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内科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肾病内科收治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了抗菌药物,对本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肾内科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为预防性质的有41例,占29.29%,为治疗性用药的患者有99例,占70.71%。其中为单一用药患者共44例,占31.43%,联合用药患者共96例,占68.57%。抗菌药物的使用方式包括口服(71例)、外用给药(45例)、静脉注射(96例)三种,分别占50.71%、32.14%、68.57%;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为89.16%;140例肾内科患者所应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共有三大类52个品种,住院时间为2~50 d,平均住院时间为(28.56±6.41)d,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当前肾内科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应加强对肾内科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进一步提高其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碳青霉烯类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评价该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促进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364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年龄、感染部位、微生物送检、病原菌培养、用药疗程、药物会诊、联合用药和患者用药后的转归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该类药物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 364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62.6%患者由于肺部感染使用该类药物治疗;用药前的微生物送检率为86.8%,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情况基本符合预期目标;会诊率低,尤其是临床药师会诊率;治疗有效病例数为311例,占比85.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5%,症状均较轻微。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对不合理情况应继续加强监管,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药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本文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不同抗菌药物,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合理用药。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60例患者,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前5位药物分别是头孢曲松、头孢替安、头孢唑林、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药物的使用频率分别为53.33%(32/60)、50.00%(30/61)、43.33%(26/60)、38.33%(23/60)、31.67%(19/60);本文60例患者当中单一用药32例,占53.33%,联合用药当中主要以喹诺酮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用药前后落实痰液的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别为83.33%(50/60)和93.33(56/60);对患者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均超90%。结论通过抗感染药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基本符合用药规则,但现如今临床用药之前进行病原学培养和检验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强化干预,杜绝不合理用药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根据.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220例剖宫产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剖宫产患者100%应用抗菌药物,用药品种13种.术后给药213例(96.82 %);应用频率最高是林可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单用2例(0.91%),二种联合212例(96.36%),三种联合6例(2.73 %).平均用药时间5.31 d.结论 剖宫产患者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疗程、方案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5.
王改娥  曹英  金鑫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908-191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住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确诊为小儿肺炎住院患儿病历516份,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品种选择、疗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516例肺炎患儿抗生素使用率为100%,联合用药情况,单联用药305例(59.11%),二联用药206例(39.92%),三联用药5例(0.97%).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是β-内酰胺类药物,其次是大环内酯类药物.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结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根据。方法随机抽样调查220例剖宫产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剖宫产患者100%应用抗菌药物,用药品种13种。术后给药213例(96.82%);应用频率最高是林可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单用2例(0.91%),二种联合212例(96.36%),三种联合6例(2.73%)。平均用药时间5.31d。结论剖宫产患者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疗程、方案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7.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6月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582例,对其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582例患者中,有458例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占78.69%,共使用抗菌药物9大类36个品种.单联用药者为335例(73.14%);术前0.5~2h和麻醉开始时给药者为418例(91.26%);术后用药时间≤48h者为89例(19.43%).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时机方面较为合理,但在用药指征、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用药疗程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旨在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66份剖宫产病例,用Excel软件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按照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使用频率前3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甲硝唑(38.8%)、美洛西林(24.6%)、头孢美唑(13.4%);所有患者均未在术前0.5~2 h使用抗菌药物;术后二联用药有185例,占69.6%,三联用药有76例,占28.6%。结论本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规范,有必要加强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以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抗感染药学》2017,(5):956-958
目的:通过对比2013年—2016年泌外科无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尿路感染病例与肾内科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尿路感染病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药师参与尿路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及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抽取医院2013年—2016年泌外科213例(其中2013年41例,2014年48例,2015年59例,2016年65例)与肾内科199例(其中2013年39例,2014年40例,2015年52例,2016年68例)临床资料,共计412例尿路感染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其中2013年—2015年临床药师参与肾内科尿路感染疑难病例会诊,2016年肾内科病例为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治疗的病例,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用药频度(DDDs)、平均住院天数及合理应用情况。结果:2013年—2016年间肾内科与泌尿科患者用药情况相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下降,合理率及治愈率较泌外科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下降;2016年肾内科在临床药师密切参与治疗下,抗生素合理率、治愈率较2013年—2015年都明显上升;2016年肾内科与泌外科相比较,联合用药率、疗程、剂量不合理率及换药率都较泌外科显著下降(P<0.01),选药不合理率及平均用药品种数相比泌外科也有明显下降(P<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也有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及治愈率较泌外科有所上升,且肾内科无再次住院患者。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制订治疗方案,提高了肾内科尿路感染患者用药的合理率、治愈率,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6,(2):323-325
目的:分析医嘱用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间1 326例住院患者的治疗医嘱,分析医嘱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DDDs的合理性。结果:分析显示,用药频率最高的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26.49%);其次,为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16.89%)和第1代孢菌素类药物(14.87%);各头孢菌素类药物占所有抗菌药物的58.25%;1 326份用药医嘱的患者,经药敏分析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为378株占28.51%,革兰阴性菌948株占71.49%;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嘱为132例次,主要表现在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重复用药。结论:通过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保证了医嘱的合理和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1.
