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某县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生活质量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健康状况量表(SF36-Ⅱ)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等对湖南省某县1 040例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湖南农村老年人中睡眠质量差者占81.1%;不同睡眠质量的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不同(P<0.01);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的评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利于其睡眠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SF-36量表及PSQI量表对广州市社区131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生存质量与睡眠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有36.6%的广州市社区老年人存在睡眠障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各因子的评分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社会、医疗服务机构、家庭应关注老年人的睡眠问题,积极开展与老年人睡眠质量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对睡眠障碍进行干预,以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子女数对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SF-8),问卷调查498名农村老年人。结果不同子女数的农村老年人在社会支持各维度的评分及生活满意度方面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女数多的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低于12个子女的农村老年人(P<0.05);子女数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度与子女数无关,12个子女的农村老年人(P<0.05);子女数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度与子女数无关,12个子女的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最好,计划生育对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老年妇女生存质量和Kupperman评分间的相关性,为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87名50~70岁妇女,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Kupperman评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有配偶的调查对象的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明显高于无配偶(P<0.05);且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月收入的增加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逐渐增高(P<0.05);Kupperman评分程度在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月收入中不同水平的构成比之间差异显著(P<0.05);无配偶调查对象的Kupperman总评分明显高于有配偶(P<0.05);Kupperman评分随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月收入的增高而降低(P<0.05);生存质量4个领域与Kupperman总分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5).结论 生存质量与Kupperman评分与婚姻状况、收入和教育程度有关;且生存质量与Kupperman评分存在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与抑郁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抽取广州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270例(回收有效问卷251例),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30)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12)进行调查。结果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抑郁总发生率为23. 5%,躯体健康总评分(PCS)为(50. 47±21. 12)分,精神健康总评分(MCS)为(69. 86±19. 07)分;抑郁组生存质量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 01);老年人抑郁与生存质量及各子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 384~-0. 578,P0. 01)。结论老年抑郁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工作应加强关注易感人群,积极预防,减少抑郁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患慢性病情况对河北省城乡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的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6 173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评。结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脑卒中与老年人睡眠质量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和心脏病是影响城乡老年人睡眠障碍因素(P<0.01)。结论常见慢性病,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脏病严重影响城乡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家庭功能对城乡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3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估量表(APGAP)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对唐山市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式调查。结果所调查老年人生活质量在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评分均低于我国常模(P<0.05),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密切相关(P<0.05)。结论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家庭功能有利于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应大力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的物质和文化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老年公寓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方法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范德普尔社会支持网量表对重庆市主城区老年公寓123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婚姻状况、职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差异显著(P0.05);老年公寓50%以上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规模3人,配偶及子女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情感支持、实际支持及社会交往支持网络规模与生活质量各维度呈正相关。结论提高老年公寓老年人生活质量,一方面应加强老年公寓老年人家庭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应扩大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及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间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309名汉族和201名藏族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藏族农村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和家庭外支持3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汉族(P<0.01)。而汉族与藏族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在8个分维度及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个综合维度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8个分维度和2个综合维度的评分呈正相关(r=0.088~0.225,P<0.05)。结论社会支持状况对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支持作用,改善社会支持状况对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静  张黎明  高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0):2013-2014
