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全球性急性传染病,EV71和CoxA 16为主要病原,多发生于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重症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系统相关疾病,有较高竹病死率和致残率,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循环衰竭。流行周期约为3至4年。重症患儿进入ICU救治,严密监测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危重症患儿强调“三早三基”。早期降颅压,旱期气管插管,旱期抗休克处理。把握三项基本处理:及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掌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指征,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饶市重症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2013年共168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和部分普通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查找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采用Epidata 3.0软件对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普通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录入,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EV71型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学危险因素,〈3岁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年龄段,余干县区域因素是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散居儿童为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危人群。结论为有效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应根据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制订手足口病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3.
袁帅 《家庭医药》2016,(6):168-169
目的:了解2009-2014年睢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睢县2009-2014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结果:2009-2014年,睢县共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61例,年均发病率为3.35/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365,P<0.001)。发病主要集中在4-5月。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125,P<0.001)。1~3岁儿童发病数占87%。结论:睢县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散发为主,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有明显的高发年和高发季节,应在流行季节和流行年份加强重点人群的管理和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主要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ekievirus 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1].该病好发于夏秋季,常在婴幼儿中间造成暴发流行[2],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3],少数患儿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易发生死亡[4].为了探明唐山市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探讨重症病例的病原学特点,我们对唐山市2009年75例手足口重症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特点和影响因素,为HFMD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垣县3个卫生单位诊治的272例HFMD患儿和136例非HFMD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1)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4月份(76例)和5月份(81例),占病例总数的57.72%。男女比例约1.8:1;3岁和4岁儿童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2.35%和36.03%。(2)单因素分析显示:HFMD组患儿便后不洗手、HFMD接触史、散居儿童、家长HFMD预防知识缺乏、主要监护人学历偏低的构成比高于非HFMD患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FMD接触史和便后洗手的OR值分别是3.019和0.453。结论HFMD以3、4岁儿童最多,流行高峰在3、4月份,HFMD接触史是危险因素,便后洗手为保护因素,开展健康宣教,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HFMD接触性传播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死亡病例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12月北海市承担手足口病诊治医疗机构上报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北海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49例,其中死亡15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7:1;病原学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核酸阳性107例,阳性率为71.8%,(死亡病例阳性率100%);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分析:皮疹不典型或无皮疹、初步诊断不明确、呼吸急促或不规则、面色苍白、肢体震颤、眼球运动异常、粉红色泡沫痰发生率在死亡病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部分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因皮疹不典型或无皮疹给早期诊断治疗带来困难,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肢体震颤、眼球运动异常、呼吸急促或不规则、粉红色泡沫痰、面色苍白、EV71核酸检测阳性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2010年首例成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手足口病(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以柯萨奇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型为主;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该病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诊疗中的经验教训,为降低手足口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5—2009年多家医院收治的33例死亡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HFMD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儿童,均有发热、呼吸困难和精神差,29例出现皮肤粘膜疹,多数病例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胸片观察到发展迅速的肺实变影。部分尸检发现肺水肿、肺出血;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脑炎、脑膜炎和脊髓炎。结论早期诊断出重症病例及有效对症治疗是降低HFMD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宋和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495-496
目的通过观察我区院的106例临床病例,总结出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奠定了基础。方法以这10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借助于现代的研究方法,细致认真的分析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病情的转归情况。结果 106例病例中有54例男患儿,52例女患儿,都是2~4岁,平均3.6岁,观察了7d。该病是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多发生在春季,潜伏期短,发病快,特征明显。结论通过分析上述病例,观察其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预防方法,有效地阻断了其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死亡原因。方法对该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20例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取咽拭子和肛拭子检测病原菌,行胸部X线检查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并对5例死亡患者的尸检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儿均有发热、呼吸困难、口唇发紫和精神状况差等临床表现,其中粉红色泡沫样痰8例(40%),口鼻白色9例(45%),严重头痛6例(30%),咳嗽5例(25%),呕吐2例(10%),肺部出现湿罗音16例(80%),皮疹18例(90%),据患者入院前和入院后的血常规对比发现各项指标均升高。肠道病毒阳性8例(40%),且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重症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快的疾病。重症手足口病死亡原因为家属原因、医师原因及患儿自身因素。结论据临床表现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尽早治疗可降低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陆朝国  杨鋆  喻仙  蒋智  俞玫  赵玲  舒莎 《贵州医药》2016,(8):879-881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主要以 EV71(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 CoxA16(coxsachie virus A16,CoxA16)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1]。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首次发现手足口病以来,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流行,卫计委于2008年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2]。