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述桦褐孔菌多糖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桦褐孔菌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寄生虫等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2.
桦褐孔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何坚  冯孝章 《中草药》2001,32(1):4-6
目的:对桦褐孔菌Fuscoporia obliqua Fr,Te.LaT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 (MS、^1H,^13CNMR,IR)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析鉴定卫9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桦褐孔菌素(fuscoporine,1),lanosterol(II),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al(III),3β,21-dihydroxy-lanosta-8,24-diene(IV),3β-hydroxy-lanosta-8,24-diene-21-acid(V),3β,22R-dihydroxy-lanosta-8,24-diene(VI),ergosterol peroxide(VII),analog of sphingin(VIII) 和mannitol(IX),结论:化合物I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桦褐孔菌素。  相似文献   

3.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梯度萃取对桦褐孔菌中的成分进行初步分离,采用反复的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以及1H-NMR、13C-NMR、MS、和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羊毛甾二烯二醇(Ⅰ)、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熊果醇(Ⅳ)、tram etenolic ac id(Ⅴ)。结论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为新化合物,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是首次从桦褐孔菌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桦褐孔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梁清乐  王秋颖  樊锦燕  薛梅 《中草药》2005,36(4):623-625
桦褐孔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桦褐孔菌生长环境特殊,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栽培困难,应加大对桦褐孔菌的研究力度。综述了桦褐孔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利用情况,并展望了桦褐孔菌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以期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桦褐孔菌资源,满足人们对桦褐孔菌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石油醚提取物(Inonotus Obliquus Petroleum ether Extracts,IOPE)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测定了IOPE对Hela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体内实验,将接种S180肿瘤细胞后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给予IOPE 10d,停药后24 h处死动物,称体重,摘出肿瘤,测定肿瘤抑制率、脾指数、胸腺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结果在体外,IOPE对Hela肿瘤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体内实验表明中大剂量IOPE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可增加脾指数及胸腺指数,对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NK细胞活性亦有增强作用。结论桦褐孔菌石油醚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桦褐孔菌,学名为Fuscoporia obliqua(Pers:Fr.)Aoshi或Inonotus obliquus(Fr.)Pilat,俗名为BlackBirch touchwood,Birch mushroom,Clinker polypore,Tschaga pilz,Crooked schiller-Porling,Kofukisarunokoshikake.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褐菌目(无褶菌目=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纤孔菌属).桦褐孔菌分布于北美(北部)、芬兰、波兰、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中国黑龙江和吉林省(长白山)、日本(北海道).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纬45°~50°的地区.生于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的树皮下或活立木的树皮下或砍筏后树木的枯干上.桦褐孔菌是生长在寒带的木腐菌,引起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等的白腐.在木材中的桦褐孔菌菌丝在零下40℃也不会冻死,是极耐寒的种类.  相似文献   

8.
桦褐孔菌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桦褐孔菌子实体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三萜化合物和2个甾醇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羊毛甾-8,24-二烯-21-醛(1)、羊毛甾醇(2)、3β-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3)、白桦脂醇(4)、桦褐孔菌醇(5)、栓菌酸(6)、3β,21-二羟基-羊毛甾-8,24-二烯(7)、齐墩果酸(8)、乌苏酸(9)、白桦脂酸(10)、桦褐孔菌素A(11)、桦褐孔菌萜D(12)、3β-乙酰氧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烷-28,13β-内酯(13)、麦角甾醇(14)、麦角甾烷-4,6,8,22-四烯-3-酮(15)。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三萜化合物,命名为桦褐孔菌素D;化合物9、13、15为首次从桦褐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桦褐孔菌中三萜化合物发生酰化成酯后对其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及硅胶柱层析、ODS开放柱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从桦褐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制备其代表性羊毛脂烷型三萜,并以此为原料,采用琥珀酸酐进行酰化反应,进而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原料化合物及其酰化产物对A549、Hela、MCF-7及4T1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从桦褐孔菌中分离并鉴定了化合物inotodiol(1)、trametenolic acid(2)及inonotusane A(3),将他们进行酰化后分别得到inotodiol-3-琥珀酸单酯(1a)、inotodiol-22-琥珀酸单酯(1b)、inotodiol-3,22-琥珀酸二酯(1c)、trametenolic acid-3-琥珀酸单酯(2a)和inonotusane A-3-琥珀酸单酯(3a)。MTT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3-位、22-位酰化后(1a, 1b, 1c)对A549和4T1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增强,此外,而其3-位酰化后(1a)还大大增强了对MCF-7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化合物2酰化后对活性无影响。化合物3的3-位酰化后对A549、MCF-7及4T1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增强,其中对A549表现出最强的抗肿瘤活性(IC50=9.53μmol/L)。[结论]化合物inotodiol(1)的3-位、22-位和inonotusane A(3)的3-位酰化后均增强了其肿瘤活性,为其进一步的结构修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桦褐孔菌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药用真菌,本文就其主要化学成分及人工培育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桦褐孔菌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桦褐孔菌不同极性有机试剂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从中筛选出抗肿瘤的主要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桦褐孔菌依次进行梯度提取,分别得到石油醚层、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70%乙醇层、水层和粗多糖等7个不同极性部位,以MTT法考察桦褐孔菌各极性部位对肝癌细胞、肺癌细胞及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7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均能浓度依赖性的抑制癌细胞生长,且氯仿层对癌细胞的抑制率最高。结论氯仿层是桦褐孔菌的主要抗肿瘤活性部位,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应用DPPH法测定桦褐孔菌多糖自由基清除率;采用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小鼠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桦褐孔菌多糖随着浓度增加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增高,一定浓度后清除率基本不变;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MDA、CK、BUN和LDH含量,升高SOD,提高运动耐力。结论:桦褐孔菌多糖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野生桦褐孔菌及其深层发酵产物的弱极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褐菌目、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分布于北美、芬兰、波兰、俄罗斯及我国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寄生于桦树、榆树、赤杨等的树皮下或活立木的树皮下或砍代后树木的枯干上[1]。该菌在俄罗斯已有一百多年的应用历史,是具有显著的药  相似文献   

