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1999~2004年,我院共收治85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其中32例发生呼吸暂停,现将其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护理。方法对我科VICU 6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呼吸暂停、继发性呼吸暂停、胃食管反流、体位不当、体温波动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时处理好各种有可能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高危因素,有效的预防、得当的急救护理是控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赵虹 《中原医刊》2003,30(12):11-12
目的:对早产低体重儿联合应用CPAP和氨茶碱,预防呼吸暂停的发生,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91例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三组,甲组给予联合治疗,乙组给予CNP治疗,丙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各组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三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分别为12.5%、36.67%、48.28%,与乙、丙两组分别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值分别<0.05、<0.01。结论:CPAP与氨茶碱联合应用可有效地预防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优于单纯使用CPAP、氨茶碱。  相似文献   

4.
张锐 《中原医刊》2007,34(8):92-93
目的分析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相关护理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将61例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与进食、体位、周期性呼吸相关的呼吸暂停,适时适当采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呼吸暂停(apnea)是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常见的临床表现。反复呼吸暂停可造成早产儿呼吸衰竭、肺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甚至发生猝死等严重后果。我科2002年6月~2005年6月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反复呼吸暂停4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陶凤桂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96-196
目的:通过对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为成功救治提供相关的护理干预。方法:将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无创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设置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的报警指数,观察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专人护理30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两组(护理干预组和临床对照组)观察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经抚触、氧疗、改善卧位、氨茶碱静滴等处理,护理干预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及时采取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为低出生体重儿[1]。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占绝大多数。因此加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科学合理喂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其重要。1临床资料2004年12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109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男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早产低出生低重儿出现呼吸暂停后,进行抢救和护理处理,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我院医师根据多年经验制定了专门的方案,简写为"EP"。本研究采用历史回顾性的对比方式,选取2011-2014年期间在我院出生的被确定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的进行常规处理的1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此期间出生的被诊断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进行"EP"处理。记录患儿生命体征达到正常的恢复情况和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在接受调查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观察组患儿生命体征达到正常的恢复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率(60.00%);不同的处理方式后,观察组患儿死亡率(4.17%)低于对照组死亡率(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采用我院制定的"EP"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恢复状况良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陆卫宁 《华夏医学》2003,16(5):665-666
极低出生体重儿 (VL BI)是早产儿中一组特殊婴儿 ,由于各脏器发育不成熟 ,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 ,发病率随着新生儿的不成熟程度剧增 [1 ] ,如不能及时发现与处理 ,频繁发作可导致脑缺氧、神经系统后遗症 ,甚至猝死。现将我院 NICU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31例呼吸暂停 VL BI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1例中胎龄 2 7周 2例 ,2 8~ 2 9周 1 7例 ,30~ 31周9例 ,32~ 34周 3例 ;出生体重 1 0 5 0~ 1 2 0 0 g 1 7例 ,1 2 0 1~1 4 0 0 g 1 1例 ,1 4 0 1~ 1 5 0 0 g 3例 ;…  相似文献   

