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晓玲 《河北医药》2012,34(9):1327-1328
目的 研究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1年4月住院行腹膜外剖宫产的产妇360例与同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380例进行比较,对比观察2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术式总手术时间、术后肠胀气、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赵素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8):1157-1158
目的:探讨侧入式侧边撕拉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1月间住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405例,包括行侧入式侧边撕拉式腹膜外剖宫产的产妇198例(观察组)及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207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侧入式侧边撕拉法腹膜外剖宫产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剖宫产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行简易腹膜外剖宫产,对照组3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数、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等。结果两组间肛门排气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有利于术后病人恢复,胎儿宫内窘迫不是该术式的禁忌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剖宫产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行简易腹膜外剖宫产,对照组30例行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数、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等。结果 两组间肛门排气时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有利于术后病人恢复,胎儿宫内窘迫不是该术式的禁忌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优越性。方法对128例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观察组)和128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从切皮到取出胎儿的时间、总手术时间、新生儿评分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切口甲级愈合情况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未进行腹腔内操作,避免了腹腔黏连、肠梗阻,并发症少,术后胃肠恢复快,操作简单,对于再次剖宫产患者优越性更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入院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产妇86例与同期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86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等情况.结果 改良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情况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新生儿评分以及新生儿体重与传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对产妇分娩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曹雪梅 《淮海医药》2009,27(6):488-489
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4月住院行侧入式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产妇20例与同期行传统的腹腔内子宫下段式剖宫产术的产妇20例进行比较。对比观察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创伤小,时间短,对机体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新式剖宫产产妇中不缝合膀胱子宫返折腹膜与腹壁腹膜对于再次剖宫产手术造成的不利因素.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住院部7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进行分析,首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有缝合腹膜产妇38例作为对照组;首次剖宫产为新式剖宫产,没有缝合腹膜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盆腔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产妇在手术出血量、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造成盆腔粘连比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不仅增加了再次剖宫产手术难度,还延长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式改良剖宫产术的操作特点及临床实践价值。方法分析本院改良新式剖宫产术60例与60例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新式改良剖宫产术适用于所有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横弧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横切口)和观察组(子宫下段横弧形切口),每组各8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横弧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疗效显著,对孕妇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横切口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施行横切口腹膜外剖宫术178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甲级愈合率、新生儿窒息率、术后病率、平均住院时间等,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纵切口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20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纵切口腹膜内剖宫产术,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结论横切口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化腹膜外剖宫产术式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100例有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半腹膜外组50例,腹膜外组50例。半腹膜外组采用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式,腹膜外组采用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结果半腹膜外组胎儿娩出困难需产钳助产率为4%,腹膜外组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半腹膜外组一过性血尿发生率为4%,腹膜外组为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腹膜外组和腹膜外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排气时间、新生儿1minApgar评分5~7分、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半腹膜外剖宫产术同样具有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的优点,还有手术方法简单、胎儿娩出迅速、膀胱损伤小、能探查附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对手术后效果影响。方法:对2000年7月~2001年7月在我院行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68例,分成缝合腹膜组与不缝合腹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术后切口愈合方面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不缝合腹膜组在手术后发热,腹壁切口延期愈合方面与缝合腹膜组差异无显著性,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上比缝合腹膜组少。结论: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早、疼痛轻等优点,不会增加腹腔脏器粘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三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1999年12月-2003年2月收治的268例需行剖宫产的孕妇分为3组:观察组(A组)为改良新式剖宫产90例,对照组(B组)为子宫下段剖宫产组90例,对照组(C组)为腹膜外剖宫产组88例。3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在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中出血、术后24小时切口疼痛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组改良新式剖宫产胎儿娩出时间短、手术总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疼痛轻、排气快、病率少,是目前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的方法、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6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与同期150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24 h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2~24 h出血量、术后病率、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产后42 d复诊,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子宫大小均恢复正常。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同时也避免再次手术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比较全层缝合法与分层缝合法对形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经等量电脑随机方法分组,每组50例,A组实施全层缝合法(包括子宫内膜),B组实施分层缝合法(不包括子宫内膜),比较两组产妇缝合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产妇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形成率明显低于B组,憩室容积明显小于B组,憩室肌层厚度明显厚于B组(P 0.05)。结论 与分层缝合法比较,全层缝合法能更有效地控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的形成,可积极促进子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剖宫产术式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再次剖宫产腹腔粘连情况,观察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为新式剖宫产(新式组)52例及初次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组)42例的切皮到取胎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压波动、肌肉松弛、术后24 h内使用镇痛剂、术后48 h内肛门排气、切口愈合、住院天数、再次剖宫产术下腹部粘连等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组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48 h内排气病例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次剖宫产术下腹部粘连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腹式横切口剖宫产不同切口处理方法对产妇术后恢复、伤口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8例,按照产妇自主选择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选择新式剖宫产手术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选择改进的剖宫产手术的48例产妇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产妇腹膜前筋膜出血情况、腹壁下血管损伤情况及腹腔内视野暴露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腹膜前筋膜出血现象和腹壁下血管损伤现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内视野暴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的剖宫产手术对产妇术后恢复和伤口的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8,(1):20-22
目的:分析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阴道试产产妇作为阴道分娩组,并选取同期45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剖宫产产妇作为剖宫产组。分析产程中出血总量、产程、产后住院观察时间、住院费用、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体重等基本情况的差异。比较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出现切口愈合不佳和产后出血的比例。结果:阴道分娩组产程中出血总量、产程、产后住院观察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体重等基本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产褥期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佳和产后出血的比例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条件的阴道试产方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具有良好价值,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加速产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再次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剖宫产纵向切口,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横向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子宫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再次剖宫产时,采用下腹部纵切口,有利于子宫的恢复,预后显著优于横切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