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T1乳腺癌的疗效。方法:观察Halsted术、改良根治术和乳房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对274例T1乳腺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全部病人的腋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T1乳腺癌病人10年生存率为84.7%;标准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后病人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5石%和84.1%(P>0.05);乳房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除术与根治术相比,T1N0M0病人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0.4%(P>0.05);全组腋淋巴结转移率为27.7%;97.4%的转移淋巴结位于低位组。结论:3种术式治疗T1乳腺癌病人的效果相同,从美观及心理因素上考虑,提倡行保守性手术;2/3以上T1病人无腋淋巴结转移,一律行腋淋巴结清除对预后意义不大,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腋淋巴结转移绝大多数在低位组,在不能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情况下,可仅清除低、中位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Ma R  Wang J  Sun J  Zhang J  Liu W  Zhang X  Bi D  Jiang X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4):237-238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为术中采用杀灭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9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创面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并将其中104例的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本组104例患者,脱落癌细胞阳性者36例,占34.6%。Ⅰ期、Ⅱ期及Ⅲ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检出率分别为3.8%、29.8%和85.7%。T1、T2和T3以上癌细胞检出率依次为10.8%、33.3%和77.3%。腋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以上者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为76.0%,而无腋淋巴结转移者仅13.5%。结论乳腺癌手术结束时,采用杀灭或去除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61例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插管组21例,局切组32例,局切插管组8例。结果:插管组近期有效率为66.7%。AFP下降(或转阴)率分别为:33.3%、39.29%、71.41%。三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6、11.2、13.4个月。各组3个、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5.7%、87.5%、100%;66.7%、71.9%、87.5%;35%、40.6%、57.1%;0%、10.3%、2  相似文献   

4.
残胃癌17例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1986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1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率为76.5%,根治切除率为58.8%,1、2、3、4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7%、50%和0.1期的54上生存率为100%。结论 对50岁以上的男性胃部分切除者,建议自术后10年开始每年1次胃镜加活检随诊。外科治疗以根治性全胃切除加D2淋巴清扫术为宜  相似文献   

5.
将我院1987~1992年施行乳腺癌根治性切除的术前肿块局部切除组106例和直接一次性根治术组143例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术前肿块局部切除组之术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3和5年生存率分别小于16.0%、26.4%及79.2%和71.7%,而直接一次性根治术组则分别为4.9%、16.1%及89.5%和82.5%,两组患者4项预后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小于0.01、0.05、0.05、0.05)。本结果表明,术前肿块局部切除将对乳腺癌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故术前肿块局部切除不宜轻易施行。  相似文献   

6.
在加速度仪或周围神经刺激器之神经肌肉功能监测下,应用MS-16A微量注射器泵连续静脉输注阿曲可林。要维持较好的肌松状态,四个成串刺激T1在2%~5%时,老人、成人、小儿阿曲可林的剂量分别为每分钟8.0±1.7、8.5±1.0、8.6±3.2ug/kg。选用10ml注射器内盛0.5%阿曲可林溶液,MS-16A速率则分别为29.5±6.5、31.3±3.9、17.7±6.7mm/h。  相似文献   

7.
40例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报告40例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手术治疗效果。本组包括完全切除肿瘤和胸腺26例,次全切除肿瘤10例,组织活检4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2.5%),术后1年内死亡8例(20.5%)。31例术后随访3~12年,5年生存率为61.3%,10年生存率27.7%;其中非浸润型胸腺瘤分别为76.9%和30.0%,浸润型胸腺瘤则为50.0%和25.0%。MG术后缓解改善率为80.6%,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为40.0%,抢救成功率为93.8%,结论显示手术治疗胸腺肿瘤合并MG,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残胃癌吉转移规律及其合理的根治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79年3月至1997年9月收治的64例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手术及其疗效。结果 本组残胃癌患者64例,占同期手术病人的2.1%。其中包括治愈性切除者30例,其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第1组59.1%、2组33.3%、3组80.0%、4组46.7%、7组25.0%、8组36.4%、9组40.0%、10组60.0%、11组72.3  相似文献   

9.
中晚期肾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附5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肾母细胞瘤综合治疗效果。 方法 自1972 年3 月~1992 年6 月对50 例肾母细胞瘤患儿采用患侧肾根治性切除术、放疗( 根据患儿年龄,总量1 600 ~4 000cGy)、化疗( 长春新碱、更生霉素单独或联合应用) 的综合治疗措施。 结果 5 、10 年生存率为72% (36/50) 和53%(18/34);小于5 岁与大于5 岁年龄组,10 年生存率分别为60 %(15/25) 、33 %(3/9),差异有显著性(P<0 .05);术后10 天内与30 天后接受放疗者5、10 年生存率分别为83 %(10/12)、58 % (7/12)和53%(8/15)、33% (5/15),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 结论 肾母细胞瘤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年龄越小,接受放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57例诊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1971~1993年收治的57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其中IE期33例、ⅡE期7例、ⅢE期3例、Ⅳ期14例。本组术前确诊仅12例。误诊主要原因是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更重要的是其X线征象与胃癌或溃疡病酷似。本组手术切除率92.2%(47/51)。全组5年生存率62.7%,10年生存率47.6%。在IE期33例中,8例单一手术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59.2%;25例术后加用化疗和/或放疗,则术后5年生存率达90.3%。显然切除原发灶,联合术后化疗和/或放疗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