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乳香-没药配伍有效成分对应靶基因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可能的作用机制.基于文献研究并结合相关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文献检索筛选得到乳香-没药主要有效成分,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活性成分进行靶标预测.同时通过DrugBank,GeneCards及...  相似文献   

2.
总结近年抗癌中药有效成分化学和药理研究文献,对抗肿瘤中药活性成分的作用类型和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研制出更多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新药。  相似文献   

3.
总结近年来抗炎中药有效成分化学和药理研究文献,对抗炎中药活性成分的作用类型和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以期研制出更多的高效低毒的抗炎新药。  相似文献   

4.
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张蔷  高文远  满淑丽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203-3207
黄芪药用历史悠久,古有"补药之长"之称,为历代中医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组成、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分分析表明,黄芪以多糖、三萜、黄酮等成分为主;药理实验及临床报道表明,黄芪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黄芪的各个有效成分的活性总结具有临床指示性意义。该文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黄芪不同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为该药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磊  陆茵  郑仕中 《中草药》2009,40(3):476-479
利用Pubmed收集了丹参相关的文献600余篇,整理了近年来与丹参药理机制研究相关的文献报道,归纳出丹参的药理活性成分,揭示单味中药丹参中多成分、多靶点的整合效应,并试图找出丹参中发挥抗肿瘤药理作用的结构母核,提出以结构母核为基础研究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的整合效应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中药牛膝及其有效成分通过调控软骨细胞代谢防治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机制研究进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深入分析近10年中药牛膝提取物及其有效单体成分通过调控软骨细胞代谢防治OA机制及基础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结果基于中药牛膝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总结了OA的临床特点、治疗现状以及软骨代谢与OA之间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了中药牛膝在调控软骨细胞代谢以防治OA的研究进展和意义。结论中药牛膝及其有效成分防治骨关节炎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良好的利用价值及推广前景。其药理机制,特别是结合中医药理论的药物临床研究尚显不足,尚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7.
孔靓  李宝才  向诚 《中草药》2015,46(22):3289-3296
中药有效成分组是指中药复方中所含有的所有与该复方临床应用目的密切相关的药理活性成分,是中药复方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一个子系统。其基本性质保持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和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又有化学成分明确的特征。然而因中药的复杂性,目前对其研究成功的案例仍然较少。通过对近年来有效成分组优秀研究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基于化学成分中药药性辨析的拆方-组方研究""基于色谱指纹图谱敲入敲出思想的有效成分组筛选"和"基于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有效成分组筛选"3种有效成分组的构建策略,以及对中药有效成分组的"多成分组合""化学成分明确"和"系统整体性"3个方面性质的表征方法,为今后的中药有效成分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对中药糖苷类成分脱糖基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糖苷类成分是中药中一类重要的活性物质,其药理活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体内存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糖苷类成分在生物体内代谢转化途径主要是由肠道菌群介导的脱糖基代谢,生成苷元后更易吸收入血并发挥药效.该文基于肠道菌群在中药糖苷类成分体内代谢及药效发挥中的重要作用,综述了肠道菌群中代谢中药糖苷类成分的主要糖苷酶,产生糖苷酶的主要菌属,以及代表性糖苷类成分的脱糖基代谢途径.并针对肠道菌群对中药糖苷类成分代谢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综述植物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的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细胞、抗心肌肥厚和抗心肌纤维化的药理活性及其对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等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综合.结果 植物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具有显著的心脏药理活性.结论 植物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作为中药新药开发的资源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中药含药血清作为干预手段在中药药理研究体外实验中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并取得一定的进展。科学、严谨、标准的实验设计方案贯穿于整个中药含药血清制备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血清中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活性等,对于模拟中药在体内真实药理活动过程至关重要,也是中药及复方体外实验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点。基于课题组在进行中药复方养营活血汤含药血清制备的过程中,查阅相关文献及制备方法,对中药含药血清制备进行详细的梳理,并提出一些见解,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2,他引:11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小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化学物质结构的多样性、炮制方法的多样性、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和临床应用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蕴涵着许多科学问题。解析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是其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阐明。