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改善复方穿心莲颗粒的口感,研究适合儿童服用的掩味混悬颗粒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制备掩味颗粒,以脱水穿心莲内酯溶出度检测与口感打分、沉降容积为指标,评价掩味混悬颗粒的掩味效果.结果:尤特奇E100作包衣材料,对复方穿心莲颗粒有很好的掩味效果,制备的掩味混悬颗粒在水中分散均匀,口感良好.结论:颗粒包衣工艺掩味效果佳,制备的掩味混悬颗粒适合儿童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2.
颗粒剂中丹皮酚掩味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掩盖丹皮酚不良味道,制备丹皮酚共融物颗粒,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方法:以山嵛酸甘油酯为掩味材料,采用熔融骤冷法制备共融物颗粒。选择丹皮酚与山嵛酸甘油酯的用量比、聚乙二醇6000加入量和颗粒大小为考察因素,以掩味效果和60 min溶出度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丹皮酚共融物颗粒的处方工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皮酚溶出量,检测波长274 nm。结果:丹皮酚共融物颗粒的最佳处方工艺为丹皮酚-山嵛酸甘油酯(1∶3.5),聚乙二醇6000用量占丹皮酚与山嵛酸甘油酯总量的13%,颗粒大小80~100目。丹皮酚共融物颗粒的大小对掩味效果及溶出度具有显著性影响,60 min时丹皮酚溶出度70%。结论:优选的处方工艺简单、方法可行,丹皮酚共融物颗粒具有良好的口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小儿清降掩味粉末干混悬剂处方系统,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针对掩味后小儿清降复方粉体的特殊性问题,寻找适合的处方系统,并以混悬液中药物含量均一性(RSD)为客观评价指标,使处方系统中助悬剂、润湿剂二者的用量达到最佳组合状态。通过粉体流动性、液体流变性、电位、口感对其最终确定处方系统进行干混悬剂的相关质量评价。结果以CEOLUS RC-A591NF与黄原胶联用为助悬剂,泊洛沙姆为润湿剂时为适合的处方系统,二者的最佳组合为当小儿清降掩味粉末为1g时,CEOLUS RC-A591 NF:0.15g,黄原胶:0.08g,poloxamer188:0.05g,且各项评价指标均符合干混悬剂的相关质量评价要求。结论针对掩味小儿清降干混悬剂处方系统开发的新型助悬剂,对改善中药混悬剂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中药包衣颗粒,优化制剂工艺。方法采用流化床切线喷方法与流化床底喷工艺包衣对复方老鹳草结肠靶向颗粒进行制备工艺研究。结果优化后的制剂处方为浸膏粉与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的比例为8∶1∶1,流化床切线喷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30℃,风机频率15Hz,转盘转速500r/min,滚圆时间60min;底喷包衣工艺条件为流量2ml/min,雾化压力为0.1MPa,风机频率为25Hz,进风温度30℃。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球形颗粒成型性好,包衣成品率高。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掩味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优杰  冯怡  徐德生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3):1285-1288
目的:作者以复方双黄连为模型药物,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球,达到掩味目的。方法:追踪复方苦味来源,建立复方苦味标准曲线,并以苦味评价、收率和包封率为指标筛选掩味处方及掩味微球制备工艺考察。结果:复方中的苦味主要来自连翘,Eudargit E100为最佳掩味材料,最佳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待喷液浓度2%、进风温度75 ℃、进风风量35 m3·h-1、喷雾风量0.35 m3·h-1、进液速度8 mL·min-1。结论:喷雾干燥法可以作为一种中药复方的掩味技术,工艺简单,掩味效果好,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反流安无糖型混悬颗粒不同制备工艺制剂质量,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方法对水提、醇提2种工艺按不同制粒配方制备的颗粒色泽、均匀度、味道、气味进行比较,确定浓浸膏-木糖醇-糊精的比例,并对颗粒的溶化性、粒度、流动性进行考察。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2种工艺制备的颗粒中的柴胡、白芍、枳实、延胡索,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对水提和醇提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反流安无糖型混悬颗粒最佳制备工艺为:柴胡、枳实、白芍、甘草加12倍量80%乙醇浸泡30 min,提取1.5 h,药渣与生姜、竹茹、蒲公英、延胡索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 h,滤过,合并3次滤液,浓缩至膏状,按浓浸膏∶木糖醇∶糊精=1∶1∶3进行制粒。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复方枸杞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复方枸杞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工艺采取水煮醇沉、喷雾干燥、质量标准、定性鉴别党参、枸杞,定量测定龟甲、鹿角总氮量。结果:定性鉴别中薄层层析,含量测定中总氮量测定对复方枸杞颗粒中四味中药起论证作用。结论:薄层色谱对复方枸杞颗粒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穿心莲袋包颗粒及其饮片汤剂和胶囊剂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汉清  李莉  陆继好 《中药材》2002,25(12):896-897
