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纤维瘤被覆上方的表皮改变已很明确,皮肤纤维瘤被覆上皮出现皮脂腺分化少见。本文报道了2例皮肤纤维瘤被覆上皮伴皮脂腺增生的病例,讨论了皮肤纤维瘤的间质诱导上皮组织及附属器的可能机制。皮肤纤维瘤伴皮脂腺增生@Davis T.T. @Calilao G. @Fretzin D.$1740 W. Taylor  相似文献   

2.
皮肤纤维瘤组织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观察和分析了32例皮肤纤维瘤的组织病理变化,其中男14例,女18例,均为单发的皮肤结节,发生于真皮中层,表皮改变多为棘层肥厚,部分呈假上皮瘤样增生及形成幼稚的毛囊-皮脂腺样结构,肿瘤成分以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增生和幼稚的胶原纤维为主,有些病例可见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细胞,多数瘤体内有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增生,不同病例中细胞和纤维的比例不同,作者对本病的分类及其与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和结节性筋膜炎的鉴别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4.
背景:皮肤纤维瘤的临床诊断通常很简单,但在一些情况下(主要是非典型病例和皮肤纤维瘤的罕见变异型),难以将皮肤纤维瘤与其他皮肤肿瘤区分开来。血铁质沉积性皮肤纤维瘤是一种变异型,由大量小血管组成,伴红细胞外渗和细胞内外含铁血黄素沉积。动脉瘤性皮肤纤维瘤也是一种变异型  相似文献   

5.
皮肤纤维瘤表皮病理改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皮肤纤维瘤表皮各种形式的病理变化,探讨皮肤纤维瘤表皮的增生性改变以及增生的各种类型对皮肤纤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患者中病历资料保存完整,经病理切片证实的皮肤纤维瘤患者68例,对其HE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68张HE切片中,70.6%表皮有改变,其中银屑病样增生20.6%,脂溢性角化病样增生23.5%,Becker痣样增生2.9%,浅表基底细胞癌样增生7.4%,不规则增生16.2%。结论 皮肤纤维瘤表皮的增生性改变以及增生的各种类型对皮肤纤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临床、皮肤镜、还有病理学特点角度入手,细致分析皮肤纤维瘤。方法对某医院40例皮肤纤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明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40例患者中,包括10名男性患者,30名女性患者。患者四肢常见暗红色的丘疹,还有褐色结节。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后发现,大部分患者的肿瘤细胞以肉眼可见的细长梭形分布于真皮中部,呈现出交叉状的特征。结论要想诊断患者的病症与临床表现,需要经过科学、细致的病理检查,并利用皮肤镜进行辅助检查,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后续手术切除做出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马宏民  何威  尚进  杨进清  何云志  吴军  林自华 《重庆医学》2008,37(11):1181-118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转导途径中Smad7在皮肤纤维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RT)-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皮肤纤维瘤与正常皮肤的真皮组织中Smad7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纤维瘤与正常皮肤中Smad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20例皮肤纤维瘤标本和20例健康人对照皮肤的研究显示,与健康对照皮肤相比,皮肤纤维瘤的真皮纤维增生组织中Smad7 mRNA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差异;而皮肤纤维瘤的增生表皮中Smad7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强度却呈上调趋势。结论皮肤纤维瘤的真皮增生纤维组织中Smad7弱表达可促进TGF-β信号转导,有助于其纤维增殖状态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8.
背景:脂性皮肤纤维瘤是皮肤纤维瘤的一种罕见变异,曾被认为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无特殊的临床意义。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脂性皮肤纤维瘤与患者年龄、发病部位和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经活检证实为脂性皮肤纤维瘤的患者为试验组,非脂性皮肤纤维瘤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年龄为35~75岁,平均年龄53岁。对照组年龄为27~72岁,平均年龄48岁。两组年龄均数经t检验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9)。皮损位置分为4组:小腿、大腿、躯干和上肢。试验组23例患者中,10例皮损在小腿,5例在大腿,2例在躯干,5例在上肢。对照组41…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6岁。20年前右侧背部和臀部、双下肢出现数个皮色或褐色丘疹,豆粒大,质坚,无痛痒,皮疹表面皮肤无红肿和破溃。近两年来,患者发现背部右侧和左下肢皮疹渐增大,颜色渐渐变黑,偶有痒、痛,于2004年4月就诊。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道1例非洲加勒比海的58岁妇女,其身上发现超过20个皮肤纤维瘤,主要分布于背部、前臂和小腿。5年多中这些纤维瘤自然发生。患者右上臂有1处5cm×2cm长久脂肪萎缩区,在上胸部和左侧乳房有曾出现数个炎性皮下结节2年的病史。组织病理确诊为深在性狼疮。除轻度关节炎外,患者无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现,一般状况良好。多发性皮肤纤维瘤罕见。约有30篇关于多发性皮肤纤维瘤伴系统性疾病的报道。其中50%以上病例伴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或无系统激素治疗史,约1/3与HIV感染有关。尽管发病机制未知,但是看起来多发性皮肤纤维瘤与自身免疫疾病或…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左侧乳晕下无痛性包块半个月入院。该肿物大小约2cm×3cm×2cm,质中等度硬,无波动感,界限清楚,活动度可。经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化脓性炎症。遂在该肿物处做一长约2cm纵形切口,引流出约5ml左右血性脓液,置一引流条,经应用抗生素及换药治疗,长期不愈合,将创面坏死组织切除,病理报告“乳腺导管扩张周围转移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后形成慢性溃疡面,底部质硬,细菌培养为“乙酸钙不动杆菌”对一般抗生素均耐药,真菌培养为“无菌生长”,经应用抗生素及每日换药治疗,创面仍不愈合,再次清…  相似文献   

