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辉萍  朱子宜 《中国药业》2013,22(5):115-116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6 mg生长抑素微量泵持续24 h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成功率对照组为56.25%,治疗组为9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手术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福建省屏南县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康复速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有效促进排气、排便,减轻腹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术后腹胀、恢复排气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恢复排气及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更优(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各项症状,加速其康复,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析我院治疗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3例患者的资料。结果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14d;其中4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恢复时间3~40d。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有效;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早期发生的炎性肠梗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往这种新类型肠梗阻往往被人们忽视,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为了提高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肠瘘、短肠综合征和重症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000-03~2003-02笔者回顾分析了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SBO)是指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病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处理不当会弓l起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将地塞米松联合生长抑素应用于EPSBO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安华  朱志华 《海峡药学》2012,24(3):100-10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与大黄联合治疗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生长抑素与大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浆LPS、TNF-α、IL-6、IL-8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前两组IL-6、IL-8、TNF-α和内毒素含量基本一致(P>0.05);用药后治疗组IL-6、IL-8、TNF-α和LPS下降速度均不同程度的快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15.3±3.2)d,明显多于治疗组的(10.6±3.1)d(P<0.05).结论 生长抑素与大黄联合治疗术后炎性早期肠梗阻可以降低患者外周血LPS、TNF-α、IL-6、IL-8含量,缩短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住院时间,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其自己的诊断、治疗特点。 1996年 6月~2 0 0 1年 7月我院共治疗腹部手术后肠梗阻 73例 ,其中早期炎性肠梗阻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12例 ,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31~ 79岁 ,平均 6 1岁 ,6 0岁以上 9例 (75 % ) ;外院术后转入 5例 ,本院术后发生 7例。1.2 发病前手术方式 胃癌根治术 2例 ,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 2例 ,小肠外伤破裂修补术 2例 ,胃大部切除术 1例 ,直肠癌切除术 1例 ,直肠癌晚期行降结肠造口术 1例 ,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1例 ,胆管癌根治…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1997年2月~2001年9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3例,其中应用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3例。生长抑素具有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梗阻缓解率,降低再次手术率的优点,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我院外伤性肠穿孔、粘连性肠梗阻、胃肠恶性肿瘤、外伤性脾破裂、阑尾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5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保守治疗、导管减压、肠管内外排列术,结果 8例经普通胃管减压肠梗阻治愈,5例经普通胃管减压不成功后改肠梗阻导管减压后治愈,2例再次手术行肠排列术治愈,其中肠管内、外排列手术各1例。普通胃管减压保守成功者中1例后期随访再发肠梗阻,行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成功。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肠梗阻导管减压效果较普通胃管好,且可作为再次手术时肠内排列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非手术治疗措施及临床护理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EPISBO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5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及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的观察,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外营养支持护理,中药大承气汤经胃管注入加保留灌肠,应用生长抑制素口腔护理等措施,均于7~23 d(平均18d)治愈出院,1例经及时转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综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EPISBO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9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on,EPISBO)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为该病的正确处置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本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发生的9例腹部术后致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疑肠坏死立即实施手术并行粘连松解小肠排列术,余8例患者均行保守治疗获得成功。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以保守治疗为首选,有效的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和促进肠管炎症水肿消退药物的运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徐兆林 《北方药学》2012,9(9):85-85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采用肠梗阻西医基础治疗,泛影葡胺注入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泛影葡胺注入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泛影葡胺注入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胃肠减压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柯  冯铎  喻军  陶霖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33-1434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6例采用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糖皮质激素、生跃抑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1例手术治疗,均获痊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2.6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2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手术治疗操作困难且易引起并发症,应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同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出现肠绞窄。  相似文献   

15.
<正>2009-02—2012-08笔者所在科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7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2367岁,平均(49.5±8.4)岁。手术类型:脾脏切除术17例,胆囊切除术1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7例,胃癌根治术5例,阑尾切除术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时间:术后467岁,平均(49.5±8.4)岁。手术类型:脾脏切除术17例,胆囊切除术1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7例,胃癌根治术5例,阑尾切除术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时间:术后425d,平均(10.5±6.7)d。2护理2.1心理护理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多处于手术恢复期。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EPISBO)是指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曾一度恢复,在早期出现的肠梗阻。有其特殊性,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多发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现将作者1999年来诊治的EPISBO3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也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常因短期内反复多次手术、术中广泛分离粘连等原因,造成小肠广泛炎症、水肿和粘连而引起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相结合的肠梗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普外科实施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腹部手术后早期腹腔内部的炎性渗出或者手术创伤的原因,可导致的机械性和动力性并存的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成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占术后肠梗阻20%左右[1]。如果没有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或造成死亡的发生。所以,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和了解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早做出诊断并采取  相似文献   

2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为腹部手术后1~2周内出现的器质性肠腔狭窄,因手术对肠管及腹膜损伤导致肠壁充血、水肿及炎性介质渗出导致肠管与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膜之间发生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如处理不当可发生腹腔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病多主张保守治疗,避免由于二次手术发生再粘连。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的43例患者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