李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240-241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对2011至2012年度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设计到9大类35种抗菌药物,其中治疗性抗菌药物处方5889张(58.18%),预防性药物处方4233张(41.82%);处方中仅含一种抗菌药物的3542张(34.99%),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6580张(65.01%);进行病原菌送检3037例(占30%),未送检7085例(69.99%)。本次调查共发现不合格抗菌药物处方447张,占4.42%。其中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149张(33.33%),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140张(31.32%),抗菌药物使用剂量、疗程不当135张(30.20%),联合用药不合理15张(3.36%),预防性用药使用不合理8张(1.79%)。结论通过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本院2011至2012年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依旧存在不合理应用的情况,需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用药合理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抽选出562例涉及抗菌药物应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650例中,有562例涉及抗菌药物的应用(86.46%);共涉及102种抗菌药品;预防性及治疗性用药分别为51.96%、42.70%。结论医院肾内科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合理用药,但仍具有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在住院癫痫患儿中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的合理性。 方法:在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5 年 6-12 月诊断为癫痫的249 例患儿,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品种选择、用法用量及用药疗程等。 结果: 249 份癫痫患儿病历中有 178 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71.49% 。 所用抗菌药物主要是广谱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 类药物,其中排名前 3 位的分别是五水头孢唑林(31.46% )、头孢他啶(20.79% )和磺苄西林(16.85% )。 抗菌药物在癫痫患儿 中不合理用药率为 30.34% ,以联合用药不适宜和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为主,分别为 10.67% 和 8.99% 。 结论:抗菌药物在 癫痫住院患儿中存在不合理应用,应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院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都县中医院收治的286例行Ⅱ类切口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时机、用药疗程等信息,并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权威文献评价用药的合理性。结果:286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均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其用药时机主要为术前0.5~2 h(251例,占87.76%),其用药疗程多为<48 h(248例,占86.71%),在品种选择上主要为头孢菌素类(253例次),此外有108例(占37.76%)患者存在2种抗菌药物联用的情况。结论:医院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整体较为合理,但在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和品种选择上仍存在不少不合理情况,临床应当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学习和培训,以规范院内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该院住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评价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经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的住院肿瘤患者的基本资料、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的120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466例次,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83%;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13.4DDD,使用品种选择以头孢菌素最多;单一用药379例次(81.3%),二联用药58例次(12.5%),三联用药29例次(6.2%);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96例次,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50.78%,其中Ⅰ类切口手术71例次,Ⅱ类切口手术125例次;232份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进行病原标本送检67例次(20.7%);36份使用喹诺酮抗菌药物的病历中,不合理用药7例次;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45.9%;选择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289例次(62.0%),选择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141例次(30.3%),选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36例次(7.7%)。结论该院住院肿瘤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总体上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今后应注意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重点落实对临床医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以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分析肾内科住院患者有关抗菌类药物的应用特点。方法选取医院自2012年1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肾内科住院患者中的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住院期间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作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 20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共有177(88.5%)例患者应用抗菌类药物。同时,以预防性为主抗菌类药物使用患者共计55例(31.07%)。治疗期间涉及到有创治疗患者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比例为100%。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临床病症复杂,临床感染机率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可适当提高临床有关预防性抗菌类药物的应用比例,确保患者预后水平得到合理改善与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某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用药情况并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8-02~2021-02某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历资料524份,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患儿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评价标准包括是否具有抗菌药物用药指征、药物品种以及用量是否合理和联合用药方案是否合理等。结果:共纳入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历资料524份,356例(67.94%)患儿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356例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中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共60例(16.85%),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24例(40.00%)、无指征用药13例(21.67%)、抗菌药物品种不合理12例(20.00%)、用量不合理11例(18.33%)。结论:某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的用药不合理情况,应加强相关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规范化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本次对呼吸科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价呼吸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性,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对我院呼吸科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120例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种类共计16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最频繁的种类,联合用药的方式主要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天数平均为10天左右。不合理用药的表现主要是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呼吸科抗菌药物的应用大部分都能够做到合理,但仍然存在少部分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行为,因此,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与分析本院2009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依据<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和<2006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60例CAP患者按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频率、疗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治疗结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药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100%,抗菌药物涉及6大类17个品种,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前5位的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定、阿奇霉素、五水头孢唑林、氟康唑.抗菌药物平均使用8.5 d,联合用药以二联为主(60%),不合理用药以用法用量不合理为主(30%).结论 本院CAP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临床用药水平仍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燕 《安徽医药》2007,11(4):311-312
目的 了解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回顾性调查2005年1~12月普外科手术病例191份,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方法、疗程、种类、联合用药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91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其中预防用药143例占75%,治疗用药48例占25%;143例术后预防用药疗程1~17 d,联合用药一联占69.9%,二联占30.1%,无三联用药;抗菌药物共涉及6类13种.结论 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中存在着使用率过高,术后使用时间过长,联合用药及药物的选择不当等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