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胃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胃镜下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提高胃镜时该病的诊断率。方法 对24例经病理确诊的PGML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组PGML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15例,肿块型7例,弥漫漫润型2例,病变累及胃体14例,胃窭10例,多部位者8例。术前胃镜活检确诊者19例(79%)。结论 PGML胃镜下具有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形态多样的特点。胃镜活检是确诊PGML的主要手段,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和认识,掌握胃镜下活检技巧,可提高胃镜对PGML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诊断(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恶性淋巴瘤的X线表现.并将其分为三大类型:(1)肿块型:可表现为单发巨大肿块或多发结节状肿块.伴有粘膜皱襞粗大;(2)溃疡型:表现与溃疡型胃癌或良性溃疡相似;(3)浸润型:病变弥漫浸润类似皮革胃或局限性胃窦狭窄.伴多发糜烂或小溃疡。胃恶性淋巴瘤具有病变广泛.多中心性溃疡、糜烂、肿块及巨大皱襞同时存在的特点.当X线显示恶性病变征象.而内镜多次活检阴性者.应该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形态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的形态学特征,以提高该病的内镜诊断水平,方法:对14例肠MALT淋巴瘤患者的内镜,手术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肠MALT淋巴瘤累及末端回肠最多见,形态8学表现呈多样性改变,以结节隆起性病变,溃疡及浸润性病变为主要表现者分别占64.3%,21.4%及14.3%,多数患者表现出较典型的恶性征象,但少数患者仅表现为一般的结节隆起,糜烂或溃疡,无恶性征象,内镜活检有助于该病的早期确诊。结论:内镜检查及活检为诊断肠MALT淋巴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淋巴瘤内镜下表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内镜下特点并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内镜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率。方法收集近4年我院通过内镜活检确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17例和内镜拟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20例,分析其内镜下特点。结果17例确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绝大部分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内镜下特点主要为病变大、范围广、以胃体为主的多部位侵犯.表现为大的溃疡(10/17,58.8%)、广泛的小结节或小息肉样病变可形成鹅卵石样外观(4/17,23.5%)。20例疑诊原发性胃淋巴瘤组内镜下表现为以胃窦为主的相对较小的溃疡型(5/20,25.0%)和较大结节样增生隆起性病变的结节型(9/20,45.0%)。二者内镜下病变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病变的蠕动性及活检质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内镜下形态具有多型性,呈现一定的内镜特征,提高对其内镜下表现的认识并结合深取活检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内镜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口咽部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表现、特征,初步探讨不同病理类型B细胞来源NHL的CT表现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方法: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口咽部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3例,占72.2%(13/18),滤泡性淋巴瘤3例,占16.7%(3/18),套细胞淋巴瘤1例,占5.6%(1/18),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1例,占5.6%(1/18)。病变分布为:扁桃体NHL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8例、套细胞淋巴瘤1例);舌根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例、滤泡性淋巴瘤3例);软腭1例,为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淋巴瘤)。18例病变均表现为肿块型。同时有淋巴结受累者12例(66.7%),其中双侧受累者3例。结论:口咽B细胞来源NHL多发生于扁桃体及舌根。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主要表现为肿块。CT对于B细胞来源NHL的鉴别诊断和病变范围的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胃镜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PGML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多点手术病理活检确诊,分析胃镜诊断结果、PGML好发部位及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胃镜首次活检确诊25例,经2次胃镜活检后确诊12例,其他胃部疾病21例,包括胃溃疡6例,胃癌4例,糜烂性胃炎6例,胃底平滑肌瘤5例,经3次胃镜活检均确诊为PGML,误诊16例,胃镜活检准确率为78.38%(58/74);病变累及胃体43例,胃窦31例,多部位者21例;经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均确诊为PGML。结论:PGML胃镜下体现特点为多发、累及范围广泛且形态多样。胃镜活检为诊断PGML的重要手段,加强对PGML病理知识的了解,掌握胃镜下检查技巧,可提高胃镜对PGML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超声内镜在胃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胃淋巴瘤患者行EUS检查,与胃镜及活检、胃肠钡餐及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2例胃淋巴瘤中EUS诊断符合率83.33%,显著高于胃镜(58.33%)(P<0.05)及胃肠钡餐(16.67%)(P<0.05)。EUS对胃淋巴瘤T、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100%、77.78%。结论:EUS诊断胃淋巴瘤的符合率高于胃镜及其它检查,并能准确判断胃淋巴瘤浸润胃壁深度、侵犯周围器官及淋巴结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弥漫浸润胃癌的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3例弥漫浸润型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弥漫浸润型胃癌症状隐匿,胃镜确诊率为76.5%,胃肠钡餐确诊率为94.4%,术中见腹水及腹膜转移率为34.8%,浆膜侵透率为87.0%,(21/23),本组根治切除率为39.1%,姑息切除率为47.8%,根治切除者9例中5例生存期超过1年,另有2例超过3年,结论:弥漫浸润型胃癌恶性度,高梁这润范围大,预后差,胃肠钡餐检查比胃镜具有较高的确诊率,治疗上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腹腔化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晓琴  万里  陆其明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77-878,88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方法 总结1993年1月~2004年4月该院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4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91.7%)。