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105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⑴常规治疗组:抗凝、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⑵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⑶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40 mg阿托伐他汀。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分别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及sCD40L浓度。结果药物治疗前,3组ACS患者血脂以及hs-CRP和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2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和40 mg治疗组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变,但血清hs-CRP及sCD40L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40 mg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4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血脂水平变化不明显,但hs-CRP和sCD40L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40 mg治疗组血脂TC和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hs-CRP和sCD40L水平进一步降低(P〈0.01),与10 mg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早期降低ACS患者的炎症反应,大剂量应用时抗炎和降脂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期强化降脂治疗对ACS患者血浆Lp-PLA2(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和TM(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32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60 mg/次,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浆Lp-PLA2和血浆TM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TG、TC、HDL-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的TG、TC、HDL-C、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浆Lp-PLA2、T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浆Lp-PLA2、T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的血浆Lp-PLA2、T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ACS患者的降脂抗炎作用显著,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常规剂量相比降低Lp-PLA2、TM水平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服用常规剂量他汀药物血脂控制不佳的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依折麦布联合他汀药物治疗组62例(依折麦布10mg/d+阿托伐他汀10mg/d)和双倍剂量他汀药物治疗组64例(阿托伐他汀20mg/d)。持续24周测定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和血浆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SCK9)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菜油甾醇/7-烯胆甾烷醇比例和PSCK9水平明显低于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双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LDL-C水平在12周后逐渐回升而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LDL-C水平降低较为平稳。结论:对常规他汀剂量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联合依折麦布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合成并且降低LDL-C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加大他汀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10mg和20mg)治疗3d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变化。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3d)和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9例,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3d)。并测定各组治疗前后Fg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d后,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浆Fg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赡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Fg水平下降幅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比3.2%,P〈0.05)。三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引起的血浆Fg水平下降与总胆固醇(r=0.125,P=0.618)、三酰甘油(r=0.147,P=0.57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79,P=0.23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21,P=0.157)的下降百分数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3d后,可明显降低Fg水平及改善内皮功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高血脂患者血脂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2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62例给予阿伐托他汀20 mg/d,阿司匹林100mg/d,治疗组166例给予阿伐托他汀40 mg/d、阿司匹林100mg/d,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以及血肌酐、尿素氮.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C、LDL-C、TG、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肝、肾反应,治疗期间,两组AST、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9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B、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40mg/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患者TC、u)L—C、sCD40L、血清hs—CRP、MMP~9水平。结果用药4周治疗后,40mg治疗组血清TC、LDL—C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01);三组治疗2周后血清hs—CRP、sCIMOL、MMP~9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4周后进一步降低,40nag治疗组降低最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大剂量应用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和20 ms)治疗3 d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3 d)和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9例,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3 d).并测定各组治疗前后Fg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3 d后,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血浆Fg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Fg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Fg水平下降幅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比3.2%,P<0.05).三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引起的血浆Fg水平下降与总胆固醇r=0.125,P=0.618)、三酰甘油(r=0.147,P=0.573)、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r=-0.279,P:0.23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21,P=0.157)的下降百分数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大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3 d后,可明显降低Fg水平及改善内皮功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单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单用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控制达标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 C组患者TC和LDL-C控制达标率显著优于A、B组;C组患者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显著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血脂控制不佳老年冠心病可有效提高血脂控制效果,改善血脂水平,且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海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814-3815
