(糖尿病患者40例)和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80例),并对2组患者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组患者2型糖尿病家族史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分别为(6.9±1.0)mmol/L,(7.3±0.6)mmol/L,(6.2±0.7)mU/L,对照组分别为(8.2±2.3)mmol/L,(7.8±0.8)mmol/L,(6.7±1.1)mU/L,观察组TG和ALT分别为(2.68±0.58)mmol/L,(36.75±9.38)U/L,对照组分别为(2.08±0.58)mmol/L(28.65±8.25)U/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水平及血脂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尤其是有2型米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并积极进行降脂治疗,以降低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2hPG)异常的控制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FPG、2 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观察组2 hPG分别为(10.16±1.58) mmol/L、(9.23±1.78)mmol/L、(8.86±1.2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5±1.66)mmol/L、(11.44±1.79)mmol/L、(10.13±1.44)mmol/L (P<0.05).治疗后2、4、6周观察组FPG分别为(8.06±0.85) mmol/L、(7.63±0.59) mmol/L、(6.78±0.43) r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1±0.36) mmol/L、(8.02±0.49) mmol/L、(7.01±0.37)mmol/L (P<0.05).治疗过程观察组低血糖2例,恶心1例;对照组低血糖1例,眩晕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可以有效地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内分泌科2017.3-2018.3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对比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2hPBG及胰岛素使用量分别为(7.1±2.3)d、(5.2±0.9)mmol/L、(33.5±1.3)U/d,数值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降低胰岛素使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治疗中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共60例,依照就诊顺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脂变化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2.19±0.61)mmol/L、胆固醇平均水平(2.15±0.77)mmol/L、三酰甘油平均水平(4.55±0.55)mmol,L,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水平(3.02±0.68)mmol/L、胆固醇平均水平(2.31±0.66)mmol/L、三酰甘油平均水平(5.15±0.71)mmol/L,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使用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增强血糖控制效果、维持正常血脂水平,综合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分析72例孕2428周诊断妊娠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结果健康教育组患者对饮食、运动、胰岛素治疗和血糖监测4个方面的依从性干预组分别为79.9%、76.1%、90.5%、85.6%。对照组以上4个方面的依从性分别为43.0%、38.1%、60.9%、48.6%。各项指标比较.健康教育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前空腹血糖(5.99±0.24)mmol/L餐后2 h血糖(7.52±1.15)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5.42±0.75)mmol/L,餐后2 h血糖(6.82±2.29)mmol/L。健康教育组患者教育前空腹血糖(5.51±0.82)mmol/L、餐后2 h血糖(7.52±1.96)mmol/L,教育干预后空腹血糖(3.95±0.65)mmol/L,餐后2 h血糖(5.45±1.21)mmol/L。教育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妊娠糖尿病患者依从性,降低了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合并症与创伤的危险,控制了患者血糖,大大降低了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研究组行胰岛素泵治疗,均予以相应护理措施,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血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的空腹血糖(FBG)为(5.52±0.63)mmol/L,餐后2 h血糖(2h PG)为(7.86±1.07)mmol/L,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显著,联合优质的护理措施,可平稳机体内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与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6.52±0.57)%]、FPG[(5.68±0.51)mmol/L]、2 h PG[(7.52±1.14)mmol/L]低于对照组[(7.34±0.85)%、(6.75±0.73)mmol/L、(8.69±1.2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OMA-β高于治疗前,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OMA-β为(65.82±6.14),高于对照组的(59.41±5.7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OMA-IR为(2.95±0.63),低于对照组的(3.41±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14.67±4.31)U]少于对照组[(20.15±5.16)U],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8.31±1.25)d]短于对照组[(11.84±2.69)d],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初诊T2DM患者,可稳定患者的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初期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有氧运动锻炼,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并比较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4周后,早餐后2 h血糖观察组为(5.2±1.7)mmol/L,对照组为(7.4±1.6)mmol/L;晚餐后2 h血糖观察组为(6.0±1.5)mmol/L,对照组为(7.7±1.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治疗初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