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介绍患者,男,8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5年,复发加重伴咯血2h"入院,入院前5年,患者反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每次经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此次再次发病入院。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入院后反复咯血,住院期间因咯血共行6次成功抢救,  相似文献   

2.
郇丽婷 《职业与健康》2011,27(6):714-715
本文报道2例因服用含汞、铅民间偏方治疗"银屑病"致汞、铅同时中毒的病例,患者出现腹绞痛、腹胀、手颤[1]等症状,经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积极驱汞、驱铅治疗后,中毒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3.
典型案例 某女性患者64岁,有15年糖尿病史,常年白天口服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2年前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对外界变化和自身变化不敏感)和糖尿病足等,开始加用胰岛素治疗。近几个月自觉"饮食控制差",爱吃甜食和水果,她怕"高血糖反应",就自行加大胰岛素剂量。近一周病情加重,住院监测全天血糖。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3岁,因上腹痛3月,复发1周于2010年4月12日入院.患者3月前始出现上腹正中阵发性隐痛,伴有暖气,服用"奥美拉唑"可缓解,用药1周自行停药.1周前再次发上腹痛,性质同前,自服"奥美拉唑"效果不佳.3个月体重下降约4 kg.患者5年前因患"右乳腺癌"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一般情况好.  相似文献   

5.
外刊摘要     
临床工程视角下的人因工程 人们越来越多地在医疗环境下听到"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这一术语。它包含哪些意义?与临床工程有怎样的关系?临床工程师应如何确定并掌握人因工程动向,并把它们上报给FDA?本文旨在探讨以上问题,帮助临床工程师更深入地了解人因工程技术,以及如何用它来改善患者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袁亚萍 《现代保健》2013,(1):161-162
1病例介绍患者,女,78岁,因"反复胸闷心悸3年,加重伴浮肿10天"诊断为"肺心病、Ⅱ型呼衰、左侧肋骨骨折、心功能Ⅲ级"于2012年5月18日收住本院内科。患者既往有"慢支、肺气肿、肺心病、3天前有胸部外伤史"。入院后予吸氧,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护胃,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处理。于5月19日8:00患者出现昏睡转为烦躁,经家属同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范畴的腰痛和痹证。发病多因外感风寒湿邪或闪挫扭伤,导致经络运行不畅。《内经》曰:"不通则痛",故出现疼痛。久痛必有瘀,因此,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患者愿意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治疗恶性肿瘤的主导思想是"瘤子不灭,性命不保。"在这个思想指导下,一些盲目的攻击性治疗使患者缩短了寿命。后来有人发现有患者带瘤生存且活得很好,临床观察也证实带瘤生存并不奇怪。例如国外学者Franks在尸体解剖中发现,男性中60岁以上者有1/3,70岁以上者有1/2,80岁以上者有3/4患有无症状  相似文献   

9.
《医药与保健》2011,19(8):16-17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活动性癫痫患者没有得到合理正规的治疗,活动性癫痫患者的治疗缺口达63%。而这些患者中,有不少人缺乏癫痫病的科普知识,轻信谣传,惧怕抗癫痫西药"副作用大",长期服用会"变傻",盲目投医,到处寻找"祖传秘方"、"纯中药",轻信"包治"、"根治"的街头广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钱财,癫痫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面瘫又称"口眼歪斜"或"歪嘴风",也称颜面神经麻痹。常常是患者一觉醒来,发现口角、眼角歪斜,眼睛不能完全闭上,口角流诞等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留下后遗症。近年来,笔者采用黄鳝血加麝香配合"松针汤"和"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本病,既简单又有良好效果,防止已往针灸疗法的痛苦。现将具体方法综述如下,希望能对患者和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韩丽 《现代保健》2012,(23):52-5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0 岁,因"头痛、全身无力10 h"于2010 年11 月30 日1:30 入院.患者于11 月29 日下午16:00 因与家人生气后出现头痛,为隐痛非剧烈状,伴全身无力,无肢体活动障碍、头晕、恶心呕吐、心悸、胸闷、二便失禁.在家自服"西比灵、曲克芦丁"( 剂量不详) 后症状无缓解.由笔者所在医院120 接诊入院.其室内有蜂窝煤炉( 已燃2 d),气味不大,家人无不适.入院后呕吐1 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无其他不适.既往1 年前有脑梗死病史,经治疗无明显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树英 《健康生活》2011,(7):25-26
中医认为,在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多种急慢性病证中,都可有咳嗽的症状出现。"咳"谓无痰而有声,"嗽"谓无声而有痰,"咳嗽"谓有痰而有声。咳嗽的发生,或因外邪犯肺,或因脏腑内伤而涉及于肺,故有"咳嗽不止于肺,而不离乎肺"之说。治疗原则上,外感者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者以调理脏腑为主。  相似文献   

