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对梅毒患者的诊断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19S-IgM TPPA)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特异性TP-IgM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经IgG/RF免疫吸附剂处理后的93例梅毒患者血清和3例梅毒妇女所生新生儿血清,用TPPA法检测TP-IgM抗体.结果73例未经正规驱梅治疗的梅毒患者血清中,一期梅毒的TP-IgM抗体阳性率78.26%(18/23),二期梅毒的阳性率100%(32/32),隐性梅毒的阳性率47.06%(8/17),3例梅毒妇女所生新生儿血清TP-IgM抗体1例阳性.经正规驱梅治疗RPR转阴的21例梅毒患者血清中TP-IgM抗体阳性率4.76%(1/21).结论采用19S-IgM-TPPA法检测先天梅毒和二期梅毒具有较高的价值,但不宜单独应用诊断一期和隐性梅毒,对梅毒疗效的观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一期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环状卡片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TP)等已作为常规试验检查梅毒患者。由于梅毒患者感染时间和就诊时间的差别及其他因素影响试验,使结果的敏感性不同。我们根据临床诊断,对TPPA、RPR和TP3项试验检测一期梅毒硬下疳患者血清和梅毒螺旋体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梅毒患者血清对艾滋病病毒(HIV)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的影响。方法收集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剂(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剂(TPPA)确认为梅毒的患者血清225份和性病门诊非梅毒人群血清95份,同时用艾滋病病毒(HIV)明胶颗粒凝集试剂(PA)和两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LISA)筛查其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第1次检测的225份梅毒患者血清中,37份HIV1/2-PA致敏颗粒和非致敏颗粒都凝集;10份HIV1/2-PA非致敏颗粒凝集,致敏颗粒孔未凝集;5份致敏颗粒凝集,呈弱阳性,非致敏颗粒未凝集,其它173份血清HIV1/2-PA检测结果都为阴性。对52份标本进行第2次复检,5份第1次检测致敏颗粒凝集的标本结果均为阴性,非致敏颗粒未凝集;其他标本检测结果与第1次一致。两种ELISA试剂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照组95份标本HIV1/2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梅毒患者血清用PA法检测HIV抗体时有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4.
梅毒危害严重 ,传染性大 ,症状多样 ,近年疫情仍在不断发展。作者对我科性病门诊梅毒患者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来源与方法 对 1999年 9月~2 0 0 1年 9月在我科门诊就诊 ,并进行梅毒血清学化验检查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病史 ,临床症状、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血清做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以初筛 ,确证试验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结果与分析  80 2例就诊者中 188例TPPA试验阳性 ,阳性率 2 3.4 4 %。男 113例 ,女 75例 ,男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胎传梅毒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胎传梅毒患儿临床表现各异,确诊需要辅助检查。部分患儿父母感染梅毒后未及时行正规治疗又隐瞒病史,导致诊断困难。结论对有多器官功能损害而不能以现有疾病解释的患儿,应及时做梅毒血清学试验和四肢长骨X线拍片等检查。19S-lgM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敏感性好、特异性高。治疗首选青霉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评价几种用于一期梅毒(PS)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法(D-F)、镀银染色法(Ag)、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聚合酶链反应(PCR)等4种梅毒螺旋体(TP)检测方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91例PS患者进行检测.结果Ag法、IIF法、RCR法检测TP阳性率较高,D-F法阳性率较低.对于病程小于2周患者TRUST阳性率明显低于TPPA.结论Ag法是TP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病程小于2周的PS患者TPPA比TRUST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用于梅毒不同时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医院进行检验的梅毒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其中一期梅毒患者48例,二期梅毒患者112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160例为对照组。所有人群均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三种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检测敏感性为98.8%,特异性为97.5%;TPPA检测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98.8%;TPHA检测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7.5%。ELISA与TPPA检测敏感性高于TPHA(P0.05),三组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TPHA检测梅毒敏感性较差,而ELISA与TPPA检测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值得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在诊断梅毒中的应用。方法临床诊断或怀疑为梅毒的97例患者和74例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同时接受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和TPPA试验两种检测。结果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ELISA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IgG/IgM抗体适合于大样本的筛查和确诊。  相似文献   

9.