目的:研究穿心莲袋包颗粒入煎汤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生药袋包颗粒、传统饮片汤剂和胶囊剂的煎出率及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煎出率和穿心莲内酯含量为指标,优选穿心莲袋包颗粒制备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三者中穿心莲内酯含量。结果:穿心莲生药袋包颗粒入煎汤剂的优选工艺为5目颗粒(袋包)、加15倍量水,煎提3次,每次30 min。生药袋包颗粒、传统饮片汤剂及胶囊剂的煎出率分别为20.09%、16.83%,和10.91%;三者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mg/g)分别为0.91%、0.69%和0.87%。结论:煎出率及穿心莲内酯含量均以生药袋包颗粒为高,这为以中药袋包颗粒形式入煎汤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痒宁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洛临  张建军  李智勇 《光明中医》2009,24(10):1881-1883
目的:筛选出合适的成型工艺方法,辅料及其配比,确定痒宁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溶化性及吸湿性为考察指标,优选合适的制粒方法、辅料及其配比,并测定比较干浸膏粉以及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并采用对颗粒进行薄膜包衣的生产工艺.结果:采用干法制粒不加辅料所制颗粒的成型性好,溶化性合格,成型处方所制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无明显改善,包衣后颗粒可明显降低其吸湿性.结论:本方法工艺简单,抗吸湿效果较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粉末包衣法改善小儿麻甘方口感与吸湿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小儿麻甘方进行防潮和掩味研究。方法:以吸湿速率和临界相对湿度为指标,考察辅料和干燥方式对小儿麻甘方吸湿性的影响;以溶出度评价掩味效果,吸湿速率评价防潮效果,扫描电镜检评价包衣粉末形态学特征,采用流化床粉末包衣技术,来改善小儿麻甘方提取物的不良口感和吸湿性。结果:提取液采用减压干燥,选用优特奇E100加入14%优特奇NE30D,对浸膏粉和乳糖的混合物进行流化床粉末包衣。包衣粉末衣膜完整致密,平均粒径为130μm,在口腔中无明显沙砾感;在25℃,RH75%时,平衡吸湿量仅为13%;1min内黄芩苷的体外累积溶出度仅为35.7%。结论:达到防潮效果和掩味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常用的口服固体制剂中,口感不良会导致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差,进而使得该药物的市场竞争力降低。药物制剂的掩味问题一直是制剂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人们对药物口感的要求日渐提升,近几年掩盖药物不良口味的方法也逐渐增加。通过对掩盖药物不良口味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常用的掩味技术有添加掩味剂、包合技术、微球/微囊技术、固体分散技术、离子交换技术等。然而,除以上掩味技术之外,在固体制剂的制造过程中,制粒技术也可以实现对药物不良口味的遮蔽,且制粒技术方法简单,能够很好地达到掩盖药物不良口味的效果,该文系统介绍了制粒技术在药物掩味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药物掩味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随着人们对药物口感的需求逐渐提高,药物掩味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制剂工作者的重视,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口感评价体系不完善、方法特异性较低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均有待于相关药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中药及其制剂的矫味与掩味问题一直是制剂学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通过对近十年来与之相关的中外期刊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对味觉的形成和矫味与掩味的机制进行阐述,详细综述了目前可用于中药矫味与掩味如添加矫味剂、苦味阻滞剂、味蕾麻痹剂、包衣等的常用技术和近年来随着现代制剂技术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固体分散技术、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微囊微球化技术及包合技术等创新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矫味与掩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随着患者对药物口感需求逐渐提高,中药的矫味与掩味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由单一技术向联合运用多种技术的趋势发展,但其目前仍然存在口感评价不完善、方法选择局限、产业化生产困难等系列问题,有待相关药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口感设计与掩味、矫味效果评价是中药制剂处方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传统的志愿者感官评价、动物偏好实验评价到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电子舌智能味觉评价,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分辨率越来越高,但与人体真实感受的相关性却越来越低。