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冯卫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345-1346
目的 :观察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分型、意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141例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 ,检查有心电图异常者均进行一次或多次复查。结果 :心电图异常率为85.8 % ;中型和重型患者心电图异常率分别高于轻型患者 (P<0.05) ;有意识障碍者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意识清者 (P<0.01) ;死亡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存活组 (P<0.05) ;复查心电图示心电图恢复正常或有所改善者死亡率显著低于心电图趋于恶化或无改善者 (P<0.01)。结论 :心电图变化与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型、意识有一定关系 ,其变化可作为判断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与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急性期做心电图(ECG)检查的126例脑血管病患者,分析比较患者入院当日或入院次日描记的心电图。结果 126例患者中19例心电图正常,107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84.92%。其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为T波改变61例、ST段改变52例、左室面高电压46例、早搏36例、窦性心动过缓12例。126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者死亡2例,心电图异常者死亡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心电图改变异常,心电图改变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也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判定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改变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和临床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组,动态心电图异常与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及预后有明显关系。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代谢综合征的病情判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心电图(ECG)变化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10例ACVD患者急性期、入院1周、入院2周时进行ECG描记,观察ECG变化与ACVD的性质、部位、意识状态、出血量、年龄之间关系。结果610例ACVD患者急性期出现心电图异常390例(63.9%),出血性卒中ECG异常率(82.8%)高于缺血性卒中(46.9%)(P〈0.05),基底节区病变ECG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均P〈0.05),昏迷患者ECG异常率高于清醒患者(P〈0.05),老年患者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结论ACVD患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高,其发生与病变性质、部位、意识状态、年龄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改变。方法总结了348例确诊为急性脑血管心电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脑血管心电图低钾型U波与血清钾离子浓度无关(P>0.05)。脑梗塞心房纤颤发生率高于脑出血组(P<0.05),脑出血低钾型U波及高尖P波发生率远高于脑梗塞(P<0.01)。结论分析所得,提示有74.14%的急性脑血管病有心电图异常改变,且呈多种表现形式,脑源性心电图改变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类型,部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性猝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性猝死的相关因素,观察了494例急性脑血管病和其中12例心性猝死者发病初期的心电图、CT、MRI改变。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心电异常率为59.0%,而猝死者心电异常率为91.7%(P&;lt;0.05);病变部位与猝死发生关系不明显,脑梗塞组猝死人数占脑梗塞死亡人数比率高于脑出血组(P&;lt;0.05),猝死好发于轻型患者,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第1月内,猝死的风险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全部患者在72h内做颅脑CT定性、定位检查,同时描记同步12导联心电图。结果本组13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123例,异常率占89.1%。其中脑出血67例,异常率占91.8%,脑血栓56例,异常率占86.2%。异常心电图表现包括心肌缺血及低钾改变,表现Q-T间期延长,U波明显,T波双相倒置或低平,S-T段下移;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及束支传导阻滞。结论对ACVD者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情况十分重要,对危重者应给予心电监护,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4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论实验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以及超声心动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41.43%,而对照组患者心脏并发症发生率为5.00%。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清楚的发现患者心肌电生理以及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可以对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的发生及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类型、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急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心电图异常与患者的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应将心电图检查列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这对诊断患者病情,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全部病例均经头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血管病,且既往无心电图异常及电解质紊乱。并在发病的24h内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各组数据统计ECG异常例数计算百分比,组间差异χ^2检验。结果:55例急性脑血管病出现继发心电图改变39例占81.2%,以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最高(61.6%)。ECG异常率脑出血比脑梗死高(P<0.05);病灶位于内囊、基底节、丘脑等邻近中线结构者比其它部位高(P<0.05);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P<0.05);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对急性脑血管病人心肌受损程度及其预后作出判断,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发生率、发作类型、病变部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发作机制、预后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脑电图头颅CT或MRI证实的90例急性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中,84例呈不同程度异常,占93.3%,14例为广泛轻度异常改变,占15.5%,54例为中度异常伴局限性改变,占60%,16例为重度异常改变,占17.7%,6例未见异常。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发作与发生时间、发作类型、病变部位密切相关,脑电图检测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可改善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异常的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运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以同期内78名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查结果作为参照,针对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在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65例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现象,异常率为83.33%,以ST下移、T波低平或者倒置、房性早搏为主;有59例患者存在超声心动图异常,其异常率为75.64%,以左房增大、心功能测值减低为主。且,与同期健康人员比较,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电生理、心功能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来对其进行检查与诊断,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代偿性肝硬化(DLC)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方法:选择DLC患者104例,在平卧静息状态、温暖环境下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变化.结果:DLC患者发生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1).以QT间期延长最多见(P<0.05);死亡患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高于病情好转患者.结论:DLC患者并发心电图改变较多见,定期复查心电图对判断DLC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100例,按照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患者50例,B组患者30例,C组患者20例,A组患者发病时间短于2h,B组患者发病时间为2~6h,C组患者发病时间>6~8h。对3组患者进行24h心电图监测,记录心电图Q波、ST段及T波的变化情况,统计实验数据后计算分析阳性改变率。结果 24h心电监测结果显示患者的心电图阳性改变主要是Q波、ST段及T波的变化。ST段的改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Q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的改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也均高于Q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阳性改变发生率分别为82%,33%和15%,A组阳性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心电图诊断阳性改变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2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在2h内患者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巨大帮助,ST段抬高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总结经验,提高治疗能力.方法 本文观察216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心电图改变,发现脑血管病急性期可发生多种心电图异常,心电图总异常率为65.7%,且以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为最常见,其次是心律失常.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率最高(91.7%)脑出血次之(71.4%),脑梗死组最低(61.0%).结果 ACVD的心电图改变对估计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严重心率失常或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常提示病情危重、预后欠佳.结论 其发生机理与脑血管病病变部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脑钠素释放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变化原因、特点及其与临床事件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并行心电图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40例,异常率80%。其中脑血栓22例,异常率72.7%;脑出血28例,异常率85.7%;经治疗后好转及痊愈出院41例,心电图异常者死亡8例,占88.9%,心电图正常者死亡1例,占11.1%。结论严密观察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脑梗死80例,脑出血60例,对照组高血压病70例。结果脑梗死患者的功态心电图异常96.5%。脑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异常95.8%。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病变部位有关,与病变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期前收缩、ST-T变化、异常Q波和QRS碎裂波)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ST-T变化、心房纤颤、异常Q波和QRS碎裂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度酒精中毒患者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Ⅱ度和Ⅲ度酒精中毒患者(P<0.05)。Ⅱ度和Ⅲ度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酒精中毒患者除窦性心动过速外,其余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与Ⅰ度和Ⅱ度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与酒精中毒程度有直接关系,临床上可根据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APE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SⅠQⅢTⅢ、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aVR导联出现终末R波增高、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期前收缩等心电图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心电图检查观察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对APE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资料改变情况。方法对9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观察ST-T、Q-T间期及心律失常等改变情况。结果 98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72例,发生率为73.5%;出血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为77.8%,缺血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为71.8%。结论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脏疾病关系密切,在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应关注心脏情况,一旦出现心脏病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