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全面了解我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摸清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象:抽取1个城市和1个农村,共调查了2272例5岁以下儿童。方法:按调查方案的统一要求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测量。结果:①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2.02%,体重低下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分别为4.83%、9.11%、1.72%,②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64.8%,③城市儿童断奶集中在6~12个月,农村集中在12~18个月,④城市60%以上在1周内平均每天都能吃到鱼、肉、蛋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而农村不足10%。因此,降低营养不良患病率关键在农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范围内抽取8 006名5岁以下儿童,测量身高体重,用2006年WHO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7.26%、 2.74%、2.87%。儿童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12.93%、5.17%。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水平存在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结论 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水平较低,营养过剩水平较高。制定不同年龄阶段相应的措施,降低儿童的营养不良和肥胖是今后营养改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1992年9月对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按照WHO和UNICEF的标准与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2.8%,以中度为主(11.2%),重度较少(1.6%);农村(14.1%)高于城市(8.8%),女童(13.6%)稍高于男童(12.1%)。各年龄组中以0.5岁以内最低(1.6%),0.5岁以后迅速上升,在1.5~2岁时达到高峰(18.1%),随后缓慢回落,并维持在12%~15%的水平上。本调查表明,营养不良的防治应以农村儿童为重点,且应贯彻及早动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方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对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至2000年以1995年为基数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25%的目标提出评估依据.方法于1994年和1999年2次在全省抽样9个县市进行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并以WHO推荐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照值为标准评价年龄别体重.结果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994年为7.77%,1999年为3.94%,5年下降49.31%.2次调查比较,营养不良患病率城区下降最多达55.20%.年龄组上看4月组下降最快达57.58%,2岁组下降最慢只有1.39%.结论1999年调查,我省5岁以下儿童健康素质有比较大的提高,实现了90年代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25%的指标.但今后还要重视农村,特别是山区儿童的科学喂养知识宣教及1岁以上儿童的保健,进一步降低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6.
我们 2 0 0 1年对青海省西宁市城镇、农村 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分析了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原因 ,提出了干预措施。1 对象和方法对青海省西宁市城镇、农村按地区、经济文化水平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调查 5岁以下儿童 4841例 ,其中城市 3 0 98例、农村 1743例。根据 1995年全国 9市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 ,对每个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每个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2 结 果2 .1 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的地区分布 城市调查的 3 0 98人中 ,中度营养不良患病率 10 .42 % ,重度 3 .12 % ;农村… 相似文献
7.
根据《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 ,要求到 2 0 0 0年将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以 1995年为基数降低 2 5 %的精神 ,1999年 4~ 6月 ,对我省 9个县市 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摸清了营养不良的患病率 ,与 1994年对比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采用 1994年随机分层抽样调查 9市小于 5岁的 14 44 6例儿童。全省共分四层 :城区、平原、沿海、山区 ,从每层中随机抽 1~ 3个县 (市 )为样本县 ,根据 1994年不同地形各层的营养不良患病率 ,应用公式n =t2 pq/d2 来确定各层样本量。城区 :古楼区 2…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对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至2000年以1995年为基数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25%的目标提出评估依据。方法:于1994年和1999年2次在全省抽样9个县市进行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并以WHO推荐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照值为标准评价年龄别体重。结果: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1994年为7.77%,1999年为3.94%,5年下降49.31%。2次调查比较,营养不良患病率城区下降最多达55.20%。年龄组上看4月组下降最快达57.58%,2岁组下降最慢只有1.39%。结论:1999年调查,我省5岁以下儿童健康素质有比较大的提高,实现了90年代儿童发展纲要提出的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25%的指标。但今后还要重视农村,特别是山区儿童的科学喂养知识宣教及1岁以上儿童的保健,进一步降低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及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吉林省儿童营养状况,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辽源市、白山市、磐石县780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并分析了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3市(县)营养不良总患病率18.21%,营养不良的发生与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孩子数、取暖方式、父亲吸烟情况、断乳时间、辅食添加时间、饮食饮水习惯、患病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通过对南山区2607名0~5岁儿童进行了生长发育状况调查,采用了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作为评价指标,用标准差记分评价法与1985年我国九市男女身高、体重测量值为参照人群进行比较,以分析南山区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显示肥胖、中、重度低体重、发育迟缓3种表现生长偏离类型的检出率分别为1.38%、2.84%、3.49%。0~1岁组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组;常住儿童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暂住儿童,达3.03%,提示肥胖已日益成为儿童生长发育偏离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环境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1998年在安徽省北方某县农村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筛查出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180人,作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对所调查的30项变量单因素分析表明,有23项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可分为家庭和社会因素、喂养及饮食因素、疾病因素三大类。