13.
案例背景患者陈某,于2011年7月25日因"左眼滑车神经麻痹"在某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经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眼部症状好转。2011年8月9日10点10分,患者突然诉胸痛,查血压160/11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22次/分,神志不清,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心内科会诊意见指出,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1岁,因"咳嗽、咳痰伴憋喘6年,加重并气短15d,发作性头晕、胸闷1个月余"于2005年2月7日入院。患者经增强CT检查确诊为慢性肺动脉栓塞急性发作合并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抢救给予溶栓、抗凝血、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头晕、气促等不适明显缓解。双肺螺旋CT提示双肺动脉广泛栓塞,  相似文献   

15.
郑桂英 《现代医院》2013,(10):151-152
目的 研究"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方法对于在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及常规组和加强组,对常规组的患者实施糖尿病基础健康教育,加强组在常规组健康教育的条件下实施"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概况、胰岛素性质、影响血糖的各项因素、运动与该疾病的关系、运动方案、生活饮食原则、服用药物的的方法、自身情况检测等,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 加强组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自护行为习惯相较常规组更加良好,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 利用"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及提高自护行为习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癌症患者的希望之星──记西安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王中立大夫西安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王中立大夫多年来治疗癌症有奇效.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他诊室里那扎成一捆捆的全国各地的求医信和感谢信,渗透了他毕生的心血和患者们由衷之情。一位患者在信上写到:"我因患食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湖北省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MDR-TB)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阶段性实施结果,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耐多药肺结核诊断、治疗和管理策略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湖北省下一步耐多药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项目"执行期间5个项目单位的月报表和季度报表,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6年10月~2012年2月,共筛查培养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5 176例,培养阳性率为87.06%。对培养阳性患者痰样本进行药敏试验4 233例,实验室确诊MDR-TB共873例,MDR-TB检出率为22.88%,不同登记分类的可疑者MDR-TB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98,P〈0.05)。确诊的873例MDR-TB中纳入治疗521例(纳入治疗率为73.07%),等待治疗160例,未纳入治疗192例。192例未纳入治疗患者中不能组成有效方案、治疗前死亡和拒治分别占30.73%、24.48%和23.44%。治疗满6月患者数315例,6月末痰涂片阴转率为72.70%,痰培养阴转率为67.62%。结论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地(市)为中心开展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管理的模式、标准化治疗方案为主的治疗策略是可行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陈福新 《现代养生》2014,(19):35-35
生活中,常听到人们对某个人的评价:"这个人脾气真怪!"其实,怪脾气是有因可寻的,相当一部分人的怪脾气与心理疾病有关。一般心理疾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改变。他们或过分内向,或过分外向,或要求十全十美,或过分爱钻牛角尖,或过分爱干净,或过分爱唠叨等,这些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突然间像变了个人",这是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200040沈稚舟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颇具特征的临床表现,1972年Catterall对其下了一个定义:"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丧失活力,且合并感染的足。"这是一个严重的后果,直接使患者致残乃至致死,因此必须积极保护患...  相似文献   

20.
异位妊娠系指宫腔外妊娠,主要部位是输卵管,输卵管经异位妊娠行手术治疗之后再次重复发生异位妊娠[1],且继发持续性异位妊娠,是一种极罕见临床现象,本院今年成功治疗一例,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39岁,已婚,于2012年5月7日主因"停经38天,下腹突发性疼痛4小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天/22天,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12年3月27日,孕3产1。既往于2010年因异位妊娠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