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瘦素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素是肥胖基因(ob基因)的表达产物,由脂肪细胞等合成后分泌入血,与特异的运输蛋白结合,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或直接作用于靶细胞的瘦素受体而发挥作用。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研究显示瘦素水平与胰腺疾病关系密切,国外研究表明,胰腺存在瘦素受体,瘦素可能在急性胰腺炎(AP)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瘦素、胰腺瘦素受体与AP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制ROS-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轻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组(AP+NAC组)、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组(SAP+NAC组),每组6只。模型构造24 h后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评分;二氢乙锭(DHE)荧光探针检测大鼠胰腺腺泡细胞ROS水平;WST-1法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胰腺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采用qPCR检测SO组、SAP组、SAP+NAC组肾脏组织中NLRP3 mRNA水平;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ROS水平、NLRP3蛋白水平、肾脏组织NLRP3 mRNA水平、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模...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常并发肝脏、肺以及肠屏障功能的损伤,病死率较高,且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瘦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脂肪沉积和能量代谢的细胞因子,与AP的关系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AP患者体内瘦素含量升高,与A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瘦素可通过多种方式保护胰腺组织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肝损伤、肺损伤等。此外,瘦素、肥胖与胰腺炎之间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氨酸和瘦素联合应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ANP模型,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假手术组、精氨酸组、精氨酸和瘦素组,术后6h后对各实验组采血,对各组大鼠行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检测。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标本,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精氨酸和瘦素组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1β明显比精氨酸组降低,胰腺组织坏死程度减轻(P〈0.05)。结论精氨酸和瘦素在ANP时有相互促进作用并对胰腺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胰腺感染及抗生素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P)胰腺感染是AP的局部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坏死、胰腺脓肿、感染性急性假性囊肿。AP中有8%~10%并发胰腺感染,而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高达40%~70%。有报道称,因AP死亡的病例中80%与胰腺感染有关。新近Buchler等报道8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中,无菌性坏死的病死率为1.8%,而感染性坏死的病死率为24%。因此,对抗生素在AP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许多新认识。现就AP胰腺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大鼠胰腺组织传统型蛋白激酶Cα(cPKCα)的水平,探讨其在A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取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SO)组和AP组,采用牛磺脱氧胆酸钠复制AP模型,模型制成后1h、5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cPKCα的水平。结果与SO组相比较,AP组大鼠胰腺组织cPKCα阳性表达明显增高,增多的cPKCα主要聚集于细胞膜侧。结论 AP大鼠胰腺组织cPKCα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活性增强,后者在AP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念林  张铁英  欧阳玉霞  杨元生  陈垦 《实用全科医学》2011,(8):1169-1169,1181,F0003
目的探讨清胰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IL.-和TNF-α影响。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SO)组,急性胰腺炎(AP)组,清胰汤(QYT)组,每组18只。逆行胰胆管注射3%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P模型。测定血清AMS、IL-1和TNF-α水平,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P组血清AMS、IL-1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予QYT治疗后血清中以上3个指标均明显降低,呈时效依赖性。AP大鼠胰腺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予清胰汤干预后,病理有所改善。结论清胰汤可降低AP大鼠血清中IL—1和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器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对大鼠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和治疗组,每组再分为4 h、8 h亚组。假手术组仅行开关腹手术,胰腺炎组以牛磺胆酸钠造模,治疗组以血必净干预。光镜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胰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L)-1β。结果治疗组胰腺组织损伤较胰腺炎组明显减轻,治疗组胰腺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显著低于胰腺炎组(P〈0.01)。结论血必净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1β的产生减轻胰腺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β)和白介素-2(IL-2)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TNF-α、IL-1β和IL-2的水平,并分析三个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变化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SAP、MAP患者血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1),IL-2水平下降(P〈0.01),以SAP组改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血TNF-α、IL-1β水平下降,IL-2水平升高。结论动态观察AP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2的水平变化,对SAP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蛙皮素制成AP大鼠模型。64只健康SD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P组,两个剂量的罗格列酮治疗组,分别于术后6和12h,取血检测血浆淀粉酶、TNF-α水平,术后6h取胰腺组织,观察病理损伤情况,并检测NF—kB活性。结果AP大鼠的淀粉酶、TNF—α水平、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NF—kB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给予罗格列酮治疗后,淀粉酶、TNF—α水平、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NF—kB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PPAR-1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有效地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其机制与降低NF—kB活性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空肠内注人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因子、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建立急性胰腺炎模型,术后第2天检测各组外周血中自介素113(IL-1β)、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和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的差异。