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胺碘酮运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度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给药24 h后的总有效率是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观察组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降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每组5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则采取常规药物+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心功能、血压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显著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药物治疗联合胺碘酮组患者的心功能好转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11±1.22)、(8.13±0.52)d,均短于常规药物治疗组的(7.21±1.21)、(10.13±1.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罗帕酮治疗组和胺碘酮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普罗帕酮治疗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房颤,胺碘酮治疗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房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心电图复常时间、心衰纠正时间、房颤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普罗帕酮治疗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胺碘酮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普罗帕酮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组心电图复常时间、心衰纠正时间、房颤消失时间分别为(1.16±0.23)d、(3.21±1.05)d、(12.41±1.12)h,均短于普罗帕酮治疗组的(2.21±0.21)d、(5.17±1.52)d、(24.21±2.1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罗帕酮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重度左心衰竭并房颤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纠正房颤,促使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房颤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胺碘酮作比较. 方法:选择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39例,随机分为A组(比索洛尔组)71例,服用比索洛尔5~10 mg·d-1.B组(胺碘酮组)68例,服用胺碘酮200~400 mg·d-1.服药两周后疗效未达到要求者,药物剂量予以加量,服药8周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A组和B组转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心室控制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症状改善明显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则少于B组(P<0.05). 结论:比索洛尔转律率等同于胺碘酮,心室率的控制优于胺碘酮,且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治疗房颤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胺碘酮、缬沙坦和辛伐他汀,对照组仅服胺碘酮,分别观察12个月后对窦性心律维持的效果、左房内经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左房内经显著小于对照组、血清CRP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采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辛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房颤复发,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减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接受治疗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房颤时期不同分为两组,一组为早发房颤组即为对照组,一组为晚发房颤组为治疗组,对两组患者同时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对的临床疗效与使用药物之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数据经过分析比较,得到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前期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发房颤,所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发房颤应该优先选择胺碘酮,同时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2012年急诊收治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资料,根据其转复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转复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12h内转复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转复时间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急诊科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共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42例对照组与42例治疗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抗心力衰竭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胺碘酮片进行治疗,并对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抗心律失常、心功能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服用胺碘酮的治疗组患者在心功能改善、心律衰竭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临床上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是一种有效、安全且廉价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针对性护理后效果。方法选择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于针对性护理,患者均静脉应用胺碘酮,用药过程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98例患者应用胺碘酮后心功能都较用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心率及血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是有效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进一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均用药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病发次数及每次病发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12个月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数值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房颤发生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治疗后病发次数减少,且病发持续时间短,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米力农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予以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判断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48 h后,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功能和心律失常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静注联合米力农注射液静注治疗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评价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入院后诊断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治疗组)和胺碘酮组(对照组),用药时间1个月,观察治疗药物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药物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两组药物均能使患者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与胺碘酮相当,但是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明显低于胺碘酮,适合治疗各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心功能改善、抗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律衰竭再入院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反面的情况。结果胺碘酮组在抗心律失常、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心律衰竭再入院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的药物,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房颤合并频发室性心律失常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盲选收治的90例房颤合并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胺碘酮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在胺碘酮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稳心颗粒用药治疗,对比两种用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以及Holter疗效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长间期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合并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用药治疗,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应用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5.
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快速房颤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治疗,观察组给予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2组卧位心率、血压及复律时间,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复律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复律成功率高,时间短,优于地高辛等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的急诊处理方式及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58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将收治的58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9例患者,对照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衰竭合剂、立其丁、硝普钠及速尿等药物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哮喘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各类药物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临床急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别选择枸橼酸坦度螺酮药物以及盐酸帕罗西汀药物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2例广泛性焦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临床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展开;对照组:盐酸帕罗西汀;观察组:枸橼酸坦度螺酮;临床选择不良反应量表针对两组广泛性焦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加以评估。最终对治疗愈显率以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愈显率同对照组广泛性焦虑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广泛性焦虑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广泛性焦虑患者,选择枸橼酸坦度螺酮药物加以治疗,可以获得同盐酸帕罗西汀药物较为一致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将患者表现出的用药不良反应加以有效缓解,综合分析枸橼酸坦度螺酮药物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予胺碘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缬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窦性心律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及窦性心律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房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到2010年11月收治的60例心衰并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室率、转复窦性心律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24h后的心室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优于去乙酰毛花苷,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用于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接受药物治疗的116例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运用抽签法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77.59%(4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利多卡因用于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