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梗阻手术治疗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5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对 86例肠梗阻病人施行手术治疗 ,具体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对 86例肠梗阻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11例 (手术后腹腔粘连致 9例 ,原发性肠粘连 2例 ) ,肠套叠 43例 (其中回肠部肿块 1例 ,憩室 2例 ) ,腹外疝嵌顿或绞窄 2 1例 (嵌顿 2 0例 ,绞窄 1例 ) ,肠系膜缺如至内疝并发绞窄 1例 ,小肠扭转 4例 ,乙状结肠扭转 1例 ,结直肠肿瘤 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 :粘连性肠梗阻 6月~ 5年 ;肠套叠 5h~ 4天 ;腹外疝嵌顿或绞窄 2h~ 2 .5天 ;肠系膜缺如 1天 ;肠扭转 4h~ 2天 …  相似文献   

2.
粘连性肠梗阻较常发生于腹部手术或腹腔内感染后 ,由疝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较为少见 ,我院从 1997~ 2 0 0 2年 1月收治由老年腹股沟疝引起的非嵌顿性粘连性肠梗阻 7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7例均为老年男性 ,年龄 5 6~ 80岁 ,平均 69岁 ,疝脱出史最短 2年 ,最长 3 0年 ,均有反复脱出挤压回纳史。左侧 5例 ,单侧 6例 ,双侧 1例。腹痛、腹胀、肛门排气中止至入院时间为 12h至 3d。其中 1例于半天前挤压疝囊回纳后表现腹膜炎症状急诊入院。 1例慢性腹痛、腹胀 ,时而稀便 ,曾在当地医院以肠炎多次就诊。本组病人均有肠梗阻典型体征 …  相似文献   

