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药灌肠防治肝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意识行为异常和昏迷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主要由于肝功能衰竭时,毒性代谢产物(如血氨)无法清除,进入脑部而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感染、手术、利尿、腹腔大量放液是诱发本病的常见原因。早期表现精神欣快或烦躁、白天倦睡、夜... 相似文献
3.
4.
单味大黄煎汤保留灌肠治疗30例肝性脑病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性脑病采用单味大黄煎汤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0例肝性脑病患者采用大黄30g煎汤200mL,待温后保留灌肠。并配合针对性护理。结果:总有效率80%。结论:本方法对改善肝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中医通腑开窍法治疗肝性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医学认为,血脑屏障受损、负氮平衡和碱中毒是发生肝性脑病的重要基础,临床中强调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但疗效并未令人满意.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生是在腑气不通的基础上发生了脑窍被毒、痰、瘀、风等浊气所蒙闭,脑窍被蒙闭和腑气不通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治疗时以通腑法与开窍法合用,浊去正安,开窍醒神,交通气机,使脑主元神之职能复常,但应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实施方法 ,一般采取中药水煎灌肠,若灌肠与口服同用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学认为,血脑屏障受损、负氮平衡和碱中毒是发生肝性脑病的重要基础,临床中强调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但疗效并未令人满意。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的发生是在腑气不通的基础上发生了脑窍被毒、痰、瘀、风等浊气所蒙闭,脑窍被蒙闭和腑气不通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治疗时以通腑法与开窍法合用,浊去正安,开窍醒神,交通气机,使脑主元神之职能复常,但应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实施方法,一般采取中药水煎灌肠,若灌肠与口服同用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中药直肠滴注急救肺性脑病23例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菖蒲郁金汤加减直肠滴注急救肺性脑病23例,并设单用西药急救对照组22例,进行了包括动脉血pH、PaO2升高,PaCO2降低等指标的临床观察。结果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更好疗效,两组决有效率相近,分别为78%和64%,显效率则治疗组为35%,对照组为9%,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9.
10.
肝性脑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临床上多数是由于病毒性肝炎、严重的胆道感染、肝癌和血吸虫病引起,导致急性肝脏损害,肝功能衰竭或慢性实质性肝病,或广泛门-今腔侧枝循环建立,致使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未能被肝细胞代谢去毒而进入体循环,使血液和组织中氨等代谢产物的含量增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在严重肝病的基础上,伴有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精神症状和运动异常等继发性神经系统疾病。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概括在黄疽、温黄、膨胀、积聚、昏债、神昏等症挨门中。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 相似文献
11.
肝性脑病的中医研究进展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张洪斌邓华亮艾邸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临床上多数是由于病毒性肝炎、严重的胆道感染、肝癌和血吸虫病引起,导致急性肝损害,肝功能衰竭,或慢性实质性肝病,或广泛门——腔侧枝循环建立,致使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未... 相似文献
12.
13.
14.
我院1994年8月一1997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清开灵治疗肝性脑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临床共选择42例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1例,男儿例,女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原发病急性重型肝炎4例,亚急性重型肝炎8例,肝硬化9例。对照组ZI例,男12例,女9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6岁;原发病为急性重型肝炎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5例,肝硬化12。两组病例的原发病的诊断符合199O年(上海)第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第3版内科学教材关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肝性脑病的诊断及分期标准… 相似文献
15.
郝丽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58-58
2003年7月--2007年7月,笔者采用乳果糖加癫狂梦醒汤治疗肝性脑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26例患者,均符合《内科学》肝性脑病的分期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痰结血瘀证。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4例,男9例,女5例; 相似文献
16.
肝性脑病,药物治疗手段较单一,主要采取降氨、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强调采取综合性治疗[1],而加强综合护理措施是其中一个主要内容。一般认为:本病护理的预期目标是无昏迷发生或其先兆症状得到及时控制[2]。下面结合62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期)病人所采取的综合护理措施谈谈我们的护理体会。1 病例资料62例中,年龄在32~65岁间;均为住院病人;男性51例,女性11例;肝炎后肝硬化48例,酒精性肝硬化8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6例;上消化道出血18例,各种感染16例,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11例,肝肾综合征4例,便秘7例,摄入过多含氮食物5例,其它1例。2 综… 相似文献
17.
肝性脑病是各种严重肝病引起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近年来,本院采用调胃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肝病脑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2组均采用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43例在基础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煎剂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为15天;对照组40例,只用基础综合治疗。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做肝功能、血氨检查。结果:大黄煎剂组显效率为34.8%(15/43),总有效率81.3%(35/43);对照组显效率为27.5%(11/40),总有效率60%(24/4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保留灌肠时的体位、灌肠液的温度、量、插管深度、操作方法等的正确应用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摘要党某某,男,59岁,农民。主诉:于1999年8月11日下午2时许,家人发现其仍未起床,呼之不应,经乡医治疗无效,遂于下午4时送至某医院抢救,收入内二科病房。据病历记载:患者血压160/95mmHg(1mmHg=0.133kPa),体温39℃,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心率108次/分,心律尚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