伴随中药代谢的研究进展和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形成了“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其将为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小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生态环境、化学物质结构、炮制方法、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蕴涵着许多科学问题。解析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阐明。伴随中药代谢的研究进展和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形成了“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其将为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中药成分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敏  张天锡  史磊  冯帅  李峰 《中草药》2020,51(15):4050-4058
大孔吸附树脂具有理化性质稳定、选择性好、吸附能力强且易洗脱、可循环使用且再生处理经济环保、方便制剂成型等优势,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精制分离、复方中药制剂的纯化、有害杂质的去除等。通过对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性质、分类、工作原理进行综述,并对其纯化中药成分的影响因素和纯化工艺进行讨论,探究影响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中药成分的重要因素,为提高中药成分纯化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科技方法对中医药理论进行科学诠释,是中医药发展、发扬和标准化所亟需的重要一步,对药性的研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中药四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为中药寒热药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与途径,推动其进入分子水平,除对其属性表征与物质基础的研究外,还开始探寻其内在机制。文章着重从中药物象、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展示近年来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不同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中药材的"一物多效"现象,分析现行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依据多效中药"定向药效成分"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研究原则提出在功能分类评价下发现"定效Q-Marker"的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策略,旨在诠释中药在方剂中的选择性功效取向,准确评控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药组分"是组分中药研究中涉及到的核心概念之一,其与"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提取物"概念的异同等问题是开展组分中药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1999—2017年有关中药组分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尝试对中药组分的概念涵义进行界定,认为中药组分是组分配伍的基本单元,其来源于有效部位或部位群,是具有较高同质性的成分群或具有一定比例的组合物,其化学成分可识别,且各成分比例相对固定,其活性一般可表征并可重复。同时探讨了中药组分与相关或类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期得到同道的争鸣,推动组分中药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与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明生  杨永华  谢波  殷召静 《中草药》2005,36(3):321-325
根据作者多年的研究经历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中医药的优势,从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生与广泛应用、中药有效成分及药材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性出发,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药用植物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着重从药用植物无性繁殖系的建立与快速繁殖、细胞次生代谢调控、药材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实现中药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和中药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双分子标记法的构建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作者之前提出的分子鉴定中真伪鉴别有余,优劣评价不足的现象,以及中药材二维分子标记法构建中功能基因研究基础薄弱的情况,提出了基于DNA分子标记和代谢标识物相结合的双分子标记法(bimolecular marking methods,简称BIMM),能满足现阶段在分子水平同时研究中药的种类和质量差异.该文系统介绍了双分子标记法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流程,总结了该方法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展望了其在中药多来源药材的鉴别研究、年限鉴别研究、产地鉴别研究、优良种质研究、新的药物资源的寻找和开发及中药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重要应用.作为中药材二维分子标记法的补充,双分子标记法的提出,将进一步促进分子水平对中药的真伪鉴定及质量优劣评价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秀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429-3434
中医防病治病的用药形式为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多为饮片)是处方药,是中药复方的组成元素。由于某味中药在不同复方中的"君、臣、佐、使"地位不同,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应以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为切入点,单味中药应该是全成分分析,质量稳定可控。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继承、发展、创新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方以药成",中药制剂是研究中药原料制成适宜剂型后直接作用于患者的过程。以制剂原料前处理特点来划分,其发展经历了中药材直接粉碎初步提取、中药饮片粗放提取初步除杂、精制纯化3个阶段。随着中药制剂新技术应用以及新理论提出,中药制剂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组分结构中药制剂,其特点是物质基础明确、作用机制清楚、ADME/T性质确定、释药系统设计合理、生产质量科学可控。这就势必要求多学科交叉、互融,系统地解决中药制剂存在的问题。该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药制剂的发展,分析传统中药制剂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重点阐述了多学科交叉促进现代创新中药制剂尤其是组分结构中药制剂的研究和发展,为未来中药制剂的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