14.
王李俊  杨琴  王飞  朱盼 《中草药》2016,47(6):970-973
目的研究真菌桦褐孔菌中的代表化合物桦褐孔菌醇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为桦褐孔菌及桦褐孔菌醇在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桦褐孔菌醇由传统植物化学方法从桦褐孔菌中提取分离得到。乳腺癌细胞系MCF-7与不同浓度的桦褐孔菌醇共孵育,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PAR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桦褐孔菌醇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并可诱导MCF-7细胞产生凋亡。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桦褐孔菌醇作用MCF-7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至28.62%、39.45%、53.18%,明显高于对照组凋亡率(3.21%);经过50μmol/L桦褐孔菌醇分别处理12、24、48 h后,MCF-7细胞Caspase-3的活性形式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显著增加;凋亡蛋白标志物PARP裂解量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桦褐孔菌醇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推测与激活细胞Casepase-3和PARP有关。  相似文献   

15.
赵芬琴  赵辉  张生杰  崔仙红  韩光 《中成药》2012,34(5):888-891
目的 建立桦褐孔菌中总三萜的定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对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香草醛-冰醋酸-硫酸和香草醛-乙醇-硫酸等3种常用显色体系进行筛选;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优选的显色体系进行显色反应条件的优化;最后采用选定的显色体系,以桦褐孔菌标志性活性成分桦褐孔菌醇(inotodiol)为对照品,测定桦褐孔菌中总三萜;并对回流提取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 香草醛-冰醋酸-硫酸显色体系的吸光度测量较灵敏,最大吸收波长为533 nm,且吸光度值稳定;其最款的显色反应条件为以8%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和60%硫酸为显色剂,50℃水浴20 min;对照品在0.04 ~0.14 mg/mL范围内吸光度和质量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 =3.398 6x +0.009 3(r=0.999 1,n=6),平均加样回收率100.3%.测得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238 5,经回归方程计算得样品溶液总三萜为0.06744 mg/mL.结论 桦褐孔菌总三萜的质量分数为1.50%.回流提取法适于桦褐孔菌总三萜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溶血空斑实验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桦褐孔菌多糖能使小鼠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明显的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桦菌芝多糖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改变的影响,以探讨其对突变的拮抗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对照组、桦菌芝多糖低剂量组、桦菌芝多糖中剂量组、桦菌芝多糖高剂量组、猪苓多糖组、环磷酰胺组。连续8d给药,于第9、10d给予环磷酰胺,于第10d注射环磷酰胺后,颈椎脱臼法处死试验动物。取骨髓常规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计数微核和染色体个数。结果: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高中低3个剂量组微核形成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桦菌芝多糖具有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士钊  郑维发 《中草药》2007,38(12):1874-1878
目的探索影响人工培养条件下桦褐孔菌菌丝体水解鞣质积累的因素。方法以菌丝体干质量和水解鞣质的量为指标,对不同碳源、氮源、pH以及不同金属离子作用下的菌丝体干质量和水解鞣质的量进行测定。结果最适合桦褐孔菌积累水解鞣质的碳、氮源是葡萄糖和蛋白胨,最佳pH是5.5。Cu2 在0.8mmol/L,Co2 在1.6mmol/L,Zn2 在1.6mmol/L,Mn2 在1mmol/L,NH4 在4mmol/L时都能明显地促进水解鞣质的合成。结论以葡萄糖和蛋白胨为碳、氮源,pH为5.5的培养基有利于桦褐孔菌水解鞣质的积累。Cu2 ,Co2 ,Zn2 ,Mn2 添加到上述培养基中是进一步提高培养产物水解鞣质积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桦褐孔菌水提取物对糖尿病豚鼠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化指标及对Ser/Thr激酶蛋白激酶B(PKB)、HMG CoA 还原酶(HMG CoA reductase)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桦褐孔菌影响糖尿病豚鼠脂类代谢的机理.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豚鼠48只分组,每组8只:正常组,桦褐孔菌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作豚鼠糖尿病模型,灌胃桦褐孔菌水提取物,治疗8周后,心脏取血测定TC、TG、LDL-C和LDL-C,取肝脏和骨骼肌,用Western blot测定HMG CoA 还原酶、PKB的表达.结果 桦褐孔菌治疗TC、TG和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水平略有增高,HMG CoA 还原酶的表达降低,PKB的表达增高明显,并且表现为剂量梯度依赖.结论 桦褐孔菌对糖尿病豚鼠TC、TG、LDL水平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效果,这种结果可能和桦褐孔菌增强PKB表达和的降低HMG CoA 还原酶的表达,进而减少脂肪的分解和胆固醇的合成,一定程度上纠正脂类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桦褐孔菌总三萜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超声温度、时间及料液比对桦褐孔菌总三萜得率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的影响依次为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异丙醇做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10,在50℃下,超声提取3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总三萜得率为5.06%。结论:优化得到的桦褐孔菌总三萜超声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