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烧伤休克的复苏问题,作者采用含Na+250mmol/L的乳酸钠高张盐溶液与6%的中分子右旋糖酐(HLD)联合应用,复苏犬的烧伤休克。综合观察伤后第一个24小时的输液量、尿量、血清Na+浓度、晶体渗透压、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变化以及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MDA浓度及SOD活力的变化,并与乳酸纳林格氏液(LR)相比较。结果表明:HLD复苏烧伤休克伤后第一个24小时,液体输入量比LR减少49.7%,并不会引起血清Na+浓度及晶体渗透压明显升高。同时,它还能降低血浆中MDA的浓度并提高SOD的活力。为临床治疗烧伤休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3.
采用含Na~+250mmol/L的乳酸钠高张盐溶液与6%中分子右旋糖酐(HLD)复苏烧伤休克,与乳酸钠林格氏液(LR)比较,综合评价其复苏效果并探讨其部分机制。结果表明HLD组心脏指数(CI)在伤后4、8、12、24h均明显高于LR组(P<0.05)。HLD组心肌收缩功能(dp/dtmax),心肌舒张功能(-dp/dtmax)在伤后12、24h也高于LR组(P<0.05)。HLD组在伤后24h的心肌MDA含量(1.74±0.28×10~(-2)mol/g组织)明显低于LR组(3.23±0.56×10~(-2)mol/g组织,P<0.05)。而其心肌SOD活力(157.49±32.23u/mg组织)明显高于LR组(46.88±16.28u/mg,P<0.01)。提示:与LR复苏相比,HLD复苏烧伤休克能明显改善心肌功能,并可持续到伤后24h。HLD可能通过提高心肌组织SOD活力从而降低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损伤,进而起到保护心肌、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含 Na~ 250mmol/L 的乳酸钠高张盐溶液与6%中分子右旋糖酐(HLD)复苏烧伤休克,与乳酸钠林格氐液(LR)比较,综合评价其复苏效果并探讨其部分机制。结果表明 HLD 组心脏指数(CI) 在伤后4、8、12、24h 均明显高于 LR 组(P<0.05)。HLD 组心肌收缩功能(dp/dtmax),心肌舒张功能(—dp/dt max)在伤后12、24h 也高于 LR 组(P<0.05)。HLD 组在伤后24h 的心肌 MDA 含量(1.74±0.28×10~(-2)mol/g 组织)明显低于 LR 组(3.23±0.56×10~(-2)mol/g 组织,P<0.05)。而其心肌 SOD 活力(157.49±32·23u/mg 组织)明显高于 LR 组(46.88±16.28u/mg,P<0.01)。提示:与 LR 复苏相比,HLD 复苏烧伤休克能明显改善心肌功能,并可持续到伤后24h。HLD 可能通过提高心肌组织 SOD 活力从而降低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损伤,进而起到保护心肌、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张氯化钠右旋糖酐液在犬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代谢等方面探讨高张氯化钠右旋糖酐液(7.5%氯化钠+6%右旋糖酐70,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犬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h分别用乳酸林格液及HSD进行复苏,并以每h尿量为1.0ml/kg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 ̄80%来调整输液速度瘃输液量,观察HSD在复苏中容量负荷、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化速度及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度  相似文献   

6.
高张及平衡盐溶液分别复苏烧伤休克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20%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分对照组,平衡盐和高张盐溶液组。后两组均按Na+.mmol-1.kg-1/BSA%分别计算伤后24h液体复苏量。动物均于伤后24h活杀,分别测定全血粘度,组织含水量,用电镜观察肾小球微循环的变化。实验发现,复苏后组织含水量均增加,平衡盐溶液组尤为明显(P<0.05)。血粘度均明显下降,高渗组尤甚(P<0.01)。电镜发现,对照组肾毛细管扩张,RBC凝聚,内皮细胞水肿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烧伤后病人出现体内液体转移、水肿等病理生理变化的机制和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代谢等方面探讨高张氯化钠右旋糖酐液(7.5%氯化钠 6%右旋糖酐70,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犬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 h 分别用乳酸林格液及 HSD 进行复苏,并以每 h 尿量为1.0ml/kg 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观察 HSD 在复苏中容量负荷、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及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_(max))、心脏指数(CI)、氧供给(DO_2)及氧消耗(VO_2)等的变化。结果 HSD 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伤后第一个24 h 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30.56%,其中复苏后4 h 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少59.50%,在复苏后0.5~2 h, dp/dt_(max)、CI、DO_2及 VO_2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结论 HSD 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具有容量负荷小、改善心肌功能及促进组织代谢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代谢等方面探讨高张氯化钠右旋糖酐液(7.5%氯化钠+6%右旋糖酐70,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犬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h分别用乳酸林格液及HSD进行复苏,并以每h尿量为10ml/kg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观察HSD在复苏中容量负荷、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及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脏指数(CI)、氧供给(DO2)及氧消耗(VO2)等的变化。结果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伤后第一个24h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3056%,其中复苏后4h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少5950%,在复苏后05~2h,+dp/dtmax、CI、DO2及VO2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结论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具有容量负荷小、改善心肌功能及促进组织代谢等作用。  相似文献   

10.