[目的]观察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AMI病人5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9例)和阿托伐他汀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每晚1次口服。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结果]①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G、TC及LDL-C浓度无明显变化,而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②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TG、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且hs-CRP的下降幅度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AMI患者的血脂水平,进一步降低hs-CRP浓度,抑制AMI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0mg/d或40mg/d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mg/d组(60例)和阿托伐他汀40mg/d组(60例)。两组均连续服药12周,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动脉粥样斑块的部位、数量、性质、面积、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40mg/d组下肢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缩小,软斑及混合斑数量减少,下肢动脉IMT及hs-CRP减少,与阿托伐他汀10m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TC、LDL-C、ApoB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在短期内降低下肢动脉IMT、缩小斑块面积、稳定斑块并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抑制急性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 选择发病24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连续治疗28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的差异.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结果 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0.05),其中CRP在治疗后3d达高峰,TNF-α在治疗后7d达高峰.A组峰值均低于B组[(13.00±2.45)mg/L比(19.21±3.67)mg/L,(19.79±11.01)ng/L比(30.69±18.47)ng/L,P<0.05].治疗后7 d A组ESS评分高于B组[(79.19±30.59)分比(63.91±2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降低血清CRP和TNF-α水平而抑制急性脑缺血后炎性损伤,具有降脂以外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社区康复过程中应用中剂量强效他汀联合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5年进行健康体检的行PCI术后的患者2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给予中剂量强效他汀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观察组给予中剂量强效他汀联合葛兰心宁软胶囊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联合葛兰心宁软胶囊2粒/次,3次/d。对照2组给予高剂量强效他汀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片40 mg。比较治疗前后三组LDL-C降低幅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1组LDL-C高于观察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LDL-C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患者应用中剂量强效他汀联合葛兰心宁软胶囊,能有效降低LDL-C,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10 mg和辛伐他汀20 mg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藏族患者降脂疗效和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藏族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组和辛伐他汀20mg组,每组35例。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白细胞(WBC)计数、空腹血糖(FBG)和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4周,两组TC、LDL-C、Apo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后4周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39±0.63) mmol/L比(1.95±1.62) mmol/L,P<0.05],而辛伐他汀20 mg组治疗后4周TG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0.32)nnol/L比(1.93±0.83) mmol/L,P>0.05]。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10mg组hs-CRP水平降低幅度大于辛伐他汀20mg组(40.51%比3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s-CRP水平的降低独立于降脂效果,仅与他汀种类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0.384,P=0.022)。结论 辛伐他汀20 mg对于血清TC和LDL-C水平的降低作用与阿托伐他汀10 mg相当,两种他汀类药物均可降低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疗效略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运动区占位性病变患者皮质功能区的重组特征以及评估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风险。方法 选择23例中央沟附近占位性病变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蹦砌检查。结果 占位半球对侧手主动对指运动时,fMRI显示占位侧初级运动皮层(M1)区激活、移位者20例,被激活的M1区体积比占位半球同侧手运动激活体积小者15例,占位对侧正常半球内M1区出现代偿性激活者13例,两侧前运动皮层(PMC)次级运动中枢激活区增大者9例;3例患手肌力明显下降,其中被动简单对指运动M1区能激活的有2例,1例无法激活。结论 fMRI可直观地观察患者运动皮质功能区的改变及重组,对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状态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两组各34例,A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40 mg阿托伐他汀,B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在治疗结束后对其血脂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DL-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TG、TC以及LDL-C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相比A组HDL-C升高水平明显高于B组,且TG、TC以及LDL-C下降水平明显低于B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中,A组患者与B组患者表现ALT>3个正常上限(ULN)各1例,停药复查后恢复正常,发生率均为2.94%,两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6例患者在治疗1~2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生率为17.65%(6/34),B组有5例患者在治疗1~3个月出现心绞痛症状,发生率为14.71%(5/34),两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应用于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中疗效优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且两种方式安全性无差异,故在临床治疗中建议采用大剂量给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AS性脑梗死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老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n=35),A组采用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BI指数评分上升,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NIHSS评分略低于A组,BI指数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老年AS性脑梗死患者采用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更好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治疗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黄冬梅 《现代保健》2014,(28):67-6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集本院临床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60 mg/d,1次/d,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40 mg/d,1次/d。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结果:给药后,两组血脂水平均出现明显降低,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仅为15.00%,而对照组为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40 mg剂量的辛伐他汀是治疗老年患者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最为安全有效的常规临床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要求的高脂血症老年人153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10 mg/d,A组)79例和常规剂量(20 mg/d,B组)74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周采集空腹静脉血,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血脂的差异、疗效,并观察肝、肾、肌肉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A、B组总胆固醇分别下降19.6%、20.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下降17.4%、20.1%,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均未发现肝、肾、肌肉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尿酸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不良反应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与20 mg/d同样可使老年人血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与20 mg/d阿托伐他汀相比,10 mg/d口服无明显肝、肾、肌肉不良反应。10 mg/d组在降脂同时还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对老年人的降脂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