贵阳市于2009年起发生手足口病流行,且连续4年保持较高的流行态势,2009~2012年发病例数分别为6402、18400、13242、22541例,发病率分别为164.18/10万、471.85/10万、303.89/10万、521.20/10万。为了探索手足口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以便在今后预防控制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我们就贵阳市两家手足口病定点医院2010~2012年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对今年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足口病住院患者456例,男性285例,女性171例,男女比例为1.7∶1,年龄8个月~21岁,平均为3.5岁,其中<3岁者368例,占80.7%;>14岁者4例。郑州市区134例,占29.4%,农村或市郊322例,占70.6%;4~6月份为发病高峰。本组临床特征为:①EV71感染率高,咽试纸经PCR核酸扩增实验室检测EV71阳性者118例,占25.8%。②并发症多,本组有不同程度并发症者68例,表现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19例;神经源性肺水肿6例,神经系统损伤43例。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年龄<3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空腹血糖升高及热程长是发现重症病例的重要线索。结论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但重症患者救治困难,预后极差,早期发现重症患者,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邓军霞  吕勇  潘家华  张彦萍  熊梅 《安徽医药》2015,19(11):2135-2136
目的 分析安徽省2 375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有效防治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诊治的2 37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375例患儿中普通病例2 131例(89.73%),重症病例244例(10.27%)。全年各月均有手足口病病例,以4~7月份发病例数较多。2 375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1 433例,女942例,男女比为1.52 ∶1。手足口病患儿年龄分布以小年龄组为主,3岁以下儿童占全部病例的68.93%,5岁以下儿童占全部病例的90.23%。城区儿童(76.21%)多于乡镇儿童(23.79%)。散居儿童(68.00%)多于幼托儿童(27.75%)和学生(4.25%)。重症病例与普通病例在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地区、职业分布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安徽省手足口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别、年龄、地区、职业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尉氏县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临床特点及重症病例的特征,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救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558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优势毒株为EV71,高发人群为1~3岁的散居儿童,全年中发病率最高的月份为3~5月(占68.28%),有接触史为主要发病原因,重症病例占比例较大,主要症状为高热、出疹部位多、先发热后出疹、精神差、惊颤、呕吐、肢体抖动等一种或多种症候。结论在手足口病流行高发季节,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特别是高危儿童家长防范意识,避免密切接触是十分必要的。加强重症病例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救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菏泽市儿童多次罹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手足口病再次罹患提供依据。方法从39111例病例中筛选出多次患病的儿童,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年1月~2012年6月,共监测到手足口病个案39111例,其中再次罹患手足口病个案222例,发生率为0.57%;3岁以下儿童易发,占96.85%;男孩发病是女孩的2.42倍;病原学检测以EV71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结论儿童多次罹患手足口病存在明显季节、年龄差异。病原型别多、分布广泛,可能是儿童再患手足口病发生较频繁的主要原因,应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减少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感染科3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根据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在精神状况、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高热、肢体颤抖、四肢冰凉和淋巴细胞数等方面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其中,重症组患儿入院时,年龄较小、精神较差、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高热、肢体颤抖、四肢冰凉等表现多于轻症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增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差、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高热、四肢冰凉、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心呕吐、高热、呼吸急促、四肢冰凉、白细胞数目升高是手足口病发生重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精神差,病程中伴有高热、恶心呕吐、四肢冰凉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数目升高。对于具有以上临床特征的患儿,需高度警惕,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邢台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振平 《河北医药》2009,31(22):3144-3145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在少数患者中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先后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我市今年疫情来势凶猛,重症病例明显增多,为了解我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重症病例的发病因素,我们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市20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重症病例进行病原学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耿蓉娜  闫春明  王伟秀 《河北医药》2012,34(9):1393-1394
手足口病是柯萨奇病毒A16、肠道病毒71等肠道病毒血清型引起的全球性幼儿和儿童常见传染病[1].近年来,手足口病发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155 525例,死亡253例,报告及死亡病例中均以婴幼儿为主[2].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病房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这2年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死亡病例特点,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重症手足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美群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23-124
目的 对2010年的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的病例定义及分型诊断标准,2010年在本院诊断出的手足口病共657例,统计发病概况、性别年龄分布、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进行荧光PCR测定及病毒分型.结果 全年各月均有确诊病例,其中4~6月为发病高峰期,11~12月为发病小高峰.死亡患者均为儿童,死亡发生在4~6月.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且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3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人数逐渐降低.死亡病例中主要集中在0~3岁患者.首次临床表现特征分析发热比例最大,为67.0%,其次为发热并皮疹,比例为21.6%,最后为皮疹,比例为11.4%.临床表现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657例患者进行病原学监测,其中轻症患者中EV71检出率为12.8%,Cox A16检出率为47.6%,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为7.6%;重症患者中EV71检出率为70.0%,Cox A16检出率为0,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为0;死亡患者中EV71检出率为75.0%,Cox A16检出率为0,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为0.结论 手足口病好发于0~3岁儿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EV71感染患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当患儿发热时间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抽搐、意识障碍、心力衰竭等,就要考虑此型病毒感染,临床工作中要认真对待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的主要相关因素及更合理、更有效治疗方案及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SAP患者行回顾性分析不同病因、病期及治疗方案对SAP死亡率的影响,分析死亡因素。结果本组120例SAP,死亡12例,总死亡率10%,死亡最短时间为住院后16个,最长为术后30d。早期病例主要死亡原因为休克,心衰、肾功能衰竭、ARD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后期病例主要死亡原因为细菌或真菌感染。结论不同病因、病期治疗方案对SAP死亡率有影响;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胰周脓肿引流不及时、不彻底;忽视SAP霉菌感染问题;忽视CT扫描在SAP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