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不同浓度肝素及不同浓度硫酸鱼精蛋白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的影响 ,了解该实验对PT、APTT真实结果及正确分析和判断。方法 :采用 0 .1U/mL~ 2 .0U/mL肝素 ,1.0 μg/mL~ 2 0 μg/mL硫酸鱼精蛋白 ,测定 2 4 0份随机标本分成的各组血浆标本的PT、APTT及加入上述试剂后的PT、APTT时间。结果 :肝素活性在 2 .0U/mL以下时对PT无明显影响 ,硫酸鱼精蛋白在 10 μg/mL以下时对PT、APTT亦无明显影响。肝素在 0 .2U/mL时对APTT影响非常明显 ,两者呈相关 (r =0 .98,P <0 .0 5 )。讨论 :临床上可采用回归方程△APTT =1.2 2 +30 .4 1A(A为肝素活性U/mL)回归方法验证 ,也可以用加硫酸鱼精蛋白中和后复测APTT的方法来纠正肝素对APTT的影响 ,对DIC的动态监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T、APTT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素、EDTA、枸橼酸纳对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测定值的影响。方法 用SysmexCA15 0 0型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混入不同浓度肝素的枸橼酸盐抗凝血浆PT、APTT的值 ,同时检测用EDTA抗凝的血浆PT、APTT的值。结果 当血浆中肝素浓度小于 0 .0 4 2U/ml,对APTT测定值无影响 ,当血浆中肝素浓度小于 0 .16 7U/ml,对PT测定值无影响 ;EDTA抗凝的血浆测PT、APTT值 ,明显高于枸橼酸盐抗凝血浆 (P <0 .0 1)。结论 肝素治疗应个体化 ,在静脉采血时应严禁污染肝素 ,禁止在套管中采血 ,禁止用EDTA真空抗凝管抽血做PT、APT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红素浓度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的影响,从而得出其校正公式。方法测定不同胆红素浓度血浆的PT和APTT,应用二次回归方程进得出校正公式。结果胆红素浓度在低于20.1μmol/L时,对血浆PT及APTT的检测结果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胆红素浓度增高时,PT及APTT的结果随着升高。结论轻度胆红素浓度升高对血浆PT的影响不明显,但明显升高的胆红素浓度可能对PT及APTT的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STA Compact血凝仪对肝素抗凝治疗患者标本进行测定,给出肝素剂量在最佳抗凝效果时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参考范围.方法:检测应用肝素抗凝治疗的肺血栓塞患者的APTT和PT值,并以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STA Compact血凝仪测定,通过对测定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对肝素不同用量的抗凝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肝素治疗组肝素浓度与APTT呈正相关,与PT相关性较差.(2)测定APTT值可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测.结论:在肝素抗凝治疗时,测定APTT值与正常对照值的1.22 ~2.24倍时,是抑制血栓形成,又不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的有效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5.
体外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4种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达比加群、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和依度沙班的抗凝活性的影响。分别测定大鼠血浆在不同浓度NOACs、GBE或NOACs联合GBE下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因子Xa(FXa)活性。结果表明在0~5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TT、PT和APTT随NOACs浓度增大而延长,除利伐沙班的TT外,其余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2=0. 78~0. 98);FXa活性随Xa因子抑制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和依度沙班)浓度增大而降低,在低浓度范围内(0~250 ng/mL)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2=0. 85~0. 94)。GBE在0~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TT、PT和APTT没有显著影响(P> 0. 05),但FXa活性随GBE浓度增大而增强,且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2=0. 840 4)。达比加群联合GBE后,TT随GBE浓度增大而延长。上述Xa因子抑制剂联合GBE后,TT随GBE浓度增大而缩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标本血量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20份血液标本资料,根据标本采血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集血量为2.7 mL)、观察1组(采集血量<2.7mL)、观察2组(采集血量>2.7 mL)。对比三组PT、APTT水平。结果:观察1组PT、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2组PT、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血量的多少对患者PT、APTT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毒素2 h组、内毒素6 h组、内毒素+肝素2 h组,内毒素+肝素6 h组5组,每组8只,静脉注射LPS建立脓毒症模型.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内毒素2 h组和内毒素6 h组PT及APTT的延长差异显著(P<0.01),内毒素+肝素2 h组与内毒素+肝素6 h组间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肝素2 h组与内毒素2 h组相比,以及内毒素+肝素6 h组与内毒素6 h组相比,PT和APTT延长明显改善(P<0.05);内毒素+肝素6 h组与内毒素+肝素2 h组相比,PT和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素的早期应用可减缓PT、APTT的延长,改善脓毒症时发生的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观察和分析在凝血测定过程中,影响凝血测定结果 准确性的常见因素.②方法 对采血量合格的凝血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和离心条件下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测定.③结果 抽血量在1.6mL(8∶1)和2.0mL(10∶1)时,PT、APTT、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血量在1.4mL(7∶1)和1.2mL(6∶1)时,PT、APTT、FIB、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下放置4h,APTT、TT测定结果 与即刻测定结果 差异有显著性(P<0.05),P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8h、24h,PT、APTT、FIB、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5min与10min相比,PT、APTT、FIB差异有显著性(P<0.05),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15min和20min与10min相比,PT、APTT、FIB、TT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结论 凝血试验前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对保证结果 的准确性非常关键,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严格把握好各个环节,减少误差,为临床科室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以1~1.5倍剂量追加肝素在肝素耐药病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肝素耐药病例[全血凝固时间(ACT)<480 s]27例,分为肝素相对耐药A组(19例)和肝素明显耐药B组(7例),并从肝素抗凝正常患者中,随机选取对照组C组(19例).常规体外循环(CPB)首次肝素抗凝剂量为400 U/kg,肝素耐药时,第1次追加肝素量80~100 U/kg,继后ACT仍小于480 s者,一次性追加肝素使得前后2次追加总量达到首次剂量的1~1.5倍.监测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肝素、鱼精蛋白用量及ACT值变化,记录术中、术后出血量.结果:27例肝素耐药病例全部能达到转机的ACT标准.术中、术后出血量,PT、APTT等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加倍剂量追加肝素纠正CPB肝素耐药安全、有效、利于掌握,明显缩短调整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血液实验室检查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血液标本置于室温下,观察不同的时间(0 h、2 h、4 h,24 h)以及在不同温度(-4℃、-20℃)保存24 h,对PT、APTT、TT和FIB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室温条件下,与0 h相比,2 h后检测,PT、APTT、TT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后检测,PT、APTT、TT指标出现时间增加,且随放置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FIB无明显变化;放置24 h,PT、APTT和TT出现明显延长,FIB无明显变化((P>0.05)。-4℃下保存24 h,PT、APTT、TT和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时,APTT出现延长(P<0.05)。结论: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尽快分离血浆,常温下血浆标本应在2 h内完成测定;-4℃下血浆标本保存24 h,PT、APTT、TT和FIB等指标测定结果未受影响,低温保存应注意避免标本冻融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4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规律显示出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 中医学认识解剖结构问题,当然要从自己的基本理论出发,最重要的首先是阴阳,同时要以确切的现代解剖内容为客观研究对象。就阴阳和解剖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内脏基本结构的非对称性符合阴阳规律,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