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跟痛症的跟骨跖侧压痛点与跟骨结节骨赘的位置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骞  陈振伟  解谦 《中国骨伤》1998,11(3):44-45
跟痛症是一个症状性诊断。关于跟痛症与跟骨结节处骨赘(以下简称“跟骨骨刺”)究竟有无关系颇有争论~([1~3])。但是,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是仅根据跟骨侧位X线片判断和推测跟痛症与跟骨骨刺的关系,尚缺乏跟痛症跟骨跖侧压痛点(以下简称“压痛点”)与跟骨结节及跟骨骨刺在相应跟骨轴位X线片的位置关系。为了解跟痛症跟骨负重痛的病因,1996~1997年对眼病症28例(34只足)的42个压痛点进行金属标记,跟痛症不分单侧、双侧.全员并足拍摄双侧跟骨侧位X线片及轴位片,研究跟痛症的压痛点与跟骨结节及跟骨骨刺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李明祚 《中国骨伤》1997,10(2):55-55
跟痛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疾患,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作者自1992年5月~1994年3月应用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研制的高分子薄膜驻极体──骨刺膜治疗跟癌症146例,疗效显著。临床资料男性69例,女性77例;年龄47~68岁.发病年限2周~1年,临床表现:跟底痛126例,跟底肿胀48例,全部病例均有按压痛。146例治疗前均作跟骨正侧位X片检查,其中102例跟骨有明显骨刺形成,44例未见明显骨质增生。治疗方法将骨刺膜敷贴于跟底疼痛处,并以同状弹力带固定使骨刺膜与跟底皮肤紧贴,每二天更换一张(夏天出汗较多,宜每天更换一次),2周…  相似文献   

3.
谷成毅  陈明亮  丁松  许涛  周游 《中国骨伤》2023,36(2):139-144
目的:探讨内镜下跟骨骨刺切除联合跖筋膜松解和跟骨减压三联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50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40~68(50.12±7.35)岁,病史1~4年,所有患者行内镜下跟骨骨刺切除联合足底跖筋膜松解和跟骨减压术,术后随访24~60(42.00±3.28)个月。术前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足跟疼痛,X线检查多提示存在跟骨骨刺。疗效评估指标除常规足部检查外,还通过X线结果测量足弓高度、内弓角手术前后的改变。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系统评估足部疼痛程度;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系统,对足部疼痛、自主活动、步态和稳定性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VAS由术前的(8.75±1.24)分,降为术后3个月的(5.15±2.35)分,术后6个月的(4.07±2.53)分和末次随访的(3.95±2.44)分(P<0.05)。AOFAS评分由术前的(53.46±4.17)分,...  相似文献   

4.
顽固性跟痛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顽固性跟痛症的病因及综合性手术治疗。方法分析26例(35侧跟骨)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接受了骨刺切除、跖腱膜松解、跟骨钻孔减压手术。结果平均随访2年,13例17足疼痛完全消失;9例13足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无影响;4例5足疼痛稍减轻,行走仍有部分障碍。结论跟痛症病因多样,综合性手术治疗对顽固性跟痛症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骨扫描在跟痛症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同位素骨扫描对跟痛症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跟痛症患者进行了双足骨扫描及X线摄片检查,并用25例无症状者作为对照,对治愈的8例患者跟踪观察。结果:发现骨扫描诊断阳性率高达98%,而放射学发现有骨刺者仅为54%,治疗后症状消失的患者骨扫描复查也转阴性,而骨刺仍然存在。结论:跟痛症不是由于骨刺所致,故X线检查帮助不大,而同位素骨扫描在跟痛症的诊断及疗效的评估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依据压痛点及局封效果和跟骨骨刺综合判断。无明确压痛点又无明显跟骨骨刺则行跟骨钻孔减压;有明确压痛点又有明显跟骨骨刺,并且局封效果好,压痛在跟骨结节则行骨刺祛除加跖腱膜切断术;内踝处有压痛,则同时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有明确压痛点又有明显跟骨骨刺,但局封效果不完全,则行骨刺祛除、跖腱膜切断和胫后神经跟骨内侧支松解切断术,同时跟骨钻孔减压。结果:21例病人经6~18个月随访,优良率达95.2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方法选择得当,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跟骨滑囊炎、跟腱炎、跟腱膜炎、骨刺等)所致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对于一般跟痛症可运用局部封闭,中药外敷、小针刀治疗可得到治愈。对于顽固性跟痛症病因较多,往往采用单一方式治疗效果不佳,因而从1999~2004年我院用外科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26例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痛症的病因及综合性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18例患者都接受了骨刺切除、跖腱膜松解、跟骨钻孔减压手术。结果平均随访2年,9例疼痛完全消失;5例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无影响;4例疼痛稍减轻,行走仍有部分障碍。结论跟痛症病因多样,综合性手术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的跟痛症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跟痛症发病机理及针刀法治疗疗效。方法:用针刀在跟骨刺基底部,将跖长韧带自附着处切断,并于足弓处切断跖腱膜,结果:22例经针刀法治疗一次后跟痛症状消失,随访半至一年,总有效率95.46%,结论:跟骨刺不是引起跟痛症的主要原因,而是由于附着于跟骨结节上的跖长韧带及跖腱膜的反复受伤,造成粘连,水肿,筋膜挛缩及无菌性炎症所致,经针刀彻底切断,松解跖长韧带及跖腱膜,可消除跟痛症。  相似文献   

10.
跟痛症(calcaneodynia)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踝部疼痛症候群,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发病因素有:足底跖筋膜炎、跟骨脂肪垫病变、跟骨滑膜炎、跟骨骨刺、神经卡压等。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