经条件的Logistic分析,选入模型的有9个变量,母乳喂养、正确添加辅食时间、父亲的职业、家中的收音机、经常吃蔬菜、每周摄入鸡蛋的频率是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而经常生病、两周内患腹泻琢其他疾病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家庭、经济、喂养、疾病等,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儿童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5年广东省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三间分布及意外致死原因分布情况。 方法 以广东省2015年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为研究对象,以ICD10中S00-T98和V01-Y98系列疾病的分类标准筛选出属其中意外原因导致死亡的个案,描述性分析该样本意外死亡原因分类及三间分布。 结果 2015年广东省活产儿数为1 810 037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5 813例,其中符合外因致死者819例,意外致死率为14.09%,意外导致儿童死亡率为0.45‰,男女性别比为1.69,其中0~4岁各组性别比依次为:1.78,1.82,1.65,1.76,1.27,各年龄组间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45, P = 0.654)。前五位意外死因依次是溺亡273人(33.33%)、交通事故170人(20.76%)、呼吸道异物致窒息122人(14.90%)、跌落97人(11.84%)、床上意外窒息77人(9.40%),各意外死因中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7.97, P = 0.537),均为男童高于女童。各意外死因中年龄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47.8, P<0.001),死因谱随年龄变化而变化。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构成不同(χ2 = 45.16, P<0.01).结论 意外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年龄组,加强男童照看,重点预防儿童溺水、呼吸道异物,交通事故,床上意外窒息与跌落是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湖南省怀化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怀化市2015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监测,根据《儿童死亡监测死因分类说明》进行死因分类,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04‰,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2.16%,农村儿童占93.6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农村(8.56‰)高于城市(4.29‰),春夏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09‰)低于秋冬季(8.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早产低体重、溺水。结论怀化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控制重点在农村,建议加强孕产期保健服务指导,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重视儿童意外伤害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彭州市5岁以下儿童和育龄妇女的营养健康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居民营养和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制定的工作手册为指南,2009年对彭州市165名5岁以下儿童和118名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检查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23.03%,6.06%,1.21%;肥胖率为5.45%,超重率2.42%;贫血患病率为24.07%。育龄妇女初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消瘦率为6.94%,肥胖率为18.06%,超胖率为22.22%;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为6.78%,孕期妇女贫血患病率为20.00%。结论彭州市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较高,贫血是威胁彭州市5岁以下儿童和孕期妇女健康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市社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柳州市社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为制定改善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柳州市4个城区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5岁以下儿童共4640例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对其中部分儿童家长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社区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2.52%、生长迟缓3.67%、消瘦2.46%,4个城区中以柳南区低体重率最高。结论:社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加强城乡结合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是柳州市下一步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正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与健康水平变化较大,其健康状况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整体人群的营养健康水平。2012年哥本哈根共识,即将"降低5岁以下儿童慢性营养不良的综合干预"列为关系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投资项目中成本效益排序为第一位[1]。本文通过对阜阳市某县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地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健康与营养状况。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根据《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2013版)要求,2012年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分析莆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亡谱的变化,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5年莆田市≤5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和妇幼卫生年报表主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0年来莆田市新生儿、婴儿、1~4岁、≤5岁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5年分别为2.50‰、4.14‰、5.64‰和,1.51‰,年均递减13.8%、11.3%、9.9%和5.0%.新生儿、婴儿和≤5岁儿童前5位死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先天异常,1~4岁儿童为肺炎、溺水、交通意外、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意外.儿童死亡率随着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的提高而下降.结论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异常和意外伤害是莆田市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应加强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围产期保健管理,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和儿童急性呼吸道病例管理,加强意外伤害预防,降低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来凤县5岁以下儿童死因调查分析禹云山(湖北省来凤县妇幼保健所445700)控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1990年9月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提出的“90年代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摸清本县5岁以下儿童死因情况,我们于1990年10月~19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