结果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应用大承气汤后,血清IL-1β、IL-18、TNF—α浓度水平均较模型组减低,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较模型组明显减低,胰腺腺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结论空肠内注入大承气汤具有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反应、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剂量左旋精氨酸(L-Arg)在实验性大鼠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小剂量L-Arg(100mg/kg)治疗急性胰腺炎(AP)大鼠后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中的一氧化氮(NO)浓度、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以及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胰组织NO浓度显著升高,iNOS的表达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降低。结论 小剂量左旋精氨酸(L-Arg)应用可对胰腺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探究迷迭香酸(RA)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AP组、RA组、RA+ML385(Nrf2抑制剂)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指标。HE染色检测胰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检测胰腺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Nrf2、HO-1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AP组血清中AMY、LIP、IL-1β、IL-6、TNF-α、MDA含量、胰腺指数、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血清中SOD活性、GSH-Px含量、胰腺组织中Nrf2、HO-1 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与AP组相比,RA组血清中AMY、LIP、IL-1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小鼠模型胰腺组织中miRNA-155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利用蛙皮素建立小鼠AP动物模型,实验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DEX组),分别连续3次予生理盐水、蛙皮素(10μg/mL浓度按50μg/kg)、蛙皮素(剂量同模型组)+DEX(1 mL/kg)腹腔注射。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胰腺组织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动物胰腺组织中miRNA-155 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胰腺组织中磷酸化p65及IκB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DEX组动物胰腺组织及血清中IL-1β、TNF-α与IL-6的含量显著降低,对照组最低。RT-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DEX组胰腺组织中miRNA-155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对照组最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较,DEX组胰腺组织中磷酸化p65及IκBα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 DEX可能通过抑制miRNA-155的表达,进而抑制p65及IκBα蛋白的磷酸化,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如IL-1β、TNF-α与IL-6等的合成与释放,对胰腺腺泡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胖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体重指数(BMI)作为评定肥胖与否的标准,将患者的BMI、血脂、血糖、血钙、血常规、动脉血气、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及CT等结果及病因、并发症、转归进行统计分析,根据BMI、胰腺炎病情轻重,将其分组讨论。结果重症胰腺炎(SAP)组与轻症胰腺炎(MAP)组比较,SAP组BMI值明显高于MAP组;肥胖组SAP的发生率与肥胖前期组、体重正常组比较显著高于后两组,肥胖组AP的预后更差,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其余各组。结论肥胖是影响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龙胆苦苷对雨蛙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腹腔连续注射雨蛙素(每次20μg/kg,共5次),建立小鼠AP模型。龙胆苦苷高、低剂量组(300 mg/kg和150 mg/kg)在开始造模后1、5、9 h腹腔注射给予龙胆苦苷,并于小鼠首次腹腔注射雨蛙素后12 h采集样本。观察血清淀粉酶(AMS)和脂肪酶(Lipase)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浓度,小鼠胰腺重量系数,组织含水量和胰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AMS、Lipase活性,TNF-α和IL-1β浓度以及胰腺重量系数和组织含水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龙胆苦苷高、低剂量组腹腔注射给药可显著减弱血清AMS、Lipase活性,降低血清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重量系数和组织含水量(P0.05,P0.01),改善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论:龙胆苦苷具有良好的抗急性胰腺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胰腺细胞、抑制炎症介质的激活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芸香苷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浆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爱华  赵维中 《四川医学》2009,30(12):1852-1853
目的探讨芸香苷(Ru)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血浆丙二醛的影响。方法经胰胆管内注射3%牛磺胆酸钠溶液(1ml/kg)制成SD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以芸香苷为预防性保护药物,观察各组大鼠血浆丙二醛、酶学及胰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AP大鼠血浆丙二醛显著升高,病理检查显示胰腺组织明显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预先使用芸香苷,可改善上述各项病理生理指标的变化,动物存活明显改善。结论Ru能有效降低AP大鼠血浆丙二醛,减轻胰腺出血和坏死,保护胰腺组织。  相似文献   

18.
1994年,Zhang等完成小鼠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基因)和人类同源序列的分子克隆和测序工作,并发现了OB基因的表达产物一瘦素(leptin)。随后,瘦素在小鼠肥胖症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于瘦素研究的兴趣。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瘦素的研究已涉及各个领域,其对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骨质疏松等疾病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米凯  黄锐  熊伟  许建  伍刚  邓锋 《西部医学》2020,32(11):1570-1575
【摘要】目的 探讨熊果酸(UA)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和熊果酸组(UA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5%牛黄胆酸钠(1 mL/ kg)诱导大鼠AP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30 min后,UA组给予熊果酸150 mg/kg灌胃,其余两组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2 h后处死大鼠,收集胰腺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淀粉酶含量,HE和TUNEL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和凋亡情况,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胰腺Bcl 2、Bax、cleaved caspase3、p38MAPK、p p38MAPK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38MAPK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AP组相比,UA组血清淀粉酶、TNF α、IL 1β、IL 6水平显著下降(P<001),胰腺病理情况好转,凋亡细胞减少,Bax/Bcl 2、p p38MAPK/ p38MAPK比值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熊果酸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和淀粉酶水平,改善胰腺病理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陈欣菊  郭洪涛 《中原医刊》2007,34(21):36-37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因、胰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以胆道疾病最常见,占61.9%。68.4%的AP患者合并有胰腺外损害,胰腺外受损组织和器官最常见为肝脏(59.5%)、呼吸系统(25.0%)和胃肠道(10.2%)。20.9%AP患者合并2种或以上组织和器官损害。胆源性AP易并发肝脏损害。伴有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其病死率、转重症发生率高于无胰腺外损害组,平均住院时间比无胰腺外损害组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容易合并胰腺外损害,合并胰腺外损害的AP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