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推行个性化新型口腔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医院口腔科实际患病人员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相异分为实验组(个性化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组),每组n=6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满意度及口腔颌面伤口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舒适度、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口腔颌面伤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对比有显著差异,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转变了口腔护理理念,改进口腔护理方法及更新口腔护理液的方法,提高了口腔护理的效果,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使口腔护理更具有效性、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抽吸接头在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患者以口腔抽吸接头护理口腔;对照组30例,患者以传统方法护理口腔。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口腔异味4例(13.3%)、口腔炎症3例(10.0%)、VAP 2例(6.7%),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口腔抽吸接头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减少细菌定植,对改善口腔环境、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3月接受治疗的80例口腔根管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并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橡皮障进行治疗,并采用临床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根管治疗3次,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满意率达到9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Nege评分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橡皮障用于口腔根管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隔离唾液,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实施种植义齿完成修复的5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口腔护理行为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较大,有助于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降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几率,建议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动牙刷与替硝唑在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科的6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棉球蘸取替硝唑进行擦拭,实验组采用电动牙刷蘸替硝唑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时间、清洁效果及是否误吸。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口腔护理相比护理时间短,效果明显,误吸发生率小,口腔溃疡、口腔炎、口臭口干的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口臭、口腔炎症、口腔溃疡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电动牙刷与替硝唑对危重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缩短护理时间,提高口腔清洁效果,有效预防误吸和口腔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橡皮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3月接受治疗的80例口腔根管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并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橡皮障进行治疗,并采用临床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根管治疗3次,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实验中实验组患者满意率达到95%,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Nege评分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橡皮障用于口腔根管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隔离唾液,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口腔外科术后护理中口腔冲洗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口腔护理干预,观察组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给予口腔冲洗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6.96%)和护理满意度(97.83%)皆高于对照组(67.39%,80.43%),感染率(2.17%)低于对照组感染率(17.39%),其差异皆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口腔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口腔冲洗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对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其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测试组,各36例患者。参照组实施常规的口腔护理干预,测试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口腔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测试组患者对于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模式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对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手术综合性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在我院进行口腔种植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焦虑以及抑郁评分,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后抑郁以及焦虑心理状况明显好转,并且护理的总满意率也明显较高,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口腔种植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护理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吴蓉  陆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71-3572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冲洗加擦拭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口腔护理冲洗法(对照组)50例,口腔冲洗加擦拭法(实验组)50例.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及口腔异味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及口腔异味方面低于对照组,P<0.01.口腔护理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加擦拭法可以减少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及口腔异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口腔护理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固定正畸口腔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口腔正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组60例,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60例,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配合的情况以及情绪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干预之后的观察组患者明显更愿意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对于治疗的紧张和恐惧情绪相对比较若,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小儿实施口腔固定正畸治疗时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调查全程健康指导对佩戴可摘局部义齿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影响,探索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的途径。方法 2016年1月到3月期间,将280例在北京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并佩戴可摘局部义齿的老年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31例,对照组149例,共同参与口腔保健问卷调查。对实验组老年人提供全程健康指导,对照组不做特殊保健干预。1年后再次填写同样的问卷调查。观察两组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识、口腔健康行为、义齿相关的口腔保健的改善情况。结果全程健康指导后,实验组老年人大部分口腔保健知识、口腔健康行为及义齿相关的口腔保健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刷牙时间、牙线及牙间隙刷的使用,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指导能让老年人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是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与牙周美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研究组患者采取基于牙周美学的口腔修复。对比两组患者BOP、GI、PD指标以及患者美观度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BOP、GI、PD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美观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基于牙周美学的口腔修复,相较于常规修复治疗,效果更佳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磨牙龋齿的预防当中,给予其口腔综合保健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0例有磨牙龋齿预防需求的对象加以分析,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实验组患者则需接受口腔综合保健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后的龋齿发生情况以及刷牙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刷牙时间要长于对照组,且出现龋齿的例数更少,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针对磨牙龋齿预防方案的选择,口腔综合保健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齿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收治214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种植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效果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效果,巩固种植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112例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患者112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5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56例为实验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成功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口腔正畸微种植支抗植入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刘会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671-673
目的探讨口腔pH值变化与口腔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归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疑似为口腔并发症患者283例,对243例疑似口腔并发症患者用精密试纸测量口腔pH值,筛选出罹患口腔并发症患者136例,依据患者医院随机将136例样本分为行常规护理(生理盐水漱口)的对照组68例和行常规护理加2%碳酸氢钠液口腔护理的干预组68例。分别在6:00a.m.、14:00p.m.和22:00p.m.三个口腔护理时间段前后进行pH值测定。重点观察记录两组pH值动态变化与并发症发病情况之间的关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口腔并发症患者口腔pH值整体呈酸性(4.0~5.8pH);107例进一步诊断为无口腔并发症患者中,口腔pH值异常患者13例,占总数的9.1%,136例口腔并发症患者pH值异常患者136例,占总数的100%。136例口腔并发症患者口腔明显感染患者41例,占136例的30.4%,说明口腔pH值异常与口腔感染有直接关系;在护理干预效果上,干预组口腔感染治愈率达到了89.33%,对照组则为75.6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口腔唾液经测定pH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患者治愈天数上,干预组平均为9.23d,对照组为5.82d,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并发症患者口腔pH值一般呈酸性状态。对口腔pH值异常患者行常规护理加2%碳酸氢钠液口腔护理相较于单一的常规护理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抑制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性地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科学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门诊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口腔疾病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予以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中38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9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31例患者对护理效果表示满意,总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门诊患者实行科学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茉莉花茶在ICU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茉莉花茶在ICU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02例ICU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莱莉花茶和生理盐水作为护理液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用茉莉花茶液进行口腔护理的实验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莱莉花茶对ICU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分析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口腔冲洗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口腔炎症的发病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口腔清洁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口腔炎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将口腔冲洗法应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操作中,能够提高患者口腔的清洁度,降低口腔炎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