犬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林格液进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的效果.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6只)和治疗组(LR组,6只).LR组采用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h以乳酸林格液进行复苏,并以尿量为1.0ml@kg-1@h-1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入量,观察其在伤后第一个24h复苏中的容量负荷、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心脏排血指数(CI)、氧供给(DO2)及氧消耗(VO2)等的变化.结果乳酸林格液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后第一个24h的复苏中,每1%烧伤面积的输液量为(887±1.02)ml/kg,比采用Parkland公式复苏多1.2倍,其中在复苏后4h内的输液量为(3.63±0.99)ml/kg,为总入量的41%;MAP、LVSP、±dp/dtmax、CI、DO2及VO2等指标在复苏后2h即达到或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乳酸林格液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比早期复苏需要更多的液体量才能满足需求,而血流动力学、心肌功能及氧动力学等在复苏后2h即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12.
延迟快速复苏对烧伤休克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在烧伤延迟复苏情况下,如何迅速纠正休克.方法通过对20例烧伤面积大于40%TBSA、因延迟复苏导致休克的患者,进行延迟快速复苏.观察休克期液体出入量、动咏压(B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状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肺血管阻力(PVR)、外周血管阻力(SVR)、氧供应(DO2)、氧消耗(VO2)、氧摄取率(O2ext)、乳酸(LA)及碱缺失(BD)等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快速补液后2h内输入液体占“第一个24h公式计算量”的(38.8±6.1)%,如果加上院外补液量则占“第一个24h公式计算量”的(48.3±5.0)%.第一个24h实际补入量占“第一个24h公式计算量”的(131.4±14.3)%;第二个24h实际补入量占“第二个24h公式计算量”的(103.2±7.2)%.快速补液后,尿量大幅增加,CO显著升高,DO2增强,SVR、LA、BD大幅下降,PVR虽大幅升高,但PAWP、PAP和CVP并未超过正常.结论在严密血流动力学监护下,烧伤后延迟复苏初期加快补液速度是可行且有益的,烧伤休克的延迟复苏需要显著增加补液量.指导休克延迟快速复苏应以监护心输出量及PAP、PAWP、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为主,辅以血中LA、BD水平及尿量变化等临床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简称复钠醇)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53例成年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均于伤后6h内入院)随机分为复钠醇组(24例)和葡萄糖组(29例)。复钠醇组在补液中用50g/L复钠醇作为基础水分,葡萄糖组用50g/L葡萄糖作为基础水分。剂量均为2000ml/d.两组患者复苏液中电解质和胶体量按相同公式计算后补给。同时,对葡萄糖组患者额外补充电解质及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在纠正休克、能量提供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监测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变化,记录休克期补液量及尿量,同时监测每例患者在入院时和伤后24、48、72h的血糖水平并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纠正休克、能量提供等方面无明显差别,复钠醇组患者未出现与复钠醇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血糖水平均基本正常;在输液过程中,葡萄糖组需额外补充电解质及胰岛素才能维持稳定,而复钠醇组则不需要补充胰岛素或大量的电解质,且利尿效果优于葡萄糖组[复钠醇组伤后第1、2个24h平均尿量为(1.9±0.6)、(3.3±0.8)L,葡萄糖组为(1.0±0.5)、(2.3±0.8)L].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应用复钠醇,可以有效补充血容量、纠正烧伤休克、利尿并促进水肿消退,同时既能补充电解质,又能提供部分能量,而且不影响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20%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分对照组、平衡盐溶液组和高张盐溶液组。后两组均按Na+·mmol(-1)·kg(-1)/BSA%分别计算伤后24h液体复苏量。动物均于伤后24h活杀,分别测定全血粘度、组织含水量,用电镜观察肾小球微循环的变化。实验发现,复苏后组织含水量均增加,平衡盐溶液组尤为明显(P<0.05)。血粘度均明显下降,高渗组尤甚(P<0.01)。