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真红)多以脾大、皮肤紫红、出血、血栓形成等为主症,中医将其归于“积聚”、“瘀证”、“中风”等范畴。现将近年中医治疗概况总结于下:1 辨证治疗  目前中医学者多据真红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取得一定的疗效。1.1 瘀血内停  真红患者初期以血瘀表现为主,多数学者采用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鳖甲煎等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病情获得缓解。荣福祥等采用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合海藻玉壶汤化裁治疗真红,使患者病情缓解,并随访3年,血象基本正常[1]。郑金福等认为真红以…  相似文献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中医治疗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东梅 《中医药学刊》2002,20(6):781-782,788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静脉放血,化疗干扰素等来减少血容量和抑制骨髓增殖,疗效一般,且副作用大,祖国医学采用清肝泻火,补气活血,活血化瘀的治则,选用相应的方剂和药物,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发现中医治疗,短期疗效较好,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3.
史奎钧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导致的红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同属于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西医主要有静脉放血、红细胞单采、血浆置换、放射性核素329、骨髓抑制药、干扰素等治疗,但存在缓解期短、价格昂贵、可能诱发其他恶性肿瘤等不足之处。史奎钧主任医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有其独到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珍 《江苏中医药》2008,40(12):116-11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主要分为瘀血内停、肝胆火盛、邪热内蕴、痰浊内阻、气血不足等证型进行论治,临床自拟验方的应用也较多,二者均显示出中医药简单易行、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势。但是目前中医药治疗"真红"大多从活血化瘀入手,忽视治本,今后研究当合理辨证分型、注重其本,对观察指标进行筛选,密切结合现代医学,吸取最新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加强单味及复方中药剂型、制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红卫 《河南中医》1999,19(1):57-5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好发于中年或老年,男性发病多于女性。起病缓慢,可在病变若干年才出现,有的在偶然查血时才发现。临床表现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血红细胞总容量增多,血液粘滞度增高,导致全身各脏器血流缓慢和组织...  相似文献   

6.
李鸿  杨文华 《吉林中医药》2013,(12):1212-1214
中医认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于中医“血积、血实、眩晕、瘕积”等范畴,主要病位在骨髓,涉及肝、脾、肾脏,基本病机是气滞血瘀,血气有余。根据中医久病入络,脉络瘀阻不通的论点,脏腑辨证,从肝、脾、肾三脏论治,采用清肝化瘀,活血止痛,佐以止血等治疗原则,结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多采用桃仁、红花、鸡血藤、赤芍、牛膝、地龙、丹参等活血之品。  相似文献   

7.
总结解建国教授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之标为气虚血瘀,病之本为肾元不足,以自拟经验方新补阳还五汤治疗,取效良好。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8.
1 案例患者宣某,男,5 5岁,2 0 0 3年4月5日初诊。自觉腹部胀满,有硬块3年。2 0 0 1年3月感两胁疼痛,食少纳呆,体倦乏力,大便溏薄。继见结膜充血,颜面及耳廓皮肤出现进行性红紫,某医院诊为“肝硬变”。2 0 0 3年3月自感肝区痛剧,胃脘满闷,压迫感加重。实验室检查:Hb 2 0 0 g/L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中药为主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髓增殖的克隆性干细胞疾病。临床证见皮肤深红略带紫绀,舌质紫红,脉缓涩,眩晕,目赤,衄血等。中医辨证多属“血证”、“血瘀”、“肝阳”、“营热”等范畴。治法多用活血化瘀结合清肝降火、清营凉血等。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报道较少,有人统计了1980年1月~1982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单用中药治疗“真红”的文献共  相似文献   