12.
背景:许多皮肤神经纤维瘤的变种反映了其的生长方式和组织学构成。脂肪瘤神经纤维瘤是最近描述的仅见8例报道的一个变种。方法:对320例诊断为皮肤神经纤维瘤连续标本进行系统的分析。常规显微镜检查法,免疫组织化学和统计方法被用来测定脂肪细胞的存在、数量、分布和频率。结果:在22例(69%)神经纤维瘤出现瘤内脂肪。所有22例均为神经纤维瘤。根据瘤内脂肪特点分为局灶性和弥漫性(有规则的散开分布)。18例肿瘤(56%)出现局灶性脂肪细胞混有梭形细胞。4例(13%)神经纤维瘤则显示规则分散的脂肪细胞中有梭形细胞增殖。脂肪瘤神经纤维瘤比非脂肪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皮肤纤维瘤的临床、皮肤镜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39例皮肤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31±11.9)岁。临床表现特点为暗红色或褐色结节或丘疹,一般无压痛,四肢多见。皮肤镜检查:肿物中央有类似瘢痕的白色斑疹或似瘢痕样结构,周围可见棕色的色素网,肿物周围边界清楚。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皮指状延长,肿瘤细胞主要位于真皮中部,多数纤维瘤的肿瘤区与表皮之间有一薄层结缔组织间隔并基底层色素增多,肿瘤细胞呈细长梭形,交织状排列。结论 皮肤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各阶段有所不同,病理检查可确诊,皮肤镜可辅助临床诊断,并对手术切除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惠霞  郭在培 《西部医学》2005,17(6):568-568
病例女,13岁.因全身皮肤多处出现红斑伴瘙痒3年,来我院门诊求治.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在左腰部出现一钱币大小的红色斑片,表面有少许鳞屑,微痒.在当地按“体癣”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5.
耳垂穿孔后由于消毒不严或佩戴劣质的耳环,可引起耳廓软骨膜炎和耳垂肉芽肿,但引起耳垂部皮肤纤维瘤较少见。现报道例如下:患者女,20岁,因双耳垂穿孔后各生一肿块1年余,于1991年6月5日来院就诊。于1989年冬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肤纤维瘤(DF)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整形外科收治的皮肤纤维瘤66例患者(80个病灶)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66例皮肤纤维瘤患者,男女比例1:1.13,中位发病年龄33.5岁,病程1个月-12年,肿瘤的大小从0.3-5cm不等,多数肿瘤的大小≤2cm(85.00%),部分患者有自觉症状,如瘙痒、触压痛等。80个病灶位于四肢者51例(63.8%),且下肢多于上肢,多表现为单发褐色结节。术前确诊“DF”12例,拟诊“梭形细胞瘤”2例、“隆突性纤维肉瘤”1例、“瘢痕”1例、“体表凹陷”1例、“肉芽肿”1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80张H-E染色切片中,细胞性2张(2.5%),动脉瘤样1张(1.25%),非典型性1张(1.25%),余均为经典型DF。免疫组化Vimentin、CD10均呈阳性,CD34阴性率为82.93%。结论:不同分型的DF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和免疫组化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掌握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是诊断的关键,结合免疫组化分析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7.
<正> 患者男,47岁,工人。主诉面部及四肢起疙瘩 1年而入院治疗。患者于1年前先于左颞部起一如板栗大小结节,并于前额、双面颊、下颏部也相继起小结节。曾在当地服中药治疗,有两个结节自行破溃,挤压后有淡黄色液流出,破溃处愈合后留有小瘢痕。而后于双侧上、下肢也先后出现斑疹、斑块,有轻度痒感,搔抓后有疼痛感。曾先后在三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皮肤纤维瘤(DF)的皮肤镜与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图像特点,总结皮肤镜及RCM诊断DF的图像特征。方法 选取31例患者(35个皮损),行皮肤镜及RCM检查,并经病理确诊DF后分析皮肤病理、皮肤镜及RCM图像。结果 发现7种皮肤镜图像模式,其中外周纤细色素网络和中央白色网络(45.7%,16/35)是皮肤镜较常见的模式;RCM图像最常见的是表真皮交界高密度高亮度环(100%,35/35);硬化型DF皮肤镜图像中央白色瘢痕样斑片面积更大,RCM图像中真皮有明显束状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论 外周纤细色素网络和中央白色网络是DF较具诊断意义的皮肤镜特征;表真皮交界高密度高亮度环是DF具有诊断意义的RCM特征;皮肤镜图像中央大片瘢痕样斑片及RCM中真皮束状胶原纤维可能为硬化型DF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皮肤不典型纤维黄色瘤合并纤维瘤一例晋红中,王柠,王家璧,王晓峰患者,女,72岁,左下肢暗红色绿豆大小结节2年,增长缓慢,易出血,无明显疼痛、痒。右下肢皮下结节1年。局部无外伤史。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左大腿伸侧有一2cm×3cm暗红柔软结节,压之...  相似文献   

20.
1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性皮损,临床和皮肤镜诊断为蓝痣,但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皮肤纤维瘤。通过该病例,作者将皮肤纤维瘤定义为皮肤镜下“均质性蓝色色素沉着”的一个新特例。皮肤纤维瘤中均质性蓝色色素沉着似蓝痣@Ozdemir F. @Kilinc I.$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Ege Uni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