电镜发现,对照组肾毛细血管扩张,RBC凝聚,内皮细胞水肿裂隙增大。平衡盐溶液组微血管通畅。高渗组微循环未见明显改善,微血栓充塞血管腔。我们认为高张盐能改善体循环,但如何进一步改善微循环尚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20%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分对照组、平衡盐溶液组和高张盐溶液组。后两组均按Na~ ·mmol~(-1)·kg~(-1)/BSA%分别计算伤后24h 液体复苏量。动物均于伤后24h 活杀,分别测定全血粘度、组织含水量,用电镜观察肾小球微循环的变化。实验发现,复苏后组织含水量均增加,平衡盐溶液组尤为明显(P<0.05)。血粘度均明显下降,高渗组尤甚(P<0.01)。电镜发现,对照组肾毛细血管扩张,RBC 凝聚,内皮细胞水肿裂隙增大。平衡盐溶液组微血管通畅。高渗组微循环未见明显改善,微血栓充塞血管腔。我们认为高张盐能改善体循环,但如何进一步改善微循环尚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严重烧伤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休克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价休克期大面积切痂对休克复苏的影响。方法 采用40%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随机分为切痂组(E组)和非切痂组(C组)。两组动物于伤后1h按parkland公式补充复方乳酸钠溶液复苏,E组在伤后3h切除全部焦痂,立即植以新鲜异体皮。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氧供、氧耗和血乳酸的变化。结果两组犬烫伤后30min均立即发生严重休克,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作功指数(LVWI)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乳酸含量明显增加。E组动物伤后3h切痂,CO、CI、血液流变学和乳酸含量较术前及C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烧伤后单纯补液不能较快纠正休克,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是安全可行的,并能有效纠正休克。  相似文献   

17.
从循证医学角度看烧伤休克复苏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引言 自1743年Henri Frandois Le Dran提出“休克(shock)”这一概念以来,人们对其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和临床救治的方法均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休克是循环系统异常导致的器官低灌注和组织氧合不足的一种综合征。经过几十年来的研究和探索,烧伤休克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说明我们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现有救治方案的部分内容仍有待改进。循证医学(EBM)的问世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18.
延迟复苏对烧伤休克犬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对烧伤犬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40%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将24只伤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延迟均匀复苏组和延迟快速复苏组,每组8只。观察犬伤前及伤后2、6、8、12、24、36、48h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O2ext)及血液中碱缺失(BD)和乳酸(LA)含量的变化。结果烧伤后各组犬DO2均显著下降,明显低于伤前值(P<0.01),而O2ext均大幅增加,明显高于伤前值(P<0.01)。伤后8h延迟快速复苏组DO2为(7.35±0.21)L·min-1·m-2,明显高于延迟均匀复苏组(5.32±0.96)L·min-1·m-2(P<0.01);其VO2(2.02±0.58)L·min-1·m-2也明显高于延迟均匀复苏组(1.71±0.38)L·min-1·m-2(P<0.01);但O2ext有所下降,延迟快速复苏组为(27.7±5.9)%,明显低于延迟均匀复苏组(32.2±3.9)%(P<0.01)。烧伤后各组犬BD均大幅降低并明显低于伤前(P<0.01),但复苏后逐渐升高,伤后8h延迟快速复苏组为(-6.5±0.7)mmol/L,显著高于延迟均匀复苏组(-9.3±1.4)mmol/L(P<0.01)。伤后各组犬LA均大幅升高,明显高于伤前(P<0.01),复苏后逐渐降低,伤后8h延迟快速复苏组LA为(2.30±0.20)mmol/L,显著低于延迟均匀复苏组(2.67±0.30)mmol/L(P<0.01)。结论快速补液可以显著改善烧伤犬组织的氧代谢状况,有益于烧伤休克的延迟复苏。  相似文献   

19.
微循环障碍是休克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近10年来,许多有关微循环障碍机制的研究都涉及血管内皮细胞糖萼损害、大循环-微循环失偶联、血管低反应性以及微循环监测等方面。据此,该文讨论如何将这些研究结果应用于烧伤患者,目的是提醒临床医师在烧伤休克和烧伤脓毒症休克治疗过程中关注微循环改善情况,维持血流动力学的协调性。此外,随着精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