如何同时满足检测方法的客观真实性、高灵敏度,乃至实时动态量化,是中药制剂掩味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兼具上述特点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在中医临床诊断、针刺效应研究以及食品行业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用于中药制剂掩味评价的基础条件也趋于成熟。对f MRI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并从人体与样品角度对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标准物质浓度-志愿者感官等级-脑信号强度相关性"的研究思路,以期为中药制剂产品优化与口感改进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中药制剂品质评价从"经验试错"走向"科学有据"。  相似文献   

14.
王志  魏莉  陈挺 《中草药》2008,39(4):515-518
目的 筛选银黄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 以Eudragit E100为包衣材料,对金银花提取物进行包衣,掩盖其苦涩味.处方筛选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颗粒收率、抗张强度和崩解时间为指标,优选出银黄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在制备工艺中分别对搅拌制粒和流化床制粒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金银花提取物包衣增重10%,以交联PVPP为崩解剂用量10%,内外各加50%,流化床制粒后压片.结论 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得的银黄口腔崩解片,具有一定硬度,在口腔内能迅速崩解,且口感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茶苯海明口腔崩解片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既可掩盖苦麻味又能快速崩解的茶苯海明口腔崩解片。方法以EudragitE100为包合材料,采用溶剂法制备掩味包合物并对包合物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再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口腔崩解片。结果茶苯海明与EudragitE100在1:4重量比以下时制备的掩味包合物形成了固体分散体,以此制得的口腔崩解片在体外崩解时间不超过60s,在0.01mol·L-1盐酸溶液中5min溶出标示量的90%以上。结论该口腔崩解片制备工艺可行,符合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16.
苦味形成机理与中药苦味掩味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晓彬 《中医药导报》2008,14(5):119-121
依据苦味形成机理,从干扰苦味形成的不同环节将中药苦味掩味技术分为,添加矫味剂混淆大脑味觉掩盖药物苦味;延缓或阻止药物在口腔释放,隔离药物和味蕾的接触;麻痹味觉细胞,提高苦味感受阈值;阻止苦味受体与苦味剂的结合,切断信号传导掩盖苦味等4类,综述掩盖中药苦味的方法,并简述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制备技术,为合理应用苦味掩味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用不同方法制备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的药物混悬液,优选制备工艺并初步评价该混悬液的制剂性质。方法 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采用研磨筛分法、胶体磨研磨法和高速分散均质法制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与氯化钙的药物混悬液,考察制得混悬液的粒径分布、沉降体积比、温度、pH、黏度,检测混悬后纤维蛋白原药物的凝固活力,计算药物回收率,并综合以上考察项对该混悬工艺进行评估。结果 研磨筛分法回收率低于50%,胶体磨研磨法易引入杂质,最终优选高速分散均质法。研究确定分散机单次处理程序为转速15.0×103 r·min-1,粉碎时间2 min,共循环10次,所得混悬液粒径为6.46~161.13 μm,中位粒径﹤50 μm,5 min沉降体积比高于90%,药液处理前后温度变化控制在5 ℃之内,pH值范围为7.5~8.5,黏度值范围为20~35 mPa·s,药物回收率高于90%,且纤维蛋白原药物活性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标准。结论 高速分散均质法是1种可行的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药物混悬液制备方法,所得混悬液的生物活性良好、可用于纤维蛋白止血贴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