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63例丙型肝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观察护理对策。结果 63例丙型肝炎患者在应用干扰素过程中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的患者有31例,主要表现为流感样反应;关节疼痛、乏力;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下降;上腹部不适以及,脱发。通过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控制和好转,未对治疗产生影响。结论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治疗期间应仔细观察和护理,促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以及对护理对策的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根据该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结果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41例,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有乏力、关节疼痛、腹部不适、流感样反应等。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和控制。结论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和改善不良反应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探讨减轻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患者能足量足疗程使用干扰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结果 78例患者中出现流感样综合征的50例,占64.1%;乏力32例,占40%;食欲不振、恶心25例,占32.5%;失眠15例,占19.23%;烦躁不安6例,占8%;脱发5例,占6.41%。给予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均能足量足疗程完成干扰素的治疗。结论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是可预见和可处理的,通过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干扰素治疗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贺红旗 《中国药师》2012,15(7):1013-1014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在本院给予PEG-INFα-2a和利巴韦林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程48周,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流感样症状发生率71.4%(25/35)、白细胞减少发生率80%(28/35)、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14.3%(5/35)、神经精神症状发生率20%(7/3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近2005年6月至2007年8月,我们对64例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进行了观察,并针对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有效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50例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干扰素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进行详细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50例患者中出现流感样副作用的有25例、占50%;乏力、纳差、关节痛的15例、占30%;出现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的有9例占18%;出现上腹部不适的4例、占8%;及出现脱发的1例、占2%.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使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绝大部分患者(92%)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经过仔细观察、治疗及护理,病人可以耐受.只要医务人员及时治疗及护理,病人就可以顺利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诱发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180例应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隔日60μg/次皮下注射及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隔日睡前60μg/次皮下注射及护理干预,观察不良反应并记录,2周后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24例出现失眠、多梦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干预组11例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1例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干预组有8例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极少数病例出现精神抑郁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行为,能减少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这120例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治疗3个月后后对这120例患者进行遵医行为的调查。结果对照组有24例患者能完全遵照医嘱,占对照组总人数的40.0%;研究组有51例丙型肝炎患者能完全进行遵照医嘱,占研究组总人数的85.0%。结论从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曹冬凌 《医药世界》2013,(10):739-741
目的探讨及分析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使用干扰素的慢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肝炎患者(包括7例丙型肝炎,69例乙型肝炎),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干扰素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对于干扰素治疗的依从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两组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治疗,干预组患者对于使用干扰素治疗依从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对于依从性人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于皮肤红肿、局部疼痛、失眠、体重减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干预组患者的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的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派罗欣治疗后的心理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应用派罗欣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在给予患者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最终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果 36例丙型肝炎患者在应用派罗欣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乏力、脱发和失眠等,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结束之后转氨酶水平正常,获得持续应答。结论对于应用派罗欣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针对不良反应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慢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实施相应护理策略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对210例慢性肝炎患者注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观察,发现诸多护理问题和潜在危险因素,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临床护理验证,对慢性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临床观察与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干扰素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时的痛苦,使药物能最大限度的控制病毒数量。同时对接受治疗患者有效的知识宣教和心理支持的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静 《黑龙江医药》2014,(1):206-208
我国病毒性肝炎中慢性丙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我国的丙肝感染者约3800多万人,区别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高达80%的患者转为慢性感染,如不进行及时和正确的抗病毒治疗,相当比例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2α)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目前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良好的病毒学应答可使慢性丙型肝炎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给广大丙型肝炎带来福音。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复杂而多样,是临床减少使用剂量及停药的主要原因。针对病人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重视并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活护理及健康指导工作,使患者能顺利完成整个疗程结束,以期获得满意的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α-干扰素治疗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常见不良反应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67例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类型。结果IFN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早期发热、肌酸骨痛、皮疹、烦躁、白细胞减少、精神焦虑等。结论为了保证治疗过程顺利,做好治疗期间患者的护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普通干扰素应用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60例应用普通干扰素的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应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前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加强对干扰素治疗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使其更好的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α-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88例丙肝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8例患者中,6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68.2%,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α-干扰素治疗丙肝不良反应较明显,因此,临床治疗中要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观察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感染科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52例,按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6例,A组对患者采用隔日加用干扰素α配合利巴韦林药物治疗,B组给予患者每日加用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疗效及肝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B组ALT复常率、HCVRNA转阴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应。结论每日加用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值得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184例,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2例,2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运动等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血清HCV-RNA、FPG、2 h PG、Hb Alc、DSES评分在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PG、2 h PG、Hb Alc、D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抗HCV-RNA治疗有效率为55.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改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方面有重要意义,为今后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干扰素的治疗提供有效可行的护理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干扰素-α对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应用干扰素-α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丙型肝炎患者6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6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5例出现甲减,1例表现为甲亢。甲状腺抗体多有不同程度升高,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干扰素-α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过程中可以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疾病。这类疾病的易感因素包括性别、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发病机制可能是干扰素-α的免疫调节作用或对甲状腺的直接作用。所以,在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均需要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抗体水平,并及时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惠芬 《抗感染药学》2010,7(4):288-290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过程中致药物不良反应(ADR)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3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致ADR及其护理的对策分析。结果:39例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患者中,通过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并加强对患者合理用药的指导,37例患者(除2例外)完成治疗疗程。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导致的ADR应加强护理,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完成预定的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感染科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对4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干扰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各种不良反应的分布情况、出现时间及表现形式,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2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398例,占95%,其中214例合并两种以上不良反应,占51%。绝大多数患者经过对症处理、调整方案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继续治疗,有46例停用干扰素,改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结论我院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文献报道高,主要由于患者病情较复杂,另外也由于对住院患者监测频率高,处理比较积极。住院期间未出现导致患者死亡或留有后遗症的严重不良反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不良反应千差万别,治疗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并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