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心电图预测室性早搏发生房扑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115例,分为早搏组、无早搏组。行动态心动图检查,VR值,比较2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采用四格表法及Kappa评估动态心动图诊断室性早搏及合并房扑价值。结果 早搏组心律失常发病率均高于无早搏组(P<0.05)。房扑组患者最慢VR、最快VR、24h平均VR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动态心动图诊断室性早搏及发生房扑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1.80%、88.89%、81.82%、88.00%,Kappa检验动态心动图与金标准诊断室性早搏及合并房扑的一致性均较好(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有效筛选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同时还可通过评估VR水平变化预测室性早搏患者发生房扑风险,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无论在健康儿童或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过早搏动(早搏)都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可持续多年,远期预后良好。1病因1.1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精神刺激、紧张、疲劳等。1.2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各类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1.3心外原因:洋地黄中毒、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麻醉等。2心电图诊断2.1室上性早搏:(1)房性早搏(房早):①期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②多数房早P—R间期长于窦性P—R间期,QRS形态正常;③房早可未下传到心室,特征为异性P波过早发生,可重叠于T波上,其后无QRS波;④房性早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美西律,治疗4周为1个疗程。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室性早搏有效率74.0%,症状改善有效率86.0%,优于对照组的52.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彭慧如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75-75,7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中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non-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NPAT)与心脏器质性病变的关系及其预测作用。方法:对10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变伴随心脏症状拟诊为心脏疾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发生NPAT的比例,并比较发生NPAT的患者同未发生NPAT的患者1年后发生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比例。结果:100例患者中,发生NPAT者64例,发生率为64%,发生NPAT患者1年后发生心脏器质性病变37例,发生率为57.8%,未发生NPAT患者1年后发生心脏器质性病变6例,发生率为16.7%,发生NPAT患者发生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比率高于未发生NPAT患者。结论:动态心电图发生NPAT是器质性心脏病的潜在表现,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联合应用螺内酯与贝那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治疗+螺内酯+贝那普利)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贝那普利),各2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左房内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房颤发生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12个月后,左房内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联合应用螺内酯与贝那普利治疗,疗效满意,能有效延缓心房扩大,降低房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阵发性房颤及其触发因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000例,采用GE公司生产的MAC1200心电图检测仪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自动监测阵发性房颤,分析其触发因素。结果2000例患者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阵发性房颤75例,检出率为3.75%,其中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为0.60%,心电监护检出率为0.50%,均明显低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有802次发作纳入研究。触发因素中房性期前收缩最多见,有714次,占89.03%,与其他各因素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阵发性房颤在夜间发作频率增加。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监测并明确诊断阵发性房颤,并明确其触发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室性早搏186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室性早搏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方法选择存在室性早搏(PVS)的患者186例,根据诊断分为病理组(有器质性心脏病组)106例和对照组(无器质性心脏病组)80例,动态心电图(DCG)记录24 h,人工识别PVS形态和与T波的关系,进行Lown分级和心率变异时域分析.结果两组间Lown分级有显著差异,器质性心脏病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h DCG监测,可及时明确诊断,及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8.
<正>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器质性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后者称为特发性心房颤动。由于无结构性心脏病,无心房增大,故特发性心房颤动表现为阵发性。P波离散度(Pwd)是指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同一心动周期中,不同导联最大P波时限(Pmax)与最小P波时限(Pmin)的差值,它反映心房内部和心房间不同部位非均质的电传导及活动[1]。本文旨在观察特发性心房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心功能不全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60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器质性心脏病组又分为心功能Ⅲ、Ⅳ级组(37例)和心功能Ⅰ、Ⅱ级组(23例);按心电图表现又分为心电图异常组(64例)和心电图正常组(33例);心电图异常患者再分为心房颤动组(24例)和非心房颤动组(40例);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血浆BNP浓度在器质性心脏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Ⅲ、Ⅳ级组与心功能Ⅰ、Ⅱ级组比较,心电图异常组与正常范围心电图组比较,P〈0.01;心电图异常组中,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患者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BNP对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心电图异常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对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96例疑似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试验组(n=48)。对照组采用心电图检查,试验组采用心电图联合UC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检出情况、总符合情况,并分析两种方法对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试验组房室肥大、ST-T改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心肌缺血有无冠心病征象、心律失常及左心室肥厚劳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UCG检查结果显示左心室肥厚11例,左室增大26例,左房增大3例;其中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及E/A>1的患者各有1、32和41例。试验组患者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UCG对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查可...  相似文献   

11.
