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以及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经济因素、情感因素、身体因素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进行护理干预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情感因素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经济因素、身体因素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情感因素,但对经济因素和身体因素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综合康复对中青年大面积烧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6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治疗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团队综合康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26.70±3.60)分低于对照组的(37.84±3.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关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为(72.45±10.02)、(78.13±10.46)、(59.81±8.39)、(86.52±16.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33±9.95)、(59.76±9.73)、(45.04±7.44)、(67.35±12.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实施多学科团队综合康复,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还可以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及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8例患者,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感受负担得分。结果护理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分别为(52.68±4.44)分、(35.39±3.32)分;经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分别为(63.83±5.68)分、(26.42±2.29)分;经配对t检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明显升高,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明显降低,均有P<0.05。结论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自我管理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娜  郑华 《现代临床医学》2020,(6):441-443,47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肿瘤科收治的90例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生活质量,并进行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调查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抑郁状况。方法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00例神经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92%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7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结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自我感受负担和抑郁,该类疾病病程长使患者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因而,护理人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使患者能够乐观的面对疾病,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及家庭支持度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存在自我感受负担的9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家庭支持配合,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感受负担情况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体健康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自我感受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感受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8.
崔丹  赵冰冰 《哈尔滨医药》2023,43(3):108-110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73 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评估所有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轻度负担组、中度负担组及重度负担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患者社会支持度,比较不同自我感受负担程度患者的SSRS评分,并分析晚期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73 例晚期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轻度 28例(38.36%),中度负担30 例(41.10%),重度负担15 例(20.55%);重度负担患者SSRS评分低于中度、轻度负担患者,且中度负担患者SSRS评分低于轻度负担患者(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晚期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度呈负相关(r=-0.761,P<0.001);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度低是晚期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OR=1.296,P<0.001).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110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调查DR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统计分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中有自我感受负担53例,占48.18%(53/110)。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居住地、婚姻状况、工作情况与DR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发生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关系、社会支持水平与DR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及以下、家庭月收入低于5 000元、医疗费用自费、家庭关系不和睦、社会低支持水平为DR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偏回归系数=2.096、1.085、0.812、1.438、2.461,优势比=8.131、2.960、2.253、4.213、11.717,95%可信区间:3.409~19.398、1.349~6.495、1.050~4.834、1.899~9.34...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由于缺血或出血引起的急性局部、短暂或持久的脑损害,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的一组疾病。根据卫生部的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脑血管病新发病例有250万人,而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人多达150多万,其中脑梗塞患者约占60%~80%。另外,在存活下来的脑血管病患者中,非常容易再次或多次发病,大约有四分之三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7月乳腺癌术后患者74例,根据患者入院单号、双号平均分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方法,不仅可以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提高,同时有助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06~2020-10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接收的60例AMI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1周采用自我感受负担表(SPBS)评估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情况,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的SPBS评分,分析可能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社会支持度低下、生活不能自理、自我效能差的AMI后心律失常患者SPBS评分均高于社会支持度良好、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自我效能良好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特征的患者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支持度低下、生活不能自理、自我效能差均是导致AMI后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评分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会支持度低下、生活不能自理、自我效能差均是AMI后心律失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重的危险因素,临床可制定针对性措施,以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3.
14.
自我管理培训课程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培训课程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将180例初发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住院期间和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规范的自我管理课程培训,调查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结果 两组患者在分组前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出院前和出院后六个月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规范的自我管理培训课程可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5.
任玲 《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74-176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眼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治疗的白内障疾病患者,总计92例,在患者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对照组(n=46)采取眼科常规护理,观察组(n=46)辅助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1周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进行评价,观察组身体负担(7.30±2.10)、情感负担(12.50±2.50)、总分(23.50±3.50)均低于对照组,P <0.05;1个月后应用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组调节能力(13.20±1.50)、远视力(19.50±1.50)、读和精细工作(14.20±1.30)、日常生活能力(25.80±2.05)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1个月后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护能力,观察组评分(130.50±4.50)高于对照组,P <0.05;自制百分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观察组(97.83%...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自我护理起源、发展、常用的测评工具,以及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和社会支持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护理与配偶亲情支持对年轻乳腺癌女性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已婚,年龄≤40岁,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护理,不包括对配偶的健康宣教,可自行陪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发放自制SPB原因调查表,针对引起负担感受的集中因素,与患者共同制定健康促进计划,增加自我效能干预,并对配偶健康教育,要求其全程亲情支持,共同实施护理干预,干预过程均贯穿住院全程.SPBS量表评价入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SPB程度,同时出院6个月采用FACT-B4.0量表测定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SPB总分、身体因素评分、社会因素评分、情感因素评分分别为(18.22±1.10)、(8.55±1.02)、(6.48±0.85)、(5.42±1.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26±2.20)、(12.88±2.86)、(10.78±2.48)、(12.26±2.20)分,且出院后6个月,生理情况、家庭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乳腺附加关注维度评分为(24.55±3.02)、(20.88±0.85)、(20.56±2.85)、(24.42±1.80)、(24.42±2.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0.25±2.35)、(10.78±2.48)、(14.78±2.22)、(14.86±2.40)、(18.26±2.30),总体生活质量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效能干预与配偶的全程亲情支持护理,可充分发挥有力的社会-家属-患者合力效应,对青年乳腺癌女性患者的自我疾病起到正性恢复作用,消除自我负罪感,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疾病应对能力,改善预后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瘫痪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青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0):783-784
通过对12名脑卒中瘫痪患者的家庭康复护理,在一般护理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患者和家属三方面的潜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红艳 《首都医药》2021,(7):147-148
目的 分析时效激励式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DN)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5例为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47例为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时效激励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依从性.结果 干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