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糖尿病患者79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组39例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MSⅡ)组40例,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种方法均能使血糖达标,但CSII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均少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MSI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可使患者血糖得到较快和稳定的控制,减少了夜间低血糖和黎明现象,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疗效明显优于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本院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董建平  李利峰 《中医药研究》2010,(10):1250-1251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84例T2DM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分别监测病人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给药模式,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0月-2010年9月所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予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间疗效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相比较,治疗组血糖恢复目标范围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该期间胰岛素用量也明显减少。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短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是安全可靠的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的发病率已日益增高,对糖尿病的积极治疗至关重要。强化控制血糖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胰岛素泵治疗是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胰岛素泵的作用原理如下:在非进餐时间,胰岛素泵每时每分都在泵入一定量的胰岛素进入皮肤,可视为基础胰岛素,每一个时段泵入的量依照设计好的程序进行,进餐时需要按照机体的需要或设计好的程序泵入较大量的胰岛素,以补充进餐对胰岛素的消耗。即通过模拟正常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在短期内控制高血糖,减轻葡萄糖毒性,从而纠正代谢紊乱,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1].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即胰岛素泵治疗可以安全、灵活、良好地控制血糖,因而成为强化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40例,分为2组,试验组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照组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结果2组治疗后三餐前血糖及三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且试验组发生低血糖的几率比对照组低。结论胰岛素泵能更快更安全地控制血糖,同时减少多次皮下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疗效。方法将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胰岛素泵组(简称CSⅡ)10例,常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简称MSⅡ)12例。观察治疗的时间,胰岛素的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Ⅱ组比MSⅡ组胰岛素用量(29.9±7.7∨43.3±8.7U/日),血糖达到理想所需时间(3.3±0.8∨17.1±7.1日),低血糖的发生率(0.8%/人日∨1.2%/人日)均较低(P均<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明显缩短调整胰岛素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前多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来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常规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每天2次注射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多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来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笔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常规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每天2次注射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0例均为2004—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及初发糖尿病患者采用单纯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不能满意控制高血糖。病程2个月~16 a。随机分为2组,CSII组50例,男28例,女22例。30R组40例,男22例,女18例。2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平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见表1。2组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马来酸罗格列酮(RSG)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法比较58例T2DM患者日服RSG 4 mg和安慰剂(1∶1)干预治疗12周后血糖、血脂、血压、IR、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变。结果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2 hPG)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HOMA模型IR指数(HOMA-I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和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上述指标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RSG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降低IR,降低血压并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助于防治T2DM的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降脂药物 -血脂康对 2型糖尿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伴有高脂血症的 6 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保持原糖尿病治疗方案不变。治疗组加服血脂康 2粒 ,2次 /天 ;对照组不加服。结果 :12周以后发现治疗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空腹血糖有较明显下降 ,糖耐量改善 ,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 ,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血脂康除能改善脂代谢以外 ,还有助于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克糖症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予克糖症水煎液 5 0 m L/次 ,分别于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 ,治疗 3个月 ;对照组予一般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结果 :克糖症能有效改善疲软乏力等临床症状 ,降低餐后 2小时血糖水平 ,抗血管内皮氧化损伤 ,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结论 :克糖症具有较好的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骋  何金枝  周学东  徐欣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2):2254-2260
胰岛素抵抗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黄连素提取自天然植物,安全性高、毒副反应小,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疗效。该文对黄连素调控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黄连素对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防治的相关机制。黄连素的生物利用度极低,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发挥降脂、降糖的作用。肠道微生物可能成为黄连素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周劲刚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1968-1970
目的:探讨芳香化湿法为主中药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96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采用磺脲类、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常规治疗4周,空腹血糖≤7.0mmol/L后,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荔箭汤治疗,对照组维持原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的观察。结果:TC、TG及LDL-C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H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FBG、FINS及ISI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荔箭汤在降糖、降脂的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甘精胰岛素在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张晓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24-3925,392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血糖控制差的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年龄75~91岁,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乳酸、尿常规,作为对照组。停用对照组磺脲类及双胍类降糖药,改为甘精胰岛素治疗,对餐后2 h血糖控制不佳者,加用或保留阿卡波糖,作为治疗组。2组饮食、运动无变化,比较2组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为(13.20±7.59)mmol/L、餐后2 h血糖为(14.36±3.48)mmol/L;治疗组空腹血糖为(6.25±0.69)mmol/L(t=2.884,P=0.018)、餐后2 h血糖为(9.31±0.92)mmol/L(t=4.438,P=0.001),未见低血糖发生。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 7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糖(FPG≥1 1mmol/L)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A组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 =1 3) ;B组为胰岛素泵治疗组(n =1 4 )。2组治疗目标末梢血糖值为空腹≤7.0mmol/L和餐后2h血糖≤1 1 .1mmol/L。结果 2组患者都达到目标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无差异,低血糖发生率无差别(P均>0 .0 5 )。结论 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良好地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A组及B组。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计算ApoA1/ApoB比值。结果 A组FBG、HbA1c、FINS、TC、TG、LDL-C、ApoB、Lp(a)明显高于B组(P均<0.05),HDL-C、ApoA1、ApoA1/ApoB明显低于B组(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发大血管病变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与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积极调控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改善胰岛素抵抗,对预防及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是一种以升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原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在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该文对原花青素类成分调控2型糖尿病在促进葡萄糖吸收、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肠道微环境、调节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类成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仁汤加减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湿热困脾兼瘀血阻滞型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三仁汤加减+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定量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0.0%和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仁汤加减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