10.
应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体对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红细胞置换术7例次,通过每次清除浓缩红细胞1000-1500ml,使患者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压积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联合小剂量化疗,追踪观察1~2年,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中医"徵瘕"、"瘀血症"范畴。与血热、血瘀有关。分为血瘀、血热出血、气血(阴)两虚三型,血瘀采用桃红四物汤,先消瘀,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后加以调节;血热出血犀角地黄汤合龙胆泻肝汤,在清热祛火基础上治疗;气血两虚八珍汤,补虚为实,注重调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药瘀毒清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被确诊为PV的患者均予瘀毒清9 g口服,3次/d,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血瘀证积分、血常规、骨髓涂片、骨髓活检、肝脾肿大以及心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症状、体征积分由(14.00±1.33)分降至(5.05±1.30)分,贫血和肝脾肿大的变化不明显;血瘀证积分由(56.60±4.50)分降至(30.40±4.12)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降至正常(P均<0.05);骨髓涂片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的病例减少(P<0.01);PV有效率为80%。结论瘀毒清治疗PV可以改善患者血瘀证候,改善骨髓增生情况,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但对肝脾肿大变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药瘀毒清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被确诊为PV的患者均予瘀毒清9 g口服,3次/d,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血瘀证积分、血常规、骨髓涂片、骨髓活检、肝脾肿大以及心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症状、体征积分由(14.00±1.33)分降至(5.05±1.30)分,贫血和肝脾肿大的变化不明显;血瘀证积分由(56.60±4.50)分降至(30.40±4.12)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降至正常(P均〈0.05);骨髓涂片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的病例减少(P〈0.01);PV有效率为80%。结论瘀毒清治疗PV可以改善患者血瘀证候,改善骨髓增生情况,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但对肝脾肿大变化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胡晓梅主任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4月1日—2020年11月30日胡晓梅主任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有效方剂202首,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其处方的用药规律,通过频次分析筛选累计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作为其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然后对核心药物进行了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索其治疗PV的潜在的分子机制。[结果] 通过药物频次分析得到的前10位的核心药物是生地黄、柴胡、白花蛇舌草、赤芍、龙葵、半枝莲、龙胆、夏枯草、黄芩、牛膝。用药模式分析结果显示最常见的核心组合是生地黄和柴胡。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核心药物的靶点为378个,与PV相关的疾病靶点为589个,韦恩图显示核心药物与PV相关的靶点为114个。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显示核心药物治疗PV主要涉及氧化应激、药物反应及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它们通过细胞因子受体-配体结合、磷酸化作用、血红素结合、蛋白结合、激酶调节等分子功能在细胞膜、分泌囊泡等部位发挥作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于PI3K-Akt、HIF-1、JAK-STAT、P53等信号通路。蛋白互作网络图显示,STAT3、AKT1、TP53、MAPK1、TNF、VEGFA、MAPK14、IL6有可能是核心药物治疗PV的关键靶点。[结论] 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获得胡晓梅主任治疗PV的高频核心药物,并揭示了核心药物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PV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PV提供了参考方案,并为进一步深入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是一种新型的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方法,其安全有效性得到广大眼科医师的认可。本文对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角膜上皮瓣制作、术后疼痛、角膜修复、术后haze现象、角膜后表面形态等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环孢素A新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近来环孢素A新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检索文献资料,对环孢素A的微乳剂,纳米粒,脂质体制剂及栓剂,滴眼剂的制备,释药性能和体内分布,药动学进行分析。结果:5种制剂可有效地提高环孢素A生物利用度,增加其皮肤穿透能力和生物膜通透性,实现体内靶向给药,降低环孢素A毒性及不良反应。结论:制剂新技术的应用为环孢素A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In an open, non‐comparative study carried out between August and December 2002 at the Obafemi Awolowo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s Complex, Ile‐Ife, Nigeria, 5 patients with scabie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crude gel of Aloe vera; thereafter the efficacy of the extract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benzoate lotion among 30 patients. Sixteen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loe vera and 14 patients had benzyl benzoate lotion. Itching was still present in 3 patients in the benzyl benzoate group and in 2 patients in the Aloe vera group 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scabietic lesions virtually disappeared in all of them. None of these patients had any noticeable side effects. It is concluded that Aloe vera gel is as effective as benzyl benzoate in the treatment of scabie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