<正>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repomema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简称TPHA)是一种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国外早就有试剂盒商品化供应。国内一些从事性病防治的主要单位虽亦已开展此项试验,但所用试剂依赖进口。为使TPHA诊断试剂盒国产化,我们研制出TPHA诊断试剂盒,经国内7家研究医疗单位临床验证应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期梅毒患者酶毒螺旋体和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评价几种用于一期梅毒(PS)的实验诊断方法。方法: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法(D-F)、镀银染色法(Ag)、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聚合酶链反应(PCR)等4种梅毒螺旋体(TP)检测方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红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91例PS患者进行检测。结果:Ag法、ⅡF法、PCR法检测TP阳性率较高,D-F法阳性率较低,对于病程小于2周患者TRUST阳性率明显低于TPPA。结论:Ag法是TP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病程小于2周的PS患者TPPA比TRUST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血清梅毒螺旋体IgM(TP-IgM)检测在先天梅毒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15例初诊儿童的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并与其临床资料作比较分析。结果梅毒血清学阳性率8.81%(107/1215),其中梅毒螺旋体IgM阳性率6.42%(78/1215)。107例梅毒血清学阳性患儿最后确诊为先天梅毒92例,TP-IgM阳性与先天梅毒确诊符合率为100%。结论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是诊断婴幼儿先天梅毒有价值的梅毒血清学指标,对鉴别先天梅毒和被动梅毒血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用19s-IgM-TPPA法检测梅毒患血清中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TP-IgM抗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TPPA法检测经IgG免疫吸附剂处理后的梅毒患血清中的TP-IgM,再采用检测TP-IgM的Westernblot试剂盒对该批血清进行平行检测。结果:67例梅毒患血清中,两种方法同时阳性26例,同时阴性37例,3例19s-IgM-TPPA阳性而Westernblot为阴性,l例Westernblot阳性而19s-IgM-1PPA为阴性,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没有显性差异(x^2=0.25,P>0.05);以Westernblot为标准,则19s-IgM-TPPA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92.5%。结论:采用19s-IgM-TPPA法检测梅毒患血清中TP-IgM抗体具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操作简便,试验成本低,比较适合基层单位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明胶凝集试验用于麻风研究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麻风病人的血清158份(LL 58,BL 55,BT 20,TT 20)、家内接触者(HC)的155份、随机人群的149份和正常人的40份,系统地比较了MLAP(MA)和NT—P—BSA—ELLSA(NE),同时对血清、血清滤纸干渍斑和全血干渍斑对MA的影响,以及用以评价化疗的可能性等做了探讨。结果:1)MA不及NE敏感(MA1:32阳性率为73%,MA1:16阳性率为91%),且个体符合率亦>90%;在MB型中MA1:16和1:32的阳性率与NE1和NE2相近,符合率也相当高(与NE的个体符合率分别达83~96%和96~100%);定量比较支持定性比较的结果。2)血清、血清滤纸干渍斑和全血滤纸干渍斑用于NE不加任何处理,其结果一致;用于MA以血清的结果最好,血清滤纸干渍斑虽阳性率略低(X~2=3.2,p>0.05),用全血滤纸干渍斑如按全血中血清实际含量比例折合后与血清相似(个体符合率达98.6%),若不折合则阳性率与个体符合率均明显降低(<10%)。3)用V和U型孔板,其结果无差异(X~2=0,P>0.99),IA(?)93.3%,而V型孔板结果易判断且可国产化,很有潜力。4)与NE相比,用MA评价化疗不够稳定,滴度下降不明显,且材料浪费和价格昂贵,用时要慎重。5)总体上讲,NE比MA敏感、稳定、定量性强,标本多时显得方便、便宜和可靠,适于中心实验室应用;MA敏感性比NE低,但在MB病人,特别是用MA1:16时,结果较为理想,不需特殊设备,用以作少量标本简便、易行、适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对梅毒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评价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在梅毒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的意义。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梅毒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67例梅毒及其中经治疗后随诊18~24个月的21例患者作血清检测。对5年来诊治的临床一期、二期梅毒血清抗体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例一期梅毒WB检测出现不同抗体谱条带,其中均有相对分子质量为47000的条带,RPR试验及TPPA部分为阴性。经治疗后随诊18-24个月的21例梅毒患者.18个月内检测时WB9.52%阴转,24个月时28.57%阴转;TPPA阴转的情况同WB;RPR滴度随疗后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6个月内28.57%阴转,24个月85.71%阴转:结论:相对分子质量为47000、17000的条带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既敏感又特异:部分一期和二期梅毒患者在经过有效治疗后2年,梅毒抗体可以完全消失;RPR试验可用于梅毒治疗期间的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7.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检测脑脊液中梅毒螺旋体IgM抗体对于神经梅毒的诊断意义。 方法 神经梅毒组 2 1例 ,以无神经系统被累的各期梅毒组 2 8例、非梅毒组 2 8例为对照。对三组患者腰穿取脑脊液 ,采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 ,进行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 结果 神经梅毒组脑脊液Tp IgM检测的阳性率为 71.4% ,两对照组则均为 0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u =5 .3 7,P <0 .0 1)。脑脊液Tp IgM试验、VDRL/RPR试验在神经梅毒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71.4%、3 3 .3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90 ,P <0 .0 5 )。结论 脑脊液Tp IgM检测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 ,无症状神经梅毒的脑脊液Tp IgM检测也可以呈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8.
祝贺 《皮肤病与性病》2021,43(6):785-787
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在梅毒螺旋体特性抗体(TP-Ab)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高度疑似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TPPA及CMIA检测,以TPPA检测结果为参比,分析CMIA在梅毒TP-Ab血清学检测中的应...  相似文献   

19.
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梅毒螺旋体人工培养尚未获得成功的情况下,基因克隆技术的出现为该病原体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目前已制备出多种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这些抗原的制备对梅毒发病机理的探讨,疫苗的研制,以及血清学诊断试验的建立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梅毒,切断传染源的关键。现将22例早期梅毒的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RPR、TPPA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