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血液标本平均分为两份后置人两组试管中,A组试管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B组试管血液标本未经溶血处理,对两组血液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验,观察其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标本BUN、UA、Cr、TG、Na+、Cl-、Ca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组AST、ALT、LDH、CHOL、K+及AMS水平明显高于B组,ALP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后可使较多生化检验指标出现明显变化,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若出现标本溶血,可通过样品空白方法降低溶血产生的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检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118例进行生化检验的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例标本平均置于2个试管中,并分别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自然分离处理,观察组给予人工溶血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标本检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CK)及钾离子(K+)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葡萄糖(GLU)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BUN)及白蛋白(AL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过程中,标本溶血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为此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不断提升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溶血血液标本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检验科体检的健康受检者100例,早晨采集受检空腹静脉血液标本,将受检标本均分为两部分,分别进行常规与溶血后生化检验。结果溶血组生化检验项目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钾离子、总胆固醇的水平与非溶血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生化检验中碱性磷酸酶的水平与非溶血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项目中部分检查结果与溶血密切相关,在实际检验工作中需要对溶血情况密切关注,如有发现应当重新抽血完成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8例,分别抽取其血液标本10mL,利用不同的搅拌力度使标本发生轻度溶血、重度溶血和未溶血。分别对其进行临床生化检测,并对三组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发现轻度溶血和重度溶血均会对LDH、HBDH、CK-MB、GLU、UREA、UA、CRE等生化检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且重度溶血标本还会对apoA1、ALB、HDLC、Ca等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结论溶血标本会使临床上诸多生化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在标本采集、运送、测量及保存过程中应给予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中选择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2份标本,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处理,其中一份未溶血标本设为A组,另一份做溶血处理,设为B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生化检验,并对2组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A组TBIL、DBIL、TG、AST、ALT、TP、CK、K+、Ca2+、P、LDH、CHOL、rGT水平与B组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对比UA、BUN、GLU以及Cr则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较多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为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应尽可能避免标本出现溶血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效果。方法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健康体检者,所有体检者均采血5 m L,平均装入2支试管中,1支采用常规处理送检作为对照组,另外一支采用人工溶血处理作为实验组,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血液标本的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固醇(CHO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血尿酸(UA)、白蛋白(AIb)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的时候,如果发生溶血现象,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会明显降低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和预防血液标本溶血的措施。方法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5ml分别注入A、B两组试管里,A组为实验组,标本经人工溶血处理,B组为正常对照组,对A、B两组标本分别进行临床生化常规项目的检测。结果 A组(溶血组)中AST、ALT、ALP、LDH、K+、CHOL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TG、GLU、UA、Cr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小,溶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避免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的发生,如发生溶血现象,应该重新采血,否则应在报告单上注明,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健康体检者70例,采集两份血液标本,一份为溶血标本,另一份为未溶血标本,检测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金属离子检测水平。结果非溶血组AST、ALT、TP、ALB、γ-GT、Tbil、Dbil及ALP等肝功能指标及Na~+、Cl~-、Ca~(2+)及K~+等金属离子指标与非溶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溶血标本会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溶血会引起一些生化项目结果的变化,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中515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标本,其中男462例,女53例;年龄在20~45岁,其中有溶血标本21例,重新抽取21例溶血标本为对照组。结果 515例健康体检人群血液标本发现溶血对BUN、ALP、AMY、GLU、DBIL测定结果影响较小,测定值溶血和溶血标本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ALT、AST、LDH、TBIL和K溶血后测定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标本溶血成为影响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液生化检验是医院中比较常见的检验项目,它为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所以生化检验结果应结合临床实际表现做出准确合理的分析,避免结果不准确导致误诊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120例进行身体检查的健康体检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并将静脉血标本分为2份,每份2 ml,选取其中120份标本作为常规组,另120份标本作为溶血组.