10.
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暂停是指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呼吸停止20秒或更长,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HR〈100次/分)。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高,胎龄在28~29周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病率可达90%。呼吸暂停若不及时处理,机体长时间的缺氧,可导致脑细胞死亡,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contiR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治疗效果,并结合应用体会提出临床注意事项.方法应用CPAP呼吸机治疗28例OSAS患者.结果CPAP治疗压力为0.59~1.18kPa(6~12)cmH2O,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各种临床不适基本缓解,精神佳,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56.3±7.5)%升高至(92.5±8.6)%,减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35.6±6.8)%减至(6.9±3.7)%;呼吸暂停次数由治疗前的226.5±147.4降至10.5±6.1,低通气次数由治疗前的204.5±171.8降至6.8±4.7,呼吸紊乱指数(RDI)由治疗前的62.5±27.8降至4.0±2.8,浅睡稍有减少,浅睡增加.结论CPAP的应用明显纠正了患者夜间鼾症及呼吸暂停,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自觉症状非常良好.应用CPAP时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吸方法,最佳CPAP治疗压力的确定需在多导睡眠图的检测下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OSA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16例中重度OSAHS患者进行nCPAP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睡眠监测(PSG),记录睡眠呼吸监测的相关指标,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瘦素及空腹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价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比nCPAP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并对治疗后空腹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与睡眠各参数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nCPAP治疗前后空腹血清瘦素水平有差异(P〈0.01),而HOMA-IR、FBG、胰岛素、BMI差异不明显(P〉0.05),瘦素水平的变化与最低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AHI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nCPAP治疗可降低OSAHS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改善睡眠呼吸紊乱,但胰岛素抵抗及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瘦素水平的变化与最低氧饱和度及AHI的改善有关,提示在OSAHS患者中改善睡眠呼吸紊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鼻导管吸氧是新生儿疾病常用的一种辅助通气方法。传统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气体未经加温湿化,不能精确调节氧浓度,对患儿肺功能的辅助作用较小。近年来,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应用于新生儿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HHFNC治疗时患儿舒适度高,耐受性好,护理方便,有效减少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或经鼻间隙正压通气治疗时鼻部损伤和腹胀等问题发生,在基层医院即可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医学》2017,(7):709-711
目的研究并探讨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鼻塞持续正压通气(NCPAP)的护理及体位选择。方法选取2013-01—2015-12间在阳江市妇幼保健院监护病房(NICU)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筛选8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反复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儿40例。两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及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仰卧位,研究组采取俯卧位。结果与治疗1 h相比,两组患儿治疗24h后的PEEP、Fi O2、Pa O2、Pa CO2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治疗24 h后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氨茶碱给药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俯卧位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并辅以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途径和机理。方法 随机抽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 5 9例 ,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与对照组 ,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多导睡眠图及血糖、血脂、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等多项指标变化。结果 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各期血压平均水平与呼吸紊乱次数、呼吸紊乱指数、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SG参数明显改善 (P <0 .0 1) ;血压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③治疗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8周后BS、TG、ET明显降低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变化 ((P <0 .0 1) ,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结论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不但可以纠正患者的呼吸暂停 ,改善临床症状 ,而且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nCPAP)治疗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SAS患者30例,对其进行多导睡眠图(PSG)、2 4h动态血压(ABPM )及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监测;同时对SAS患者施以nCPAP治疗,并进行上述指标的监测。结果:经CPAP治疗后的NO、NO/ET显著升高,ET明显下降;呼吸紊乱指数(respira torydisturbanceindexRD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显著降低,LSaO2 明显升高,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其P值均<0 . 0 1。CPAP治疗后的nMSP、dMDP、nMDP、dMAP、nMAP均显著降低,P <0 .0 1,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dMSP无明显变化,P >0 .0 5。结论:nCPAP治疗能纠正血浆NO及ET含量的异常,有效地降低SAS患者的血压,改善2 4h血压的节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期间本院NRDS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组给予Bi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T0)及治疗后1 h(T1)、12 h(T2)、24 h(T3)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T3时点的pH,T2、T3时点的PaO2,T1、T2、T3时点的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7.39,P<0.05或P<0.01);T2、T3时点的PaO2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4.8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86.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0.05),并发症率分别为26.32%、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6.25,P<0.05或P<0.01)。结论: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通过多种机制增加了肺泡气体交换,提高了氧合能力,进而改善了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且具有更高的治疗效率和更低的并发症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优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基层医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建立预测CPAP压力值的指标.方法54例OSAS患者,CPAP前后作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分析最佳治疗压力与监测参数相关性,推导回归方程;比较预测压力与实测压力符合率及疗效.结果CPAP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暂停时间和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P<0.001);CPAP压力与氧饱和度低于90%占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显著相关(γ=0.548,P<0.001);预测压力与实测压力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PAP疗效肯定;TS90%可用于预测CPAP治疗压力.  相似文献   

20.
持续气道内正压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建立预测CPAP压力值的指标。方法54例OSAS患者,CPAP前后作全夜多导睡眠图监测,分析最佳治疗压力与监测参数相关性,推导回归方程;比较预测压力与实测压力符合率及疗效。结果CPAP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暂停时间和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P<0.001);CPAP压力与氧饱和度低于90%占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显著相关(γ=0.548,P<0.001);预测压力与实测压力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PAP疗效肯定;TS90%可用于预测CPAP治疗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