目的对武汉市不同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进行研究。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9个社区的90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武汉市不同社区老年人2w患病率及慢性病患病率有很大差异(P<0.01)。不同社区日常生活能力和对当前生活感受的总评分情况也有很大差异(P<0.01)。影响对当前生活感受总评分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类型、家庭关系、每年用于医疗的费用、每年用于休闲的费用、与周围人相比自己的生活质量、近半年内是否患慢性病、工具性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结论武汉市不同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空巢糖尿病(DM)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现状,为空巢老人社区护理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社区内随机抽取空巢老年人DM患者36例为DM组,另选取43名健康空巢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分.结果 生活质量评定项目中,DM组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精神健康(MH)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M组社会支持评定各项目以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项目中客观支持与生活质量项目中BP、GH、VT、社会功能(SF)和MH呈正相关(P<0.05);主观支持与BP、GH、情感职能(RE)和MH呈正相关(P<0.05);支持利用与VT和SF呈正相关(P<0.05).结论 空巢DM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健康空巢老年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烟台市城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烟台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104人,使用SF-36量表、MMSE量表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入户面对面的访谈调查。结果烟台市城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平均得分在较好的等级上,年龄、患有慢性病对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较大;除了总体健康及社会功能以外,其他生存质量6个维度得分均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认知功能不同的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轮廓不平行(F=18.435,P0.01),且认知功能越好的老年人生存质量越高。结论慢性病对烟台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与生存质量正相关,但不是生存质量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居家不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1~12月在安徽省蚌埠市204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社区内746名老年人使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与非居家不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不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r=0.347~0.202,P<0.05)。结论社会支持与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老年人宽恕心理特质的特征及与睡眠的关系。方法对郑州市6个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0份。调查内容包括Hearland宽恕量表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结果老年女性宽恕他人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 05);老年男性失眠与宽恕自己呈正相关(r=0. 214,P<0. 05),与宽恕他人无相关性(P>0. 05);宽恕与老年女性失眠无相关性(P>0. 05);宽恕自己与宽恕他人在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均呈正相关(r=0. 494、0. 363,P<0. 01)。宽恕自己对老年人睡眠状况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性别老年人宽恕水平存在差异,宽恕与老年人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状况,并探讨其与生活质量相关性。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质量量表(MOS SF-36)对锦州市养老院2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养老院老人焦虑发生率为50.51%,抑郁发生率为60.82%,且养老院老人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与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的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焦虑、抑郁的情绪越严重,老年人生活质量就越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杭州市空巢老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杭州市345名60岁以上老人,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老年人量表(WHOQOL-OLD)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杭州地区空巢老年人生存质量低于非空巢老人(t=2.059,P=0.039);影响杭州地区空巢老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婚姻状况、与子女的关系、体育锻炼(P<0.05)。结论经济因素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着重关注农村和独居空巢老人,采取全面综合性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50  
目的 探讨老年人睡眠质量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 2 0 0 3例城市老年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工具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症状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 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一般项目调查表等。全部资料用 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资料完整者 1 80 5例 (调查应答率为 90 .1 % ) ,其中男性 858例 ,女性 947例。 PSQI平均得分3.8± 3.0分 ,睡眠质量差者占 1 1 .1 %。女性睡眠质量低于男性。睡眠质量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状况等密切相关。结论 要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以及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心理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简单娱乐活动。试验组给予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3次/w,40~60 min/次,共干预12 w。两组均在干预前和干预12 w后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老年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应用生活质量SF-36量表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评测。结果干预前,两组GDS和SAS评分及SF-36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GDS和SAS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念训练联合娱乐疗法心理干预有助于养老院老年人建立新的情绪调节方式,改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睡眠状况是关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潍坊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利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广泛性焦虑量表(简版)(GAD-2)对453名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4人(23.0%)得分为4~6分,疑似睡眠障碍;106人(23.4%)得分为7分及以上,为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诊出率为23.4%;GAD-2量表得分为3分及以上者有36人(7.9%),焦虑症状诊出率为7.9%。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为阳性的变量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焦虑、疼痛评分、有无吞咽困难、养老机构星级、是否患有慢性病及慢性病对日常生活影响等因素与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障碍显著相关。结论 缓解老年人的疼痛、积极应对慢性病、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应对能力、规范养老机构管理等对提高老年人睡眠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及分析影响PD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PD睡眠量表(PDSS)、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以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对49例PD患者和4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对照者的睡眠状况及临床特点进行评估。结果 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5.31%(32/49),PD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变现为失眠。夜间多尿在导致失眠的原因中最为常见,其发生率为40.82%(20/49例)。患者PDSS评分与患者性别、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病程以及多巴胺剂量有关(均P<0.05)。(NSD)组(UPDRS)Ⅱ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评分低于SD组(P<0.05)。结论 PD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睡眠障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夜间多尿以及睡眠行为障碍。PD患者睡眠障碍,主要与患者病情病程长短、严重程度以及多巴胺药物剂量有关,而与年龄以及性别无关。SD可以影响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