常规组进行常规的生化检验,溶血组诱导溶血之后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随机在2017年4月一2018年4月就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中抽取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受检者5ml血液作为样本,将其分别保存在2支试管中,每支各2.5ml,并将其分别标注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血液样本常规送检,研究组血液样本则进行人工溶血送检,检测两组生化检验项目,对两组血液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TP、ALT、AST、LDH、CHOL、K~+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ALP与GLU指标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TG、BUN、UA、Cr等指标水平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具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临床的诊断,因此,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对临床生化检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脏生化中分级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110例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组,选取本院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并分析两组血液样本的各项生化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受检者各项检验指标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级检验方式检验效果明显优于拉网检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生化中应用分级检验方式,准确度与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血液标本100份,将溶血前标本设为对照组,将溶血后标本设为观察组,分别进行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检验,比较溶血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分组检测,对照组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1.12±1.34)U/L,丙氨酸转移酶为(22.23±1.76)U/L,碱性磷酸酶为(80.32±2.12)U/L,总胆红素为(11.21±1.67)μmol/L,直接胆红素为(3.78±0.12)μmol/L;观察组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5.34±2.12)U/L,丙氨酸转移酶为(29.76±2.34)U/L,碱性磷酸酶为(85.87±2.76)U/L,总胆红素为(26.12±1.89)μmol/L,直接胆红素为(3.12±0.23)μmol/L。可见,溶血前后的肝功能检查各项生化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血液标本在进行临床生化检验时会严重影响检测数值的准确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血液采集流程的监管,提高检测质量,确保生化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曾强 《中国实用医药》2014,(29):103-104
目的分析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人员采取10 ml血液样本,5 ml制备成溶血的血清标本;5 ml血液样本制备正常血清标本检测各项指标后取不同量溶血血清制备或溶血浓度不等的标本再次检测,比较分析溶血前后观察对象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溶血后观察对象的血液标本中的血糖,酸性磷酸酶要低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溶血后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蛋白、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总胆固醇、尿酸、三酰甘油等检测值均高于溶血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度不一样的溶血样本会对生化检验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检验过程中应避免溶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时溶血对其准确性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将同一标本分成2份,其中一份作为血清标本未溶血(未溶血组),另一份血清标本溶血(溶血组)。对两组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并且对血清血红蛋白的浓度进行数值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溶血组血标本高于未溶血组标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的结果会受溶血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溶血标本导致不同的检验结果,此外生化检验的结果与血清中Hb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血清Hb浓度可以有效地校正生化检验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并寻求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前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其入院先后顺序对其进行简单的编号,并按照编号的奇偶性进行研究分组,奇数44例划入对照组,偶数44例划入研究组。采集所有患者血液样本4 mL,研究组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对照组血液样本则不进行溶血处理,对比两组血液样本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样本的ALT、AST、CHO、CK、TP、ALB等指标,发现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比两组样本的TBIL、DBIL指标,发现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样本的TG、UA、BUN、Cr等指标,未发现两组间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造成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关措施避免溶血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8月接收的51例健康体检患者,采集其血液标本。将所采血样本分为两份,各2.5ml。对照组血液样本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开展生化分析;观察组血液样本首先开展溶血,后开展生化分析。结果:组间检验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AST,LDH,K,CKMB,GLU指标数值均大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在ALT,ALP,CHOL,BUN,CR,TG等指标的对比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血会对患者AST,LDH,K,CKMB,GLU等指标产生影响,临床检验中应避免溶血现象的产生,防止影响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为后期临床诊断提供医学参考。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84例血液检测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体检科自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挂号的编号顺序,随机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就一般自然分离处理(对照组,n=42)与人工溶血处理(观察组,n=42)的检测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从这些指标方面分析,即总胆固醇(CHOL),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钾离子(K~+)、丙氨酸转氨酶(ALT)指标对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用t检验后,均证明(P<0.05)。结论针对血液检测者,实施人工溶血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血液检测准确率,避免异常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正常人的血液作为标本,采用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对标本溶血前后进行检测,观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溶血对BUN、Cr、TG、HDL无影响,对ALT、CK-MB、ALB、CHO影响显著。结论溶血对部分生化指标影响显著,在采集血液过程中,要避免不规范的操作造成溶血,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104例患者血液标本,随机将10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不同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状态等处理,对比检验结果。结果不同采集部位、送检时间及溶血状态均会影响检验结果。结论为提高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采集血液标本时为控制误差,减少不合格标本,实施有效的管理干预血液标本的采集,会明显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