3.
<正>粘连性肠梗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进而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为腹部外科常见急腹症,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1]。近年来随着手术患者的不断增加,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手术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新的粘连。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我院采用腹腔镜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粘连性肠梗阻8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中有腹部手术史76例,无手术史6例,其中中下腹手术史47例占61%,感染手术史58例占76%,保守治愈45例占55%。手术37例,肠管坏死5例(占6%),肠瘘1例,近期出现再粘连梗阻4例,死亡1例。结论:①中下腹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较上腹高。②感染手术后发生粘性肠梗阻较无菌手术高。③保守治疗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重要措施。④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能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通外科常见疾病,部分病例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发生肠坏死而必须手术治疗.我们研究发现可导致肠梗阻的常见粘连类型如内疝、索带、成角、扭转、粘连成团等,腹内疝导致肠绞窄最多,而阑尾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例中腹内疝发生率甚高,其肠绞窄发生率亦较高.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临床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09例,均为粘连直接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无肿瘤复发或其他可导致肠梗阻的腹腔内疾患,其中阑尾炎手术治疗后粘连性肠梗阻25例,距阑尾切除术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达35年;肠梗阻手术时间最早为发病24h内,22例在3d内手术,最长35 d手术.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1年4月-2006年10月采用肠腔内置管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28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8例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17~60岁,平均44岁.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4例,腹茧症6例,不明原因小肠粘连8例.有1次手术史8例,2次手术史6例,无手术史14例.发病时间3~5 d,平均4 d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肠梗阻,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1),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占粘连性肠梗阻的20%~63%^(2),且随手术的增加而增加,病死率为8%~13%^(3)。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2010年4月,我们施行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肠梗阻2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为1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11)min;术中出血量10~20 ml,平均(15±3)ml。术后6~24 h均可下地活动,术后持续胃肠减压,排气时间1~3 d。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12个月,腹部切口愈合良好,无肠漏及再次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康复快、复发率低、节省费用等优点,可明显降低再次形成粘连及再发肠梗阻的可能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984年以来,我们开始将二甲基硅油用于临床,以预防术后肠粘连,通过两年多应用42例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5岁。其中化脓性阑尾炎伴腹膜炎25例,十二指肠穿孔伴全腹膜炎5例,蛔虫性肠梗阻肠扭转伴肠坏死1例,粘连性肠梗阻11例(其中3次手术5例,2次手术4例)。在关腹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2—2020-12虞城县人民医院行LA治疗的24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A后是否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分为粘连肠梗阻组(32例)与未粘连肠梗阻组(208例)。收集统计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手术情况,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病程>24 h、阑尾穿孔、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4 h肛门无排气、腹腔残余感染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病理类型、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4 h肛门无排气、腹腔残余感染是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病程、病理类型、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4 h肛门无排气、腹腔残余感染是LA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而急性阑尾炎患者需及早就医,术者需提高腹腔镜的专业技能,应用腹腔镜下可对腹腔进行全面探查的优势,对腹腔积液严重的患者实施彻底冲洗,术后采取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由腹腔内粘连引起,先天或炎症性粘连很少引起肠梗阻,然而手术后粘连几乎发生在每1例手术病人,是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结论:粘连性肠梗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粘连的形成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红霉素预防肠粘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红霉素对术后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两种腹腔粘连动物模型,将36 只大鼠随机分为红霉素组(8 mg/kg ,首次舌静脉注射,以后1 次/8 h ,背部皮下注射,连用3 d) 和对照组。术后第9 d 处死动物,入腹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另外,将124 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1 g/d ,连用3 d ,静脉滴注) 和对照组,分别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随访18 个月,观察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 在两种模型中,红霉素组的粘连得分及粘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 .01) 。红霉素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01 , P < 0 .025) 。结论 红霉素可预防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利于肠功能的恢复,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腹(盆)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方法选取2015-01—2018-01间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实施肠粘连松解术的36例腹(盆)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7.35±16.48)min,术中出血量(50.3±16.43)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1.14±1.23)h,术后开始进流质时间(24.24±2.26)h。未发生肠瘘、腹腔脓肿、切口裂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8.12±1.8)d,均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除1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肠梗阻发作1次,经非手术治疗缓解外,其余患者至今未再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伤小,对腹腔干扰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及复发率低。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把握好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作用。方法:对35例手术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前全腹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35例患者CT均确定了梗阻的存在。31例单发梗阻CT均准确确定了梗阻部位,4例多发梗阻者CT确定了11处梗阻中的9处。26例非癌性粘连中23例在CT上均有相应的CT征象支持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9例癌性粘连中5例CT发现癌性粘连的直接征象,2例提示癌灶复发或淋巴结转移。根据CT征象判断绞窄性肠梗阻的敏感性93.3%,特异性87.5%,准确性为91.4%。结论:多层螺旋CT可较为全面地评价粘连性肠梗阻,对于指导临床诊疗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腹茧症的诊治体会(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坚  曹亦军  韩峰 《腹部外科》2003,16(6):359-360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8例腹茧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无一例确诊。均剖腹探查行粘连松解术。有 3例同时行小肠部分切除 ,其中 1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 ;2例同时行肠排列术 ,术后 1月内因粘连性肠梗阻再次剖腹探查 ,行粘连松解术 ,术后并发小肠瘘 ,死亡 1例。结论 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前确诊困难。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以单纯粘连松解术为宜  相似文献   

16.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较为常见,占肠梗阻发病率的20%~40%[1]。临床多表现为反复的顽固性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等症状,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肠坏死而危及生命。治疗分为非手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笔者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治疗的86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15例。结果显示,110例临床缓解,5例24h后症状加重而手术。结果表明,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但方法简便,而且可及时动态观察病情,随时提供手术指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2年收治的45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立即手术5例,中转手术8例,其余均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自20世纪60年代盛兴至今,仍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诊治粘连性肠梗阻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1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均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其中肠道相互粘连4例,粘连束带卡压小肠4例,肠道与切口粘连成角3例。2例因肠道明显弥漫性扩张,腹腔镜腹内无探查空间中转开腹,余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206min,平均123min,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8~59h,平均37h,术后24h患者可下床活动,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时间5~8d,平均7.1d,随访1~24个月,平均8个月,无复发。结论:在选择适宜的患者,操作规范及把握好中转开腹指征的前提下,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可行,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远期效果好等优点,是传统开腹手术的有益补充和良好替代。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2岁,腹痛、腹胀1d,有间歇性呕吐,既往有腹部手术史。临床拟诊粘连性肠梗阻而摄腹部立卧位片。卧位片示左中上腹小肠充气、扩张,内径2.5cm;立位片见左中上腹扩张的小肠有数个高低不一的气液平面,宽约3cm,肠管黏膜呈弹簧状。诊断为机械性单纯性小肠梗阻,梗阻位置较高。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