病变主要在胃体和胃窦,同时累及胃体胃窦部10例,局限于胃体部9例,胃窦部4例,胃底部1例。形态表现多样,溃疡型18例;弥漫型4例:结节型2例。内镜活检确诊率低(41.7%)。病理以B细胞为主。H.pylori感染率为83.3%。结论 原发性胃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病变范围广、病灶多发为其特点,内镜下多点、多块深取检以及及时行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H、pylori感染可能与胃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2008年收治的29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中仅6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6 例患者术后辅以化疗,手术切除率为89.7%.免疫组化证实B细胞型淋巴瘤27例,T细胞型淋巴瘤2例.25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56%,其中Ⅰ期+Ⅱ期5年生存率为61.9%(13/21);Ⅲ+Ⅳ期5年生存率为25 %(1/4).结论 PGM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漏诊.胃镜活检是术前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切除联合应用化疗是治疗PGML的重要手段.免疫组化及临床分期对PGML的分类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4例PG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GM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化,内镜下多部位活检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手术联合CHOP方案化疗治疗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DL-BCL),可获较满意疗效。结论上腹部X线断层扫描结合病理组织活检有助于胃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缓解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根据DLBCL不同临床分期制定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征,以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对1986~2003年该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胃MALtT淋巴瘤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平均57.1岁,男女比例1:3,临床症状无特殊性。肿瘤多位于胃体下部和/或胃窦部.占90.6%;侵犯全层者,占44.0%;区域淋巴结转移,占32.0%。病理形态学改变肿瘤组织由中心细胞样细胞组成、淋巴上皮病变及反应性淋巴滤泡。该组病例内镜活检确诊率达15.6%,内镜病理诊断正确率达40.6%,术后病理确诊率达100%。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 内镜下多块取检、深取检,结合以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胃MALT淋巴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引导甲状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22例经病理证实的P.rL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61岁’)、超声声像图表现及活检方式,将PTL超声表现分为3型,即弥漫型、结节型和混合型。结果22例门L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45.5%,10/22)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6.4%,8/22)。16例PTL患者(72.?%)首发症状为颈部肿物近期明显增大。22例PTL患者中16例(72.7%)超声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6例(27.3%)超声诊断为良性。10例行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检,其中仅2例诊断可疑PTL;9例行超声引导组织活检,其中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5例PTL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活检,获得病理诊断。PTL超声声像图特征分为弥漫型(45.5%,10/22)、结节型(40.9%,9/22)和混合型(13.6%,3/22)。结论超声声像图特征有助于P,rL诊断,尤其是对有近期颈部肿物迅速增大病史的患者。超声引导组织活检安全、准确,是诊断胛L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分型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病理证实的58例PTL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并比较最常见的2种病理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种病理类型的超声特征差异。 结果58例病例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9例经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39例经手术获得组织病理。其中DLBCL 37例,MALT 21例。根据超声图像特点,分为肿块型26例、弥漫型11例、混合型21例。DLBCL中超声分型为混合型的比例最高(48.6%),MALT中超声分型为混合型的比例最低(14.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05,P=0.001)。与MALT对比,肿块型DLBCL血流信号分级更高,并且包膜受侵比例更高(41.2%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1,P=0.003;P=0.013)。 结论超声检查能够较准确提供PTL的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及超声分型可以辅助诊断PTL的病理类型,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 PTL)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引导甲状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22例经病理证实的PTL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2~81岁,中位年龄61岁)、超声声像图表现及活检方式,将PTL超声表现分为3型,即弥漫型、结节型和混合型。结果  22例PTL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45.5%,10/22)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6.4%,8/22)。16例PTL患者(72.7%)首发症状为颈部肿物近期明显增大。22例PTL患者中16例(72.7%)超声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6例(27.3%)超声诊断为良性。10例行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检,其中仅2例诊断可疑PTL;9例行超声引导组织活检,其中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5例PTL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活检,获得病理诊断。PTL超声声像图特征分为弥漫型(45.5%,10/22)、结节型(40.9%,9/22)和混合型(13.6%, 3/22)。结论  超声声像图特征有助于PTL诊断,尤其是对有近期颈部肿物迅速增大病史的患者。超声引导组织活检安全、准确,是诊断PTL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