双分支阻滞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航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69-70
目的:分析心电图双分支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双分支阻滞患者的年龄结构、病因、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60岁以上患者41例,占77.3%。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多见。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各种类型心律失常。超声心电图结果为60.3%的患者心房、心室增大或心房心室同时增大,主动脉瓣狭窄者占5.6%,左室射血分数(LVEF)〈50%者15例,占28.3%。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53例双分支阻滞患者中确诊冠心病31例,占58.4%。结论:双分支阻滞常发生于老年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心肌病、Lenegre病、Lev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钾血症等器质性疾病,其进展程度取决于基础心脏病性质和病程进展速度,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分为初发性、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前两者房颤发生时间多〈48h,是急诊经常要处理的心律失常,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伴快速心室率可造成程度不同的症状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时可能使心脏功能恶化,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心力衰竭(心衰)加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0例特发性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特点、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观察及双异丙吡胺治疗的结果作一分析,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本组30例的心房颤动均呈阵发性发作,均由心电图证实。2.本组经各种检查(如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向量图、心脏X片、血脂、乳酸脱氢酶、GOT、CPK,35岁以上者行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等检查)及至少随诊一年以上,均未发现有任何器质性心脏病依据。本组不包括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房颤者或50岁以上的老年人阵发房颤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合并房颤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单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收治的60例合并房颤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彩超、心电图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房颤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起病年龄、体重指数及男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女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率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体重指数、心率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合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 可通过体重指数、心率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评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发生房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邓洁  盖起明 《云南医药》2000,21(5):388-390
经导管射频消融 (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已成为较成熟的技术 ,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然而 ,PSVT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时 ,因这些病人有一定程度解剖结构和心功能的改变 ,施行RFCA治疗有一定特殊性。我院自 1995年开展RFCA以来 ,已有 141例PSVT患者进行了RFCA治疗 ,其中 2 8例并存有器质性心脏病的PSVT者接受RFCA治疗 ,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995年 7月~ 1999年 10月期间 ,共有 141例PSVT患者接受RFCA治疗 ,其中 2 8例患者并存器质性心脏病。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14例 ,年…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动态心电图检测常发现房颤伴长R-R间期的现象,此现象能否诊断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20例房颤伴长R-R间期≥2.0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房颤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急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使用安全性。方法对52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急性房颤的患者给予静脉负荷量胺碘酮(150300 mg),以1 mg/h静脉滴注6 h后,再以0.5 mg/min持续滴注42 h。结果 52例患者用药1 h、2 h、6 h、24 h、48 h心室率分别为(121.3±11.7)、(111.5±9.3)、(94.7±8.7)、(88.4±8.6)、(84.2±7.3),比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明显好转。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急性房颤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我们自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二年对120例60例以上老年患者作心电图检查,其中心房纤颤38例,对其特点进行分析。材料本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82岁,平均65岁。其中冠心病27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风心病2例,肺心病1例,甲亢心脏病1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电图诊断:快速型房颤21例,中速型房颤15例,房颤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快速型房颤病人用西地兰控制了心室率,对于10例阵发性房颤病人曾用西地兰、奎尼丁、乙胺碘呋酮等治疗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心率过缓型房颤,经安置心脏起搏器后复律;1例甲亢心脏病经用地高辛和β受体阻滞剂后心室率控制在7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新一代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伊布利特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效果、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3年3月本科室治疗的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10min一次性静脉注射伊布利特1mg,观察转复率、转复时间、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伊布利特对阵发性房颤转复成功55例,成功率80.8%,平均转复时间26.7min,最快转律时间为3min,最长转律时间138min。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1例非持续性单型性室速,4h内自行消失。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持续性单型性室速、阿斯综合征1例,电复律终止;发生非持续性单型性室速1例,4h内自行终止。未发生尖端扭转性室速,未发生严重心动过缓、加重、低血压,无死亡病例。结论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伊布利特转律快速、有效、安全;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救完备的情况下,可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动态心电图检测常发现房颤伴长R-R间期的现象,此现象能否诊断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20